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50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包括电路板和环绕晶振设置的防护壳,晶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晶振的引脚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从顶部挡住晶振的顶部挡块,所述顶部挡块与晶振顶面抵接,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固定有卡块,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供卡块卡接的卡口,所述延伸块穿过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汽车发生较大颠簸使减少晶振发生震动的幅度,从而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具有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效果。

Seismic structure of vehicle borne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晶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是利用石英晶体(又称水晶)的压电效应,用来产生高精度振荡频率的一种电子元件,属于被动元件,在各种电路模块中均有运用。现有的安装在汽车的车载电路模块上常含有晶振,汽车在道路状况不佳的道路上行进时易发生颠簸,汽车的沿途颠簸传递到安装在汽车上的车载电路模块上,从而导致车载电路模块的震动,同时震动传递到晶振上导致晶振在车载电路模块上发生震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汽车发生较大的颠簸震动时易导致晶振同步发生幅度较大的震动,由于晶振本身有一定的重量,在晶振发生多次幅度较大的震动后易导致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从而导致车载电路模块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可当汽车发生较大颠簸使减少晶振发生震动的幅度,从而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具有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包括电路板和环绕晶振设置的防护壳,晶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晶振的引脚穿过的第一通槽,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从顶部挡住晶振的顶部挡块,所述顶部挡块与晶振顶面抵接,所述防护壳底部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上固定有卡块,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供卡块卡接的卡口,所述延伸块穿过卡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接在卡口处从而将防护壳和顶部挡块固定在电路板上,防护壳和顶部挡块从顶部和四周限制住晶振的移动,从而限制住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保证晶振持续安装在电路板上,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卡块具有弹性,卡块穿过卡口时发生形变,当卡块完全穿过卡扣后卡块恢复至初始形状并与卡口卡接,操作者直接推动防护壳即可完成防护壳与电路板的固定,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晶振底面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绝缘弹性块,所述绝缘弹性块上开设有供晶振引脚穿过的第二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弹性块支撑住晶振,防止晶振在发生振动时直接与电路板发生碰撞而损坏晶振,绝缘弹性块在晶振发生震动的同时对晶振的振动进行缓冲,进而进一步降低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挡块包括顶部块和第一弹性块,所述顶部挡块固定在防护壳顶部,所述第一弹性块固定在顶部块底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块与晶振顶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块从顶部挡住晶振,防止晶振在发生振动时直接与顶部块发生碰撞而损坏晶振,第一弹性块和绝缘弹性块得以从顶部和底部同时限制住晶振的移动,进一步降低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壳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填充有第二弹性块,所述第二弹性块与晶振侧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性块从侧面与晶振抵接,进而从侧面对晶振的振动进行缓冲,进一步降低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弹性块在电路板上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防护壳底部开设有第一散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弹性块的间隔设置使各绝缘弹性块之间存在空隙,晶振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绝缘弹性块之间的空隙和第一散热口散出,增加了晶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性块在顶部块上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顶部块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性块的间隔设置使各第一弹性块之间存在空隙,晶振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一弹性块之间的空隙和第二散热口散出,从而加强了晶振的散热效果,增加了晶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弹性块包括弹性片和弹性凸起,所述弹性片嵌入安装槽内,所述弹性凸起在弹性片上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所述弹性凸起与晶振侧面抵接,所述防护壳侧面开设有第三散热口,所述弹性片上开设有与第三散热口相通的第四散热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设置的弹性凸起使各个弹性凸起之间存在空隙,晶振在长时间运行后产生的热量可通过弹性凸起之间的空隙和第三散热口、第四散热口散出,从而加强了晶振的散热效果,增加了晶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第五散热口,所述第五散热口设置在晶振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散热口的设置加强了晶振的散热效果,晶振长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第五散热口排出,增加了晶振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防护壳和顶部挡块从顶部和四周限制住晶振的移动,从而限制住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保证晶振持续安装在电路板上,保证车载电路模块的正常运行;卡块具有弹性,卡块穿过卡口时发生形变,当卡块完全穿过卡扣后卡块恢复至初始形状并与卡口卡接,操作者直接推动防护壳即可完成防护壳与电路板的固定,操作方便;绝缘弹性块支撑住晶振,防止晶振在发生振动时直接与电路板发生碰撞而损坏晶振,绝缘弹性块在晶振发生震动的同时对晶振的振动进行缓冲,进而进一步降低晶振的震动幅度,防止晶振从车载电路模块上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C-C的剖视图。图中,1、电路板;2、防护壳;3、第一通槽;4、延伸块;5、卡块;6、卡口;7、绝缘弹性块;8、第二通槽;9、第一散热口;10、顶部挡块;101、顶部块;102、第一弹性块;11、第二散热口;12、安装槽;13、第二弹性块;131、弹性片;132、弹性凸起;14、第三散热口;15、第四散热口;16、第五散热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包括电路板1和环绕晶振设置的防护壳2,电路板1上开设有供晶振的引脚穿过的第一通槽3,晶振的引脚穿过第一通槽3且晶振的引脚焊接在电路板1上,晶振安装在电路板1上,防护壳2底部固定有延伸块4,防护壳2、延伸块4均由塑料制成,延伸块4固定有两个,延伸块4底部固定有卡块5,卡块5为塑料块,电路板1上开设有与卡块5卡接的卡口6,延伸块4穿过卡口6且延伸块4与卡口6适配,卡块5顶面面积大于延伸块4底面面积。参照图2和图3,晶振底面与电路板1之间存在间隙,电路板1上固定有绝缘弹性块7,绝缘弹性块7选用橡胶块,绝缘弹性块7在电路板1上均匀分布有不少于两个,本实施例中绝缘弹性块7设置有两个,绝缘弹性块7上开设有与第一通槽3相通的第二通槽8,晶振的引脚穿过第二通槽8,防护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和环绕晶振设置的防护壳(2),晶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供晶振的引脚穿过的第一通槽(3),所述防护壳(2)上设置有从顶部挡住晶振的顶部挡块(10),所述顶部挡块(10)与晶振顶面抵接,所述防护壳(2)底部设置有延伸块(4),所述延伸块(4)上固定有卡块(5),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供卡块(5)卡接的卡口(6),所述延伸块(4)穿过卡口(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和环绕晶振设置的防护壳(2),晶振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上,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供晶振的引脚穿过的第一通槽(3),所述防护壳(2)上设置有从顶部挡住晶振的顶部挡块(10),所述顶部挡块(10)与晶振顶面抵接,所述防护壳(2)底部设置有延伸块(4),所述延伸块(4)上固定有卡块(5),所述电路板(1)上开设有供卡块(5)卡接的卡口(6),所述延伸块(4)穿过卡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晶振底面与所述电路板(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电路板(1)上设置有绝缘弹性块(7),所述绝缘弹性块(7)上开设有供晶振引脚穿过的第二通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挡块(10)包括顶部块(101)和第一弹性块(102),所述顶部挡块(10)固定在防护壳(2)顶部,所述第一弹性块(102)固定在顶部块(101)底面上,所述第一弹性块(102)与晶振顶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石英晶体振荡器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胜邹星星李相同孟鹏朱剑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晶科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