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323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的第一框体和两第二框体,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第四框体。插座绝缘体的凹槽内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第一接触弹臂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框体连接,第二接触弹臂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第四框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凸肋框的表面为接触弹臂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

Sockets, connector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high frequency sig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是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器主要起到保证电流流畅连续地流通,它使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焊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插头和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插头和插座配合连接,使得其他电子元器件通过连接器和电子设备连接,以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现有的连接器的插座上还设有连接部与插头连接,由于连接部的强度较低,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导致连接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插头与连接部接触时容易造成连接部损坏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所述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盖包括第一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所述插座绝缘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横截面分别与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框体连接。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座绝缘体包括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上方的凸肋框,所述凸肋框的内壁面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凸肋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肋框环绕所述基板边缘设置,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连接。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凸块,凸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撞臂,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槽上,所述第三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撞臂,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且所述第二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的一端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接槽上。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一保护臂;所述第二加强盖还包括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保护臂。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一组信号端子、第二组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安装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相对两侧。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一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一信号端子接地。作为上述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相邻两个第二信号端子中的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电子器件,另一个第二信号端子接地。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连接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中连接孔的内壁面也能够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支撑,从而避免插头将接触弹臂压塌导致接触弹臂失效;同时,凸肋框的表面为接触弹臂的根部提供了保护,因此插头插入插座时不会与接触弹臂的根部接触到,从而进一步避免插头与插座连接的过程中造成接触弹臂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本技术实施例1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中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座;11、插座绝缘体;111、凹槽;1111、第一连接孔;1112、第二连接孔;112、基板;113、凸肋框;1131、第一凸肋;1132、第二凸肋;1133、第三凸肋;1134、第四凸肋;114、凸块;1141、第一卡接槽;1142、第二卡接槽;12、第一组信号端子;121、第一信号端子;13、第二组信号端子;131、第二信号端子;141、第一加强盖;1411、第一框体;1412、第二框体;1413、第一接触弹臂;1414、第一固定部;1415、第一保护臂;1416、第一防撞臂;142、第二加强盖;1421、第三框体;1422、第四框体;1423、第二接触弹臂;1424、第二固定部;1425、第二保护臂;1426、第二防撞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所述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盖包括第一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n所述插座绝缘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横截面分别与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框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所述第一加强盖和第二加强盖分别设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加强盖包括第一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二加强盖包括第三框体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三框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四框体;
所述插座绝缘体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第二框体和所述第四框体分别设有第一接触弹臂和第二接触弹臂;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对应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横截面分别与第一接触弹臂、第二接触弹臂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第一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弹臂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四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体包括基板及设于所述基板上方的凸肋框,所述凸肋框的内壁面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凸肋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框环绕所述基板边缘设置,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凸肋、第二凸肋、第三凸肋和第四凸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高频信号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凸块,凸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框体朝向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撞臂,所述第一防撞臂向所述凹槽底部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运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康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