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8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其包括治疗仪本体和绝缘层,所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其外表面具有绝缘的性能,能够在保证金属坚固性的同时,大大的减少进入患者口腔内的器械的体积,更加方便使用。

A root canal therapy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根管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牙根管治疗仪。
技术介绍
根管治疗仪又叫根管马达,是为了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用来替代手工扩大根管,制备出更标准的根管预备治疗的一款精密电子仪器,它大大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根管治疗仪多采用金属外壳,不具备绝缘的功能,对于带有测量功能的牙根管治疗仪来说,采用技术外壳进行工作时,外壳接触患者的唇部或者身体时,会干扰相应测试结果。而目前则通常采用塑胶注塑外壳来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塑胶外壳的坚硬度不够,容易折断,且会造成整体根管治疗仪的体积较大,进而占用患者口腔内的大量空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其外表面具有绝缘的性能,能够在保证金属坚固性的同时,大大的减少进入患者口腔内的器械的体积,更加方便使用。基于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其包括治疗仪本体和绝缘层,所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可选的,所述治疗仪本体包括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安装根管锉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设置。可选的,所述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的轮廓形状与所述治疗头的轮廓形状相一致。可选的,所述治疗仪本体还包括内置有主控单元的手柄外壳,所述治疗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手柄外壳相连接,所述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壁和所述手柄外壳的外壁上。可选的,所述手柄外壳上设有用于插设测试线的连接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可选的,所述治疗头为金属治疗头。可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不超过1mm。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径大于或等于3mm。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为橡胶层或者硅胶层或者PVC薄膜。可选的,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照明孔、冲洗孔和摄像孔。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牙根管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和绝缘层,所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由此,通过加工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在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上覆盖一层绝缘层,从而在使用牙根管治疗仪工作与人体进行接触时,能够避免人体的不同部位与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进行接触时导致人体生理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且裹覆绝缘层的结构对治疗仪本体自身体积的变化影响较小,从而能够使得伸入患者口腔内的治疗仪本体的结构的占用空间能够更小,有效的节省患者口腔内的治疗空间,方便医生进行操作。另外,绝缘层为可拆卸地连接结构,方便进行维护和反复利用,从而节约成本,整套牙根管治疗仪的结构非常简单,且应用范围获得了革新,测试结构的精确度高,又具备美观和高端的外壳造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治疗仪本体,11、治疗头,12、手柄外壳,2、绝缘层,21、第一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3、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1和绝缘层2,所绝缘层2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2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21。基于以上结构,在进行牙根管的生产加工时,在已经成型的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上裹覆一层绝缘层2,由此来保护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和具有导电功能的测试线,绝缘层2的设计能够在不影响整体牙根管治疗仪的体积的基础上,防止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与患者的身体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接触,牙根管治疗仪的测试线一般设置在外壁的外侧,在使用牙根管治疗以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牙根管治疗仪的前端放置进入患者的口腔中,并使得牙根管治疗仪的根管锉能够与患者的牙齿相接触,根管锉能够用于探测患者的牙根尖的位置,并通过测试线将相关信息进行反馈方便主控单元及时处理,以保证整个牙根管治疗仪工作的可靠性。在常规使用状态下,在将牙根管治疗仪的头部伸入患者的口中时,患者的口部周围的皮肤与牙根管治疗仪的外壁或者测试线进行接触时,容易导致对相应的测量结果造成干扰,从而使得人体生理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而裹覆在外壁上的绝缘层2则能够使得牙根管治疗仪的外表面具备绝缘的性能,能够有效的防止治疗过程中,牙根管治疗仪与患者的口唇部位相接触而导致的根管锉处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有效的保证牙根管治疗仪的工作治疗。整个结构非常简单,绝缘层2的裹覆也有利于缩小牙根管治疗仪的体积,并保证整体外观的美观度,牙根管治疗仪本身的体积较小能够减少治疗仪本身与患者的口唇部处的接触面积,减少治疗仪在患者口腔内部的占用面积,方便医务人员对治疗仪进行领过的操作;且绝缘层2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保留牙根管治疗仪采用金属结构制成的坚固性,使得治疗仪的结构强度够高,不易发生断裂,有效的延长牙根管治疗仪的使用寿命。在绝缘层2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21,由此能够消除牙根管治疗仪需要外接固定针的设计,有效的方便对根管锉的安装和拆卸,且绝缘层2也不会影响到根管锉的正常工作,从而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治疗仪本体1包括治疗头11,治疗头11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安装根管锉的安装孔,第一定位孔21与安装孔相对应设置,绝缘层2上的第一定位孔21与安装孔进行相对的布置,保证对根管锉的定位和安装,实现根管锉工作质量的可靠性。绝缘层2可拆卸地裹覆于治疗头11的外壁上,且绝缘层2的轮廓形状与治疗头11的轮廓形状相一致,由此只在牙根管治疗仪的治疗头11的位置处设置绝缘层2结构,且保证绝缘层2结构的形状能够与治疗头11的形状相互适应,从而提高绝缘层2设置的可靠性,绝缘层2裹覆于治疗头11的外壁上能够在减少绝缘层2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实现治疗头11位置处的绝缘功能,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生产成本,绝缘层2在治疗头11位置处的可拆卸地连接能够方便其在牙根管治疗仪上的循环利用,方便安装和维护。另外,治疗仪本体1还包括内置有主控单元的手柄外壳12,治疗头11的第二端部与手柄外壳12相连接,由根管锉接触测量出的结果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本体和绝缘层,所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根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本体和绝缘层,所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仪本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上设有用于供根管锉插入的第一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包括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第一端部上设有用于安装根管锉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壁上,且所述绝缘层的轮廓形状与所述治疗头的轮廓形状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根管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本体还包括内置有主控单元的手柄外壳,所述治疗头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手柄外壳相连接,所述绝缘层可拆卸地裹覆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壁和所述手柄外壳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雨李长太李康开元李一凡李一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泰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