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720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吸尘部和刷尘部,吸尘部包括吸尘泵、真空管和吸尘座,吸尘座上设有吸尘槽,吸尘槽的底部与真空管相导通,刷尘部包括承载板、刷尘件和驱动件,承载板与吸尘座转动连接,承载板上设有避让孔,避让孔与吸尘槽相导通,刷尘件包括装配板和毛刷,装配板与承载板相连接,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卡齿,承载板上设有与驱动卡齿相啮合的转动齿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毛刷的设计,能有效的对顽固灰尘和工作台上角落的灰尘进行清理,以方便吸尘管在吸尘泵的驱动下进行灰尘吸附,进一步提高了吸尘装置的吸尘效率,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卡齿和转动齿纹的设计,能有效对毛刷进行转动驱动,进而保障了毛刷对灰尘的清理效率。

Dust coll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吸尘
,特别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成型机包括将模具材料加热软化的烤箱,以及将加热软化后的模具材料成型为不同形状的真空成型台,真空成型台上设置若干通孔通过真空管路与真空设备相连,在真空管路中设置控制开关,且在真空成型台放置需成型的底模(模具模型)。当模具材料加热软化以后(模具材料采用塑料制作),将其从烤箱内取出放在真空成型台上的底模上方,打开真空管路中的控制开关,使得软化后的模具材料在强大的压差作用下附着在底模上,成型出模具。现有的成型机使用过程中,当完成模具的制作时,均需要对真空成型台进行吸尘清理,以防止灰尘对后续模具制作的影响,因此,为保障模具的制作效率,吸尘装置的吸尘效率问题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现有的吸尘装置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风机吸尘的方式直接对真空成型台,使得吸尘效率低下,进而不能有效的对顽固灰尘或真空成型台上角落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效率高的吸尘装置。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吸尘部和与所述吸尘部连接的刷尘部,所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部和与所述吸尘部连接的刷尘部,所述吸尘部包括吸尘泵、与所述吸尘泵进风口连接的真空管和与所述真空管末端连接的吸尘座,所述吸尘座上设有吸尘槽,所述吸尘槽的底部与所述真空管相导通,所述刷尘部包括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刷尘件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侧壁上的驱动件,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吸尘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吸尘槽相导通,所述刷尘件包括装配板和设于所述装配板上的毛刷,所述装配板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卡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卡齿相啮合的转动齿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部和与所述吸尘部连接的刷尘部,所述吸尘部包括吸尘泵、与所述吸尘泵进风口连接的真空管和与所述真空管末端连接的吸尘座,所述吸尘座上设有吸尘槽,所述吸尘槽的底部与所述真空管相导通,所述刷尘部包括承载板、设于所述承载板上的多个刷尘件和设于所述承载板侧壁上的驱动件,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吸尘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吸尘槽相导通,所述刷尘件包括装配板和设于所述装配板上的毛刷,所述装配板与所述承载板相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卡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卡齿相啮合的转动齿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背向所述吸尘座的一侧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板与所述装配孔之间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机箱,所述驱动卡齿设于所述机箱内,且所述机箱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卡齿通过所述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军钟明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