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民专利>正文

一种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717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烤箱,包括封闭的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微波加热装置、发热管、抽风机以及钩件,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和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三腔室,所述发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微波加热装置和热风对食材加热,提高烤熟的速度。另外热风在第二腔室平缓地从下往上流,食材每个部位的表皮几乎都能与热风接触,这样食材的整个表皮都能均匀受热。

An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箱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烧腊制品的烤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烤炉,普遍采用木炭、柴火、石油气、天然气等燃烧发热及纯电发热等发热方法对烤炉进行加热,烤炉内部利用热辐射的方式对食材(鹅、乳猪、鸡、鸭、鸽、叉烧、猪肉等)进行加热成烧腊制品。不足之处是:被加热的物体,其表面首先开始受热,然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逐渐渗透到内部,被加热的物体的型态一般为不规则,用传统热辐射方式无法受热均匀,在受热温度高的部位,容易烧焦,受热温度低的部位,容易烤不熟。尤其在鸭、鹅等的颈部、腿部等个别部位,受热不均匀,使被加热物的外表不美观外,口感也差。而且用传统热辐射方式烤制需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烤箱。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烤箱,包括封闭的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微波加热装置、发热管、抽风机、以及钩件,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和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三腔室,所述发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至少一个抽气通孔,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至少一个进气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通孔,所述抽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抽气通孔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出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排列成H字形且固定连接在箱体内从而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封闭的第二腔室、封闭的第三腔室、以及封闭的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发热管,所述第三隔板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进气通孔、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出气通孔,所述第三隔板的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三隔板的出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五腔室,所述第四隔板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抽气通孔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腔室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五腔室连通,所述第五腔室通过所述进气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出气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包括第一电机和耐高温扇叶,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侧面,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箱体内,所述耐高温扇叶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耐高温扇叶位于所述第五腔室内。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钩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钩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二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伸入所述第三腔室中且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伸出所述箱体外且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的直径为2mm至6mm。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的直径为4mm。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为碳纤维发热管或卤素发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食材(鹅、乳猪、鸡、鸭、鸽、叉烧、猪肉等)挂在钩件上,该钩件固定连接在第二隔板下,关闭门,启动微波加热装置、发热管、抽风机。微波加热装置产生微波对食材的内部及其表皮加热,发热管发热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热风,热风通过抽风机的作用,从第二腔室经过进气通孔进入第一腔室,从下往上流经过抽气通孔进入第三腔室,热风经抽风机带动下经进气通孔进入第二腔室,这样形成一个热风循环。这个热风的作用主要是加热食材的表皮。通过微波加热装置和热风对食材内部加热,提高烤熟的速度。另外热风在第二腔室平缓地从下往上流,食材每个部位的表皮几乎都能与热风接触,这样食材的整个表皮都能均匀受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剖面图;图2为图1的B-B线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剖面图;图4为图3的C-C线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烤箱,包括封闭的箱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微波加热装置4、发热管5、抽风机6、以及钩件7,所述第一隔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箱体1通过所述第一隔板2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A1和封闭的第二腔室A2,所述第二隔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A1内构成封闭的第三腔室A3,所述发热管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A2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4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A1内,所述钩件7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A1内,所述第二隔板3设有至少一个抽气通孔31,所述第一隔板2设有至少一个进气通孔21、以及至少一个出气通孔22,所述抽风机6的入风口与所述抽气通孔31连通,所述抽风机6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孔21连通,所述进气通孔21位于所述第二隔板3的上方,所述出气通孔22位于所述第二隔板3的下方,所述箱体1设有门口,所述门口设有与其配合的门。其工作原理是:将食材(鹅、乳猪、鸡、鸭、鸽、叉烧、烧肉等)挂在钩件7上,该钩件7固定连接在第二隔板3下,关闭门,启动微波加热装置4、发热管5、抽风机6。微波加热装置4产生微波对食材的内部加热,发热管5发热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热风,热风通过抽风机6的作用,从第二腔室A2经过进气通孔22进入第一腔室A1,从下往上流经过抽气通孔31进入第三腔室A3,热风经抽风机6带动下经进气通孔21进入第二腔室,这样形成一个热风循环。这个热风的作用主要是加热食材的表皮。通过微波加热装置4和热风对食材内部加热,提高烤熟的速度。另外热风在第二腔室A2平缓地从下往上流,食材每个部位的表皮几乎都能与热风接触,这样食材的整个表皮都能均匀受热。本技术是利用对被加热物外表用热风辐射传导,被加热物内部使用微波加热方式烹制,既能使烧腊制品表皮色泽均匀、油润光亮,口感酥脆。又可以使内部迅速均匀熟透。可以大大节省烤制时间。图3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是,还包括第三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第三隔板8排列成H字形且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从而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A1、封闭的第二腔室A2、封闭的第三腔室A3、以及封闭的第四腔室A4,所述第四腔室A4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发热管5,所述第三隔板8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进气通孔22、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出气通孔21,所述第三隔板8的进气通孔22位于所述第二隔板3的上方,所述第三隔板8的出气通孔22位于所述第二隔板3的下方。第四腔室A4的作用与第二腔室A2的作用相同,都是提供热风进入第一腔室A1对食材进行加热烤熟,通过第四腔室A4增加进入第一腔室的热风的量,提高效率。还包括第四隔板9,所述第四隔板9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A3内构成封闭的第五腔室A5,所述第四隔板9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91,所述第一腔室A1通过所述抽气通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微波加热装置、发热管、抽风机、以及钩件,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和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三腔室,所述发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至少一个抽气通孔,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至少一个进气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通孔,所述抽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抽气通孔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出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箱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微波加热装置、发热管、抽风机、以及钩件,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和封闭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三腔室,所述发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微波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钩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隔板设有至少一个抽气通孔,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至少一个进气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出气通孔,所述抽风机的入风口与所述抽气通孔连通,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进气通孔连通,所述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出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排列成H字形且固定连接在箱体内从而构成封闭的第一腔室、封闭的第二腔室、封闭的第三腔室、以及封闭的第四腔室,所述第四腔室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发热管,所述第三隔板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进气通孔、以及含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隔板的出气通孔,所述第三隔板的进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三隔板的出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构成封闭的第五腔室,所述第四隔板设有至少一个通气孔,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民黎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民黎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