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27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包括有无纺布盖单;所述无纺布盖单上设置有六条第一易撕线,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第一易撕线均首尾相接呈闭环状;当所述无纺布盖单覆盖于处于平躺状态的人体上时,六条所述第一易撕线在所述无纺布盖单上各自所围成的区域分别与人体两侧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桡动脉穿刺处以及股动脉穿刺处相配应对齐;所述无纺布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防水层,其中,所述塑料防水层上也设置有六条分别与六条易撕线的延伸形状相吻合的第二易撕线。

A kind of general operation hole tow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通用式手术洞巾。
技术介绍
手术洞巾,就是专门用于给患者特定部位做外科手术的手术单,在该手术单上带有为特定手术位置而开设的孔洞,外科手术师可以在这个预设好的孔洞部位进行手术;而穿刺就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而较常见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桡动脉以及股动脉,在现有的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同时通用于锁骨下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以及股动脉穿刺的手术洞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通用性强的通用式手术洞巾。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包括有无纺布盖单;所述无纺布盖单上设置有六条第一易撕线,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第一易撕线均首尾相接呈闭环状;当所述无纺布盖单覆盖于处于平躺状态的人体上时,六条所述第一易撕线在所述无纺布盖单上各自所围成的区域分别与人体两侧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桡动脉穿刺处以及股动脉穿刺处相配应对齐;所述无纺布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防水层,其中,所述塑料防水层上也设置有六条分别与六条易撕线的延伸形状相吻合的第二易撕线。进一步,每条第一易撕线的延伸形状均呈圆环状。进一步,所述塑料防水层与所述无纺布盖单之间通过超声波缝合技术进行缝合层叠。进一步,所述无纺布盖单呈矩形状。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际使用时,六条第一易撕线和对应的六条第二易撕线所围成的区域分别对应锁骨下静脉、桡动脉以及股动脉;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撕下对应的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从而形成穿刺洞口完成穿刺操作,与传统的一种穿刺需要对应使用一种不同的手术洞巾相比,具有更好的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纺布盖单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未撕下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时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已撕下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时的局部剖视图。其中,1-无纺布盖单,2-第一易撕线,4-塑料防水层,41-第二易撕线,5-穿刺洞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包括有呈矩形状的无纺布盖单1;无纺布盖单1上设置有六条第一易撕线2,其中,任意一条第一易撕线2均首尾相接呈闭环状;当无纺布盖单1覆盖于人体上时,六条第一易撕线2在无纺布盖单上各自所围成的区域分别与人体两侧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处(人体中靠近两侧锁骨的位置)、桡动脉穿刺处(人体中靠近两手腕掌侧位置)以及股动脉穿刺处(人体中靠近大腿腹股沟位置)相配应对齐;无纺布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防水层4,其中,塑料防水层4上开设有六个分别与六条第一易撕线2的延伸形状相吻合的第二易撕线41;塑料防水层4起到防水的作用,而无纺布盖单1起到吸水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前,先将无纺布盖单1上的第一易撕线2撕下,而同时,塑料防水层4上的第二易撕线41亦对应(与前述撕下的第一易撕线2相对应)撕下,从而使得无纺布盖单1上被撕下的第一易撕线2所围成的区域留空,同时,塑料防水层4上对应的第二易撕线41所围成的区域也留空,此时无纺布盖单1上留空的区域与塑料防水层4上留空的区域相对齐共同形成用于穿刺操作的穿刺洞口5;实际使用时,根据实际的需求撕下对应的第一易撕线2和第二易撕线41,例如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则就将与人体两手腕相对应的两组第一易撕线2和第二易撕线41撕下,其余位置的第一易撕线2和第二易撕线41不作处理,则形成针对桡动脉的穿刺洞口5,又例如需要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以及股动脉穿刺,则就将全部第一易撕线2和第二易撕线41撕下,则形成六个分别对应的穿刺洞口5,通用性极强;使用时,患者平躺于预设有的床体上,将手术洞巾覆盖于患者人体(无纺布盖单1一侧朝下与人体相接触,塑料防水层4一侧朝上)上,此时,已经撕下第一易撕线2和第二易撕线41所形成的穿刺洞口5与人体所需穿刺的部位相对应,以供医护人员进行穿刺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无纺布盖单1上的六条第一易撕线2和塑料防水层4上的六条第二易撕线41均是通过常规的易撕线成型设备分别在无纺布盖单1和塑料防水层4上加工成型出来。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防水层4与无纺布盖单1之间通过超声波缝合技术缝合层叠起来形成两层的手术洞巾。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每条第一易撕线2的延伸形状均呈圆环状,对应地,塑料防水层4上的每条第二易撕线41也均呈圆环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无纺布盖单(1);所述无纺布盖单(1)上设置有六条第一易撕线(2),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第一易撕线(2)均首尾相接呈闭环状;当所述无纺布盖单(1)覆盖于处于平躺状态的人体上时,六条所述第一易撕线(2)在所述无纺布盖单上各自所围成的区域分别与人体两侧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桡动脉穿刺处以及股动脉穿刺处相配应对齐;所述无纺布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防水层(4),其中,所述塑料防水层(4)上也设置有六条分别与六条易撕线(2)的延伸形状相吻合的第二易撕线(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式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无纺布盖单(1);所述无纺布盖单(1)上设置有六条第一易撕线(2),其中,任意一条所述第一易撕线(2)均首尾相接呈闭环状;当所述无纺布盖单(1)覆盖于处于平躺状态的人体上时,六条所述第一易撕线(2)在所述无纺布盖单上各自所围成的区域分别与人体两侧的锁骨下静脉穿刺处、桡动脉穿刺处以及股动脉穿刺处相配应对齐;所述无纺布单的上表面覆盖有一层塑料防水层(4),其中,所述塑料防水层(4)上也设置有六条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兆延赖春颜黄淑瑜钟伟健陈露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