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孔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33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孔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和眼镜槽,所述眼镜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让位孔,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接线柱,该过孔连接器设置有接线柱、弹簧卡扣、卡孔,使用时,按压弹簧卡扣,通过后盖顶部的卡孔与弹簧卡扣相互扣合,将线缆与接线柱连接,解决了过孔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麻烦的问题。

A through hol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孔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过孔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例如,球场上点灯用的连接器和硬盘驱动器的连接器,以及点燃火箭的连接器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就泛指而言,连接器所接通的不仅仅限于电流,在光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光纤系统中,传递信号的载体是光,玻璃和塑料代替了普通电路中的导线,但是光信号通路中也使用连接器,它们的作用与电路连接器相同。现有的过孔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麻烦,且零件很多,无法拆卸成单个进行维修,更换麻烦,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孔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成本高,零件很多,无法拆卸成单个进行维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和眼镜槽,所述眼镜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圈,所述外壳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让位孔,所述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卡扣,且接线柱通过弹簧卡扣固定有后盖,所述接线柱的另一侧设置有线缆密封圈,所述第一让位孔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所接线孔的内部连接有线缆芯,所述线缆芯的外表面套接有线缆屏蔽网,所述线缆屏蔽网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屏蔽环,所述外屏蔽环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片,且所述固定片通过眼镜槽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屏蔽环的一侧通过线缆屏蔽网连接有内屏蔽环,且内屏蔽环位于第一让位孔的内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盖板的外表面贯穿有第二让位孔。优选地,所述第一让位孔的数量为两个。优选地,所述弹簧卡扣与卡孔紧密扣合。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和线缆密封圈采用氟橡胶材质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第二让位孔的直径大于外屏蔽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固定片呈“C”字型。优选地,所述固定片与眼镜槽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过孔连接器设置有接线柱、弹簧卡扣、卡孔,使用时,按压弹簧卡扣,通过后盖顶部的卡孔与弹簧卡扣相互扣合,将线缆与接线柱连接,节省了连接时间,提高了连接效率,解决了过孔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装配麻烦的问题,该过孔连接器设置有内屏蔽环、外屏蔽环、固定片、眼镜槽,使用时通过挤压变形内屏蔽环和外屏蔽与线缆屏蔽网连接,拖过固定片与眼镜槽充分接触,使外屏蔽环与外壳连接,优化了连接结构,降低了成本,解决过孔连接器成本高,零件很多,无法拆卸成单个进行维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屏蔽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第一螺孔;3、环形槽;4、眼镜槽;5、弹簧卡扣;6、线缆密封圈;7、后盖;8、卡孔;9、固定栓;10、第一让位孔;11、密封圈;12、内屏蔽环;13、外屏蔽环;14、固定片;15、线缆屏蔽网;16、线缆芯;17、盖板;18、第二螺孔;19、第二让位孔;20、接线柱;21、接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成本优化。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外壳1、第一螺孔2、环形槽3、眼镜槽4、弹簧卡扣5、线缆密封圈6、后盖7、卡孔8、固定栓9、第一让位孔10、密封圈11、内屏蔽环12、外屏蔽环13、固定片14、线缆屏蔽网15、线缆芯16、盖板17、第二螺孔18、第二让位孔19、接线柱20和接线孔21,所述外壳1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螺孔2,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3和眼镜槽4,所述眼镜槽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环形槽3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圈11,所述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让位孔10,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接线柱20,所述接线柱20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卡扣5,且接线柱20通过弹簧卡扣5固定有后盖7,所述接线柱20的另一侧设置有线缆密封圈6,所述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21,所接线孔21的内部连接有线缆芯16,所述线缆芯16的外表面套接有线缆屏蔽网15,所述线缆屏蔽网15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屏蔽环13,所述外屏蔽环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片14,且所述固定片14通过眼镜槽4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屏蔽环13的一侧通过线缆屏蔽网15连接有内屏蔽环12,且内屏蔽环12位于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孔18,所述盖板17的外表面贯穿有第二让位孔19,结构简化,成本优化,维修替换方便。请参阅图1-2,所述第一让位孔10的数量为两个,方便线缆连接,提高使用效率,所述弹簧卡扣5与卡孔8紧密扣合,使用简单,装配方便,节省时间。请参阅图1和3,所述密封圈11和线缆密封圈6采用氟橡胶材质,更好的对线缆进行密封,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第二让位孔19的直径大于外屏蔽环13的直径,提高密封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3,所述固定片14呈“C”字型,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所述固定片14与眼镜槽4紧密贴合,结构简单,成本优化,维修替换方便。工作原理:首先将线缆芯16接入接线孔21,然后将内屏蔽环12和外屏蔽环13挤压变形与线缆屏蔽网15连接,然后挤压固定片14,通过固定栓9和眼镜槽4,使固定片14与眼镜槽4充分接触,将外屏蔽环13与外壳1连接,使内屏蔽环12装入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将密封圈11装入环形槽3,使盖板17上第二让位孔19穿过外屏蔽环13,通过盖板17上的第二螺孔18和外壳1对应的第一螺孔2将盖板拧紧,固定密封圈11,之后按压弹簧卡扣5,将后盖7顶部的卡孔8对准接线柱20顶部的弹簧卡扣5,将线缆与接线柱20连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螺孔(2),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3)和眼镜槽(4),所述眼镜槽(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环形槽(3)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圈(11),所述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让位孔(10),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接线柱(20),所述接线柱(20)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卡扣(5),且接线柱(20)通过弹簧卡扣(5)固定有后盖(7),所述接线柱(20)的另一侧设置有线缆密封圈(6),所述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21),所接线孔(21)的内部连接有线缆芯(16),所述线缆芯(16)的外表面套接有线缆屏蔽网(15),所述线缆屏蔽网(15)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屏蔽环(13),所述外屏蔽环(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片(14),且所述固定片(14)通过眼镜槽(4)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屏蔽环(13)的一侧通过线缆屏蔽网(15)连接有内屏蔽环(12),且内屏蔽环(12)位于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孔(18),所述盖板(17)的外表面贯穿有第二让位孔(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孔连接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四周设置有第一螺孔(2),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3)和眼镜槽(4),所述眼镜槽(4)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栓(9),所述环形槽(3)的内部填充有密封圈(11),所述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第一让位孔(10),所述外壳(1)的另一侧设置有接线柱(20),所述接线柱(20)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卡扣(5),且接线柱(20)通过弹簧卡扣(5)固定有后盖(7),所述接线柱(20)的另一侧设置有线缆密封圈(6),所述第一让位孔(10)的内部设置有接线孔(21),所接线孔(21)的内部连接有线缆芯(16),所述线缆芯(16)的外表面套接有线缆屏蔽网(15),所述线缆屏蔽网(15)的外表面套接有外屏蔽环(13),所述外屏蔽环(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片(14),且所述固定片(14)通过眼镜槽(4)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外屏蔽环(13)的一侧通过线缆屏蔽网(15)连接有内屏蔽环(12),且内屏蔽环(12)位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华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灵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