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磨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99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磨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研磨装置、鞋底进给装置和鞋底压紧旋转装置,研磨装置设于机架的中心,研磨装置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和与主轴转动装置连接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多个刀架,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机架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每个鞋底进给装置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采用多个刀架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以及与多个刀架对应的鞋底进给装置,同一鞋底经过多个刀架研磨,实现鞋底边曲线的光滑处理,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可实现多个鞋底同时连续研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多个鞋底进给装置可放置不同鞋型的鞋底,适用范围更广。

Sole ed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底磨边机
本技术涉及鞋底制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鞋底磨边机。
技术介绍
制鞋业是我国重要的制造及出口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制鞋企业普遍存在着制鞋设备自动化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工艺水平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鞋底磨边作为制鞋工艺中的重要一步,对制鞋的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制鞋企业大都在使用效率低的手工鞋底磨边机,鞋底磨边品质受人的影响因素很大,难以保障产品品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制鞋业的发展。鞋底是个不规则的曲面体,而且有各种不同的鞋号,设计出适合鞋底的夹具对提高磨鞋效率,提高磨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以手工研磨鞋底边缘需要多道工序,以手工研磨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资源,于制造工序上耗费较多时间成本,而且以人工研磨方式无法完全统一、容易产生大小、斜度不一的情形;另外,因人员疏忽导致鞋底损坏,增加产品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边质量好、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更广的鞋底磨边机,对同一鞋底可多次研磨,且可对不同鞋底同时进行研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鞋底磨边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研磨装置、鞋底进给装置和鞋底压紧旋转装置,所述研磨装置设于机架的中心,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和与所述主轴传动装置连接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所述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多个刀架,所述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所述机架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每个鞋底进给装置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优选的,所述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3个刀架,第一刀架上设有铣削刀具、第二刀架上设有粗磨刀具,第三刀架上设有精磨刀具。优选的,所述铣削刀具、所述粗磨刀具和所述精磨刀具之间的夹角互为120度。优选的,所述鞋底进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和由滚珠丝杆带动的滚动导轨,所述鞋底压紧旋转装置设在所述滚动导轨上。优选的,所述鞋底压紧旋转装置包括上鞋模、夹紧机构、下鞋模、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所述夹紧机构与上鞋模相连,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与下鞋模连接,第二旋转机构分别与夹紧机构和第一旋转机构相连,所述下鞋模和所述上鞋模在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同步旋转。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气缸、平行设置在所述气缸上的升降轴和与所述升降轴连接的旋转套筒,所述升降轴端部与所述上鞋模连接,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采用同步齿形带传动。本技术的鞋底磨边机采用设有多个刀架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机架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每个鞋底进给装置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多个刀架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每个刀架上的刀具对同一鞋底都进行研磨,多次研磨后实现鞋底边曲线的光滑处理,磨边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可实现多个鞋底同时连续研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多个鞋底进给装置可放置不同鞋型的鞋底,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鞋底磨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鞋底磨边机中转塔头式换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鞋底磨边机中鞋底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鞋底磨边机中鞋底压紧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研磨装置、21-主轴传动装置、22-转塔头式换刀装置、3-鞋底进给装置、31-伺服电机、32-滚珠丝杆、33-滚动导轨、4-鞋底压紧旋转装置、41-上鞋模、42-夹紧机构、421-气缸、422-升降轴、423-旋转套筒、43-下鞋模、44-第一旋转机构、45-第二旋转机构、46-同步齿形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鞋底磨边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研磨装置2、鞋底进给装置3和鞋底压紧旋转装置4,研磨装置2设于机架1的中心,研磨装置2包括主轴传动装置21和与主轴传动装置21连接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22,转塔头式换刀装置22设有多个刀架,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21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机架1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3,每个鞋底进给装置3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4。如图2所示,转塔头式换刀装置22设有3个刀架,第一刀架上设有铣削刀具、第二上设有粗磨刀具、第三刀架上设有精磨刀具。所述铣削刀具、所述粗磨刀具和所述精磨刀具之间的夹角互为120度。一次研磨时,刀架固定,工件转动,对鞋底贴边存在的参差不齐部分利用铣削刀具进行少量的切削,下一次研磨时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转120度,通过粗磨刀具对鞋底边进行粗磨,再下一次研磨时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转120度,通过精磨刀具对鞋底边进行精磨加工,多次研磨后,实现鞋底边曲线的光滑处理,磨边效率高,实用性强。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3,首先第一鞋底完成切削后,随着转塔头式换刀装置22的一次旋转,接着,粗磨刀具对完成切削的第一鞋底进行粗磨,同时铣削刀具转到第二鞋底进行切削,重复上述过程,可实现多个鞋底同时连续研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多个鞋底进给装置3可放置不同鞋型的鞋底,适用范围更广。如图3所示,鞋底进给装置3包括伺服电机31、由伺服电机31驱动的滚珠丝杆32和由滚珠丝杆32带动的滚动导轨33,鞋底压紧旋转装置4设在滚动导轨33上。鞋底进给装置3直接控制着鞋底的进与退,其灵敏度、稳定性及传动精度直接影响着鞋底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降低运动部件的质量,减小惯性力,尽量减小摩擦阻力,提高进给装置的性能。滚珠丝杆32传动机构可以将旋转运动精确地转换为直线运动,与滑动丝杆相比,由于滚珠丝杆32中加入了滚球,从而降低了摩擦,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其机械效率为滑动丝杆的3-4倍,运动平稳、灵敏,低速运行时不会出现爬行现象。滑动丝杆的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均较小,同时两者的差值也比较小,在启动时需要的转矩小,运动灵敏,低速运行时无爬行状况。由于滚动导轨33具有摩擦系数小,定位精度高,磨损小,发热少,精度能够得到长时间保持,能够同时承受来自上下左右方向的负荷。如图4所示,所述鞋底压紧旋转装置4包括上鞋模41、夹紧机构42、下鞋模43、第一旋转机构44和第二旋转机构45,所述夹紧机构42与上鞋模41相连,所述第一旋转机构44与下鞋模43连接,第二旋转机构45分别与夹紧机构42和第一旋转机构44相连,所述下鞋模43和所述上鞋模41在第一旋转机构44和第二旋转机构45的带动下实现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机构44和第二旋转机构45采用同步齿形带46传动。所述夹紧机构42包括气缸421、平行设置在所述气缸421上的升降轴422、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磨边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研磨装置、鞋底进给装置和鞋底压紧旋转装置,所述研磨装置设于机架的中心,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和与所述主轴传动装置连接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所述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多个刀架,所述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所述机架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每个鞋底进给装置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磨边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研磨装置、鞋底进给装置和鞋底压紧旋转装置,所述研磨装置设于机架的中心,所述研磨装置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和与所述主轴传动装置连接的转塔头式换刀装置,所述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多个刀架,所述刀架在主轴传动装置的转动轴圆周面上等间距分布,所述机架在每个刀架的方向均设有鞋底进给装置,每个鞋底进给装置上方均设有鞋底压紧旋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磨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头式换刀装置设有3个刀架,第一刀架上设有铣削刀具、第二刀架上设有粗磨刀具,第三刀架上设有精磨刀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磨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刀具、所述粗磨刀具和所述精磨刀具之间的夹角互为1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磨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进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凯希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