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855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由金属网罩和引诱捕食板组成,在应用中用金属网罩盖上引诱捕食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有效防止非节肢动物进入引诱捕食区,同时降低试验装置自身对地表节肢动物活动的人为干扰,能客观地反映出地表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巧、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在田间研究与评价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中具有好的应用潜力。

A kind of luring device for studying the predatory effect of natural enemies on pests in th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害虫是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直接取食农作物组织,还可造成伤口利于病害侵染,不少害虫还能传播各种植物病毒,致使农作物严重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农业害虫管理的主要措施,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已经导致了环境污染、种植成本提高、天敌杀伤、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产生和害虫再猖撅等问题。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其捕食作用对害虫种群控制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定量评价田间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控制作用是困难的,人们利用笼罩法实现定量评价田间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中国专利文献CN102260507A和CN106447512A)。但是,笼罩装置不仅会改变笼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植食者的行为及发育,还会影响猎物的生长和活动,同时将捕食者和猎物一起限制于笼罩内,可能高估捕食率。目前,基于笼罩评价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往往是通过害虫种群规模被抑制的程度来发映出的,而捕食性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田间评价缺乏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以解决现有手段无法田间评价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技术性问题。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该引诱捕食装置由金属网罩和引诱捕食板组成,使用中金属网罩盖上引诱捕食板。优选的,金属网罩的框架由长22cm粗2mm不锈钢横杆和长8cm粗3mm不锈钢立杆焊接而成,框架长22cm、宽22cm、高6cm,立杆下部2cm作为地钉优选的,网罩中的金属网部分用直径1mm的铁丝编织而成,每个小方格长2.2cm、宽1cm。优选的,引诱捕食板由载板和模拟猎物固定位点构成。优选的,载板由白色塑料板裁制而成,呈正方回型,外边长24cm、内边长14cm、厚度2mm。优选的,载板四角距外边垂直距离1cm处留有直径3mm的小孔,用于金属网罩的地钉穿插固定载板。优选的,模拟猎物固定位点设置在载板四条外边向内3cm处(即内边向外2cm),每条边5个位点,每个位点间隔2cm。优选的,模拟猎物为浅绿色或棕色油性无毒环保橡皮泥材质制成的害虫模拟体,模拟猎物固定就位后要检查确保模拟体表面光滑无印痕。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装置用金属网罩隔离非节肢动物进入引诱捕食区,金属网格的大小进行了筛选优化,极大程度减少对引诱捕食区空气流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扰动,降低试验装置自身对地表节肢动物活动的人为干扰,能客观地反映出地表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突出;2、本技术小巧、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在田间研究与评价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中具有好的应用潜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金属网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引诱捕食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田间评价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该引诱捕食装置由金属网罩和引诱捕食板组成,应用中金属网罩盖上引诱捕食板。优选的,金属网罩的框架由横杆1和立杆2焊接而成,横杆为长22cm直径2mm的不锈钢杆,立杆为长8cm直径3mm的不锈钢杆,立杆下部2cm作为地钉,用于插入土地固定金属网罩。优选的,金属网罩中的金属网格3用直径1mm的铁丝编织而成,每个小方格长2.2cm宽1cm,可有效隔离非节肢动物(如鸟类、鼠类等)进入引诱捕食区。优选的,引诱捕食板由载板4、正方形孔5、猎物固定位点6和圆孔7构成。优选的,载板4由白色塑料板裁制而成,长24cm、宽24cm、厚度2mm。优选的,载板4中央留有正方形孔5,方形孔边长14cm,用于载板与地面土壤的物质能量流通。优选的,猎物固定位点6设置在载板4的四条边向内3cm处(即距正方形孔5的边2cm),每条边5个位点,每个位点间隔2cm。优选的,模拟猎物为浅绿色或棕色油性橡皮泥材质制成的害虫模拟体,模拟猎物固定就位后要检查确保模拟体表面光滑无印痕。应用例试验点设于山东省齐河县的不施农药的玉米田,面积1亩,分别在6月25日(3叶期)、8月25日(开花抽雄期)和10月10日(收获期)将本技术装置布设于玉米田中央,按5点交叉布局共布置5个引诱捕食装置,装置间隔距离不小于10米,每个引诱捕食板上固定有16个害虫模拟体。在每次试验中,装置布设24小时后调查模拟猎物被地表天敌捕食或攻击的情况,根据害虫模拟体表面的咬合痕迹初步判断捕食天敌的种类,用害虫模拟体被捕食或攻击的频率反映地表天敌捕食作用的强度。在布设引诱捕食装置前一周,在引诱捕食装置每个布设点的左右1m处各布设1个陷阱,陷阱装置参照中国专利CN203015698U,其中1个陷阱用本技术装置种的金属网罩盖住,布设一周后检查各陷阱地表天敌的捕获情况。表1害虫模拟体被捕食或攻击及陷阱捕获动物的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3次调查中所有加盖金属网罩的陷阱后均没有捕获到非节肢动物,而不盖金属网罩的陷阱却均有非节肢动物进去,可见本技术装置中的金属网罩可完全阻止非节肢动物进去调查区。3次调查中所有加盖金属网罩的陷阱捕获的地表天敌数量与不盖金属网罩的陷阱没有明显差异,可见本技术装置中的金属网罩对体表节肢动物天敌无阻碍作用。对于害虫模拟体被捕食或攻击的调查,6月25日害虫模拟体基本上不被地表天敌捕食或攻击,原因可能在于玉米生长早期地表天敌种群数量很少;8月25日超过65%的害虫模拟体被地表天敌捕食或攻击,可见此时的地表天敌种群规模较大;10月10日害虫模拟体基本上不被地表天敌捕食或攻击,此时玉米已收获,地表天敌迁出玉米田寻求庇护所以准备越冬,种群规模缩减到极低的水平。本技术装置对金属网罩的网格大小进行了筛选优化,可有效隔离非节肢动物进入引诱捕食区,同时极大程度减少对引诱捕食区空气流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扰动,降低试验装置自身对地表节肢动物活动的人为干扰,能客观地反映出地表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捕食作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突出。本技术小巧、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成本低廉、操作便捷,在田间研究与评价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中具有好的应用潜力。以上公开的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应用实例,但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本申请启发想出的变化,都应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捕食装置由金属网罩和引诱捕食板组成;/n所述金属网罩的框架由长22cm粗2mm金属横杆和长8cm粗3mm金属立杆焊接而成,框架长22cm、宽22cm、高6cm,立杆下部2cm作为地钉;所述网罩的金属网部分用直径1mm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小方格长2.2cm、宽1cm;/n所述引诱捕食板由载板和模拟猎物固定位点构成;/n所述载板由白色塑料板裁制而成,呈正方回型,外边长24cm、内边长14cm、厚度2mm,载板四角距外边垂直距离1cm处留有直径3mm的小孔,用于金属网罩的地钉穿插固定载板;/n所述模拟猎物固定位点设置在载板外边向内3cm处,每条边5个位点,每个位点间隔2cm;所述模拟猎物为浅绿色或棕色油性无毒环保橡皮泥材质制成的表面光滑无印痕的害虫模拟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田间地表天敌对害虫捕食作用的引诱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捕食装置由金属网罩和引诱捕食板组成;
所述金属网罩的框架由长22cm粗2mm金属横杆和长8cm粗3mm金属立杆焊接而成,框架长22cm、宽22cm、高6cm,立杆下部2cm作为地钉;所述网罩的金属网部分用直径1mm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每个小方格长2.2cm、宽1cm;
所述引诱捕食板由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军杨殿林赵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