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641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卡和内卡对接形成的卡环以及与所述内卡固接的外护罩,在所述内卡和所述外护罩之间形成有过电缆孔和过管线孔,在所述外护罩内侧设有抗撞主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主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护罩内侧设置抗撞主卡槽以及在管线护翼上设置抗撞副卡槽,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抗撞击能力,进而加强了对电缆与液压管线的保护功能;通过调节螺栓的连接长度来调整油管卡环的内外径尺寸,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可调节能力,增大该电缆保护装置的适应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能够确保可以拆卸;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撞能力,占用空间小,适用能力强。

A kind of cable protection device for impact resistant and adjustable oi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井电缆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井开采过程中,油井用电缆需要用到特定的保护装置来对其进行固定,保证电缆在下井及后续生产过程中不会因窜动或撞击等原因造成破坏而失去其生产功能。但现有的电缆保护装置多为一体冲压结构,强度低,易损坏。部分保护装置为了增加强度,改为铸造成型,但结构过于简陋,对管线的保护能力较差,尤其是受到撞击时,很容易发生断裂,丧失对电缆及液控管线的保护能力。一些具备抗撞击能力的电缆护罩因自身结构问题,使其自身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相对安装空间较小的机组,护罩本身适用性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安装到位,造成护罩和机组之间形成突起,影响入井;现有产品护罩有时出现反装的现象,造成护罩孔位偏移卡伤液控管线现象;现有产品护罩的卡环固定螺栓存在被外护罩掩盖的情况,当出现外护罩因发生锈蚀或螺纹损坏等原因无法取下时,将导致整个电缆保护装置无法从机组上拆除,影响机组后续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具有较强的抗撞击能力。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卡和内卡对接形成的卡环以及与所述内卡固接的外护罩,在所述内卡和所述外护罩之间形成有过电缆孔和过管线孔,在所述外护罩内侧设有抗撞主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主卡槽中。在所述外护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所述内卡延伸的管线护翼,在所述管线护翼上设有抗撞副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副卡槽中。在所述外护罩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由外向内逐渐收拢的防撞护翼。所述抗撞主卡槽和所述抗撞副卡槽上侧壁的外侧面为与油管台肩倒角配合的斜面。所述外卡和所述内卡采用螺栓Ⅰ连接,所述外卡和所述内卡中至少有一个采用小半圆结构,当所述外卡和所述内卡对接端面接触时,所述卡环呈椭圆环形;当所述卡环呈圆环形时,所述外卡和所述内卡对接端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内卡设有凸出的对接插头,所述外卡设有与所述对接插头适配的对接卡槽。所述螺栓Ⅰ的头部暴露在所述外护罩之外。所述外护罩和所述内卡采用螺栓Ⅱ固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通过在外护罩内侧设置抗撞主卡槽以及在管线护翼上设置抗撞副卡槽,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抗撞击能力,进而加强了对电缆与液压管线的保护功能。2)通过调节螺栓的连接长度来调整油管卡环的内外径尺寸,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可调节能力,增大该电缆保护装置的适应范围。3)通过采用将卡环连接螺栓头部暴露在外护罩之外的结构,保证卡环可以进行独立拆卸,当外护罩被锁固时,可以通过拆卸油管卡环的固定螺栓来直接拆除该电缆保护装置,防止卡环连接螺栓被外护罩封锁的情况发生,进而有效避免后期产品拆卸困难局面的出现。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大幅提高保护装置的抗撞击能力,适应范围大,能够避免外护罩装反,能够确保装置可以拆卸。并且本技术具有一定的防撞能力,占用空间小,适用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护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卡环调节至最小尺寸时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卡环调节至最大尺寸时的结构图。图中:1、外卡;2、内卡;3、外护罩;4、过电缆孔;5、过管线孔;6、抗撞主卡槽;7、管线护翼;8、抗撞副卡槽;9、防撞护翼;10、螺栓Ⅰ;11、对接插头;12、对接卡槽;13、螺栓Ⅱ。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7,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卡1和内卡2对接形成的卡环以及与所述内卡2固接的外护罩3,在所述内卡2和所述外护罩3之间形成有过电缆孔4和过管线孔5,在所述外护罩3内侧设有抗撞主卡槽6,所述内卡2卡装在所述抗撞主卡槽6中。采用抗撞主卡槽6卡装外卡1,能够大幅提高装置的抗撞击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护罩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所述内卡2延伸的管线护翼7,在所述管线护翼7上设有抗撞副卡槽8,所述内卡2卡装在所述抗撞副卡槽8中。所述抗撞副卡槽8的设置不但能够保护液压管线,还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抗撞击能力。在所述外护罩3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由外向内逐渐收拢的防撞护翼9,便于装置入井,可以有效防止装置被撞。所述抗撞主卡槽6和所述抗撞副卡槽8上侧壁的外侧面为与油管台肩倒角配合的斜面,能够减小装置占用空间,增大装置对安装空间较小机组的适用范围。所述外卡1和所述内卡2采用螺栓Ⅰ10连接,所述外卡1和所述内卡2中至少有一个采用小半圆结构,当所述外卡1和所述内卡2对接端面接触时,所述卡环呈椭圆环形;当所述卡环呈圆环形时,所述外卡1和所述内卡2对接端面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调节螺栓Ⅰ10的连接长度,来调节卡环的内外径,使卡环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可调节能力,使保护装置能够适用多种尺寸的油管。所述内卡2设有凸出的对接插头11,所述外卡1设有与所述对接插头适配的对接卡槽12,采用对接插头和对接卡槽咬合对接,可使所述外卡1和所述内卡2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所述螺栓Ⅰ10的头部暴露在所述外护罩3之外,可有效避免螺栓被外护罩盖住,使其可以独立拆卸,防止该装置出现锁死,无法拆卸的情况出现。所述外护罩3和所述内卡2采用螺栓Ⅱ13固接。本技术采用分体结构,安装时可先将内卡2与外卡1组成的卡环安装在合适位置,然后只需将电缆与液压管线放进内卡2对应的卡槽内,再扣上外护罩3,采用螺栓锁紧后即可轻松完成对电缆及液控管线的固定工作。通过在外护罩3内侧设置抗撞主卡槽6以及在管线护翼上设置抗撞副卡槽8,极大地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抗撞击能力,进而加强了对电缆与液压管线的保护功能。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卡和内卡对接形成的卡环以及与所述内卡固接的外护罩,在所述内卡和所述外护罩之间形成有过电缆孔和过管线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罩内侧设有抗撞主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主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由外卡和内卡对接形成的卡环以及与所述内卡固接的外护罩,在所述内卡和所述外护罩之间形成有过电缆孔和过管线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罩内侧设有抗撞主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主卡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罩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向所述内卡延伸的管线护翼,在所述管线护翼上设有抗撞副卡槽,所述内卡卡装在所述抗撞副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罩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由外向内逐渐收拢的防撞护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撞可调节油井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撞主卡槽和所述抗撞副卡槽上侧壁的外侧面为与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石张泽陈钦伟秦立民陈礡杨杰朱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远海采油科技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