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17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土壤中施加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灌溉、覆膜,形成膜下淹水土壤体系;将土壤Cr(Ⅵ)还原为Cr(Ⅲ),实现Cr(Ⅵ)污染土壤的强还原处理修复。强还原处理一方面对土壤中的铁的价态产生影响,从而既对修复土壤中的Cr(Ⅵ)污染产生协同修复作用,又避免了返色现象;另一方面对土壤中铁的形态产生影响,可有效改善土壤中铁的利用。使土壤腐殖化程度上升,新增的腐殖质对Cr(Ⅵ)污染土壤具有协同修复作用。使土壤难以利用的闭蓄态磷降低了29%‑37%,有效态磷增加了81%‑103%,表明强还原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中磷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铬盐作为我国无机化工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制革和金属加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得会产生大量铬渣、含铬废水和废气(FendorfS,WielingaBW,HanselCM.Chromiumtransformationsinnaturalenvironments:theroleofbiologicalandabiologicalprocessesinChromium(VI)reduction[J].InternationcalGeologyReview,2000,42(8):691-701.)。2014年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土壤点位超标率占16.1%,其中铬、镉等8种重金属超标的点位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在81块工业废弃区的775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5.9%,其中铬是主要的污染物之一(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土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土壤中施加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灌溉、覆膜,形成膜下淹水土壤体系;将土壤Cr(Ⅵ)还原为Cr(Ⅲ),实现Cr(Ⅵ)污染土壤的强还原处理修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土壤中施加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灌溉、覆膜,形成膜下淹水土壤体系;将土壤Cr(Ⅵ)还原为Cr(Ⅲ),实现Cr(Ⅵ)污染土壤的强还原处理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的重量占被污染土壤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0.2%-1.5%。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秸秆粉、玉米秸秆粉或苜蓿粉的重量占被污染土壤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0.6%-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修复Cr(Ⅵ)渣及其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下淹水土壤体系为向土壤中施加C元素与N元素比例为1:(10-35)的苜蓿粉,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风贺苗家赫杨瑜康黄新琦张金波蔡祖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