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在具有对马达主体进行控制的电路板(基板)的机电一体型的马达中,将发热量大的电容器等发热元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而进行散热。例如,公开了在设置于电子控制器单元(ECU)壳体的散热器的台阶内收纳有电解电容器的结构(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29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现有的马达没有着眼于因电容器的位置而引起的发热量的差异,因此虽然能够对来自电容器的热进行散热,但有可能使散热器的体积和散热材料的使用量增加,马达的成本变高。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对来自电容器的热进行散热,并且减小散热器的体积和散热材料的使用量,能够抑制马达的成本的马达。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方式具有:马达主体,其具有转子和定子;以及柱状的电容器,其与所述马达主体电连接,沿着第1方向延伸,所述马达主体具有:散热器,其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对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具有:/n马达主体,其具有转子和定子;以及/n柱状的电容器,其与所述马达主体电连接,沿着第1方向延伸,/n所述马达主体具有:/n散热器,其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对置;以及/n散热材料,其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器接触,/n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散热材料接触的第1区域,/n所述第1区域是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一部分,是包含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中央部在内的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21901.一种马达,其具有:
马达主体,其具有转子和定子;以及
柱状的电容器,其与所述马达主体电连接,沿着第1方向延伸,
所述马达主体具有:
散热器,其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对置;以及
散热材料,其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一部分和所述散热器接触,
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散热材料接触的第1区域,
所述第1区域是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一部分,是包含所述电容器的侧面的所述第1方向的中央部在内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电容器从安装所述电容器的基板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电容器的侧面还具有从所述中央部到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端部的第2区域,
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2区域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电容器从安装所述电容器的基板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电容器的侧面还具有从所述中央部到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第3区域,
所述马达主体还具有与所述第3区域对置的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马达主体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盖部的边界处具有散热材料收纳凹部,该散热材料收纳凹部向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垂直的第2方向凹陷,
所述散热材料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散热材料收纳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散热器具有第1凹部,该第1凹部从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面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凹陷,
所述第1凹部构成所述散热材料收纳凹部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盖部在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面上具有第1突起部,该第1突起部比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突出,
所述第1突起部嵌入于所述第1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盖部在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面上具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凹陷,
所述第2凹部构成所述散热材料收纳凹部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散热器在朝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面上具有第2突起部,该第2突起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突出,
所述第2突起部嵌入于所述第2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电容器从安装所述电容器的基板向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散热器从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
所述散热材料与所述电容器的侧面中的从所述中央部至所述第1方向的一侧的端部或所述第1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区域的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佳明,小川裕史,增渕和则,原田一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日本电产艾莱希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