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整理装置,具体地涉及束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中很多长线因没有合理束紧导致相互缠绕,影响正常的工作,目前采用较多的有粘扣带和扎带两种,但是粘扣带使用期限短,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粘扣带的毛毡面松弛,扎带虽然没有粘扣带所存在的问题,但是其锁紧后若想再次打开就非常的困难,并且很难再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束线装置,该束线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将散乱的多股线束收紧在一起,并且还易于拆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束线装置,该束线装置包括:外半环和内半环,所述外半环的内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其中,所述外半环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内半环的底端,所述内半环的外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弧形槽内位于所述外半环的上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弹性锁紧板;所述外半环上前后贯穿地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外半环的外部位置套设有旋钮,所述转轴上固接有能够接触于所述弹性锁紧板底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上扬后能够驱动所述弹性锁紧板脱离所述齿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外半环(1)和内半环(2),所述外半环(1)的内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13);其中,/n所述外半环(1)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内半环(2)的底端,所述内半环(2)的外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弧形槽(13)内位于所述外半环(1)的上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弹性锁紧板;/n所述外半环(1)上前后贯穿地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外半环(1)的外部位置套设有旋钮(7),所述转轴(15)上固接有能够接触于所述弹性锁紧板底面的挡板(8),所述挡板(8)上扬后能够驱动所述弹性锁紧板脱离所述齿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装置包括:外半环(1)和内半环(2),所述外半环(1)的内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弧形槽(13);其中,
所述外半环(1)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内半环(2)的底端,所述内半环(2)的外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齿条,所述弧形槽(13)内位于所述外半环(1)的上端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齿条配合的弹性锁紧板;
所述外半环(1)上前后贯穿地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外半环(1)的外部位置套设有旋钮(7),所述转轴(15)上固接有能够接触于所述弹性锁紧板底面的挡板(8),所述挡板(8)上扬后能够驱动所述弹性锁紧板脱离所述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板包括:板体(6)、轴体(4)和弹簧(5),所述轴体(4)平行所述转轴(15)设置于所述弧形槽(13)的内部,所述板体(6)的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轴体(4)上,另一端朝向所述转轴(15)的方向延伸,所述板体(6)与所述弧形槽(13)的槽底之间通过所述弹簧(5)连接,所述板体(6)背向所述弹簧(5)的一侧形成有能够卡和于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正龙,魏咸清,胡恒,朱耀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