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186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和散热机构,所述变压器体由主油箱和副油箱构成。所述散热机构由冷却水槽、下油管、循环油管和环形管构成,所述冷却水槽的内部形成储水腔,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顶部位置连接有循环油管,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下油管,所述循环油管与下油管的一端连接有环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油浸式变压器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下油管、循环油管、油管阀、抽油泵和环形管,变压器体内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散热,通过设置储水腔、滤网和下水口可以使得雨水能够流进储水腔对环形管内循环流动的变压器油进一步冷却。

An oil immersed transformer with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为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将10kV或35kV网络电压降至用户使用的230/400V母线电压,变压器油是石油类的液体,有燃烧的可能性,环保方面有缺点,但由于变压器油具有性能优良和价格低廉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电力变压器仍使用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19世纪末,变压器开始使用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冷却介质,出现了油浸式变压器,目前的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中,绕组和铁芯的热量先传给油,然后通过油传给冷却介质来实现散热降温,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低,难以满足现在的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达到油浸式变压器容易散热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和散热机构,所述变压器体由主油箱和副油箱构成,所述主油箱顶部设置有高压出线套管和低压出线套管,所述高压无线套管和低压出线套管交错排列设置在主油箱的顶部,所述主油箱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枕,所述油枕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瓦斯继电器,所述主油箱的顶部靠近油枕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爆管。所述散热机构由冷却水槽、下油管、循环油管和环形管构成,所述冷却水槽的槽体内部设置有吸热棉,所述冷却水槽的内部形成储水腔,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底部与下油管连接,所述下油管的一端位于储水腔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冷却水槽的一侧延伸至主油箱内部,并且与主油箱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管阀,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循环油管连接,所述循环油管的一端贯穿冷却水槽的一侧延伸至副油箱的内部,并且与副油箱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油管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内部并且与环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管的底部与下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油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抽油泵,所述冷却水槽靠近顶部的位置卡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优选的,所述主油箱内部设置有铁芯和绕组,所述主油箱底部设置有底座。优选的,所述循环油管与副油箱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阀门,所述下油管与主油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滤网的下端设置有隔热盖板,所述下水口与隔热盖板连接,所述滤网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槽盖。优选的,所述冷却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所述冷却水槽远离下油管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放水阀。优选的,所述主油箱、副油箱和冷却水槽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油管、循环油管、油管阀、抽油泵和环形管,可以使得主油箱和副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散热,通过设置储水腔、滤网和下水口可以使得雨水能够流进储水腔进而对环形管内循环流动的变压器油进一步冷却,通过在冷却水槽侧壁的内部填充吸热棉,可以吸收储水腔内的水的热量,从而保证变压器油更好的冷却,在主油箱和副油箱和冷却水槽的表面设置散热片,能够协助该装置更好地对外散热。(2)、本技术通过在冷却水槽底部设置定位锥,能够便于冷却水槽的固定,通过在主油箱的底部设置底座,能够方便变压器体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冷却水槽内部结构图。图中:1变压器体、2散热机构、3高压出线套管、4低压出线套管、5油枕、6瓦斯继电器、7防爆管、8底座、9油管阀、10抽油泵、11定位锥、12放水阀、13滤网、14、下水口、15储水腔、16散热片、17吸热棉、101主油箱、102副油箱、201冷却水槽、202下油管、203循环油管、204环形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1和散热机构2,变压器体1由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构成,主油箱101顶部设置有高压出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高压无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交错排列设置在主油箱101的顶部,主油箱10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枕5,油枕5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瓦斯继电器6,主油箱101的顶部靠近油枕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爆管7,主油箱101内部设置有铁芯和绕组,主油箱101底部设置有底座8,通过在主油箱101的底部设置底座8,能够方便变压器体1的安装。散热机构2由冷却水槽201、下油管202、循环油管203和环形管204构成,冷却水槽201的槽体内部设置有吸热棉17,通过在冷却水槽201侧壁的内部填充吸热棉17,可以吸收储水腔15内的水的热量,从而保证变压器油更好的冷却,冷却水槽201的内部形成储水腔15,冷却水槽201的一侧靠近底部与下油管202连接,下油管202的一端位于储水腔15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主油箱1内部,并且与主油箱1固定连接,下油管2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管阀9,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循环油管203连接,循环油管203的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副油箱102的内部,并且与副油箱102固定连接,循环油管203与副油箱102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漏阀门,下油管202与主油箱10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循环油管203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内部并且与环形管204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形管204的底部与下油管202的一端固定连接,循环油管30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抽油泵10,通过设置下油管202、循环油管203、油管阀、抽油泵10和环形管204,可以使得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内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散热,冷却水槽201靠近顶部的位置卡接有滤网13,滤网13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14,通过设置储水腔15、滤网13和下水口14可以使得雨水能够流进储水腔15进而对环形管204内循环流动的变压器油进一步冷却,滤网13的下端设置有隔热盖板,下水口14与隔热盖板连接,滤网1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槽盖,主油箱101、副油箱102和冷却水槽101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片16,在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和冷却水槽201的表面设置散热片16,能够协助该装置更好地对外散热,冷却水槽20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锥11,通过在冷却水槽201底部设置定位锥11,能够便于冷却水槽201的固定,冷却水槽201远离下油管202的一侧底部设置有放水阀12。在使用时,打开油管阀9,使得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内的变压器油流入冷却水槽201内的环形管204,同时打开抽油泵10,使得环形管204内的变压器油和和主油箱101及副油箱102内的变压器油能够循环流动散热,储水腔15内的水吸收环形管204内变压器油的热量,热量传给吸热棉17,吸热棉17将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6,从而将变压器油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下油管202、循环油管203、油管阀、抽油泵10和环形管204,可以使得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内的变压器油循环流动散热,通过设置储水腔15、滤网13和下水口14可以使得雨水能够流进储水腔15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1)和散热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体(1)由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构成,所述主油箱(101)顶部设置有高压出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所述高压出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交错排列设置在主油箱(101)的顶部,所述主油箱(10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枕(5),所述油枕(5)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瓦斯继电器(6),所述主油箱(101)的顶部靠近油枕(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爆管(7);/n所述散热机构(2)由冷却水槽(201)、下油管(202)、循环油管(203)和环形管(204)构成,所述冷却水槽(201)的槽体内部设置有吸热棉(17),所述冷却水槽(201)的内部形成储水腔(15),所述冷却水槽(201)的一侧靠近底部与下油管(202)连接,所述下油管(202)的一端位于储水腔(15)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主油箱(101)内部,并且与主油箱(101)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2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管阀(9),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循环油管(203)连接,所述循环油管(203)的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副油箱(102)的内部,并且与副油箱(102)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油管(203)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内部并且与环形管(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管(204)的底部与下油管(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油管(20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抽油泵(10),所述冷却水槽(201)靠近顶部的位置卡接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的下端设置有下水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体(1)和散热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体(1)由主油箱(101)和副油箱(102)构成,所述主油箱(101)顶部设置有高压出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所述高压出线套管(3)和低压出线套管(4)交错排列设置在主油箱(101)的顶部,所述主油箱(10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油枕(5),所述油枕(5)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瓦斯继电器(6),所述主油箱(101)的顶部靠近油枕(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爆管(7);
所述散热机构(2)由冷却水槽(201)、下油管(202)、循环油管(203)和环形管(204)构成,所述冷却水槽(201)的槽体内部设置有吸热棉(17),所述冷却水槽(201)的内部形成储水腔(15),所述冷却水槽(201)的一侧靠近底部与下油管(202)连接,所述下油管(202)的一端位于储水腔(15)的内部,另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主油箱(101)内部,并且与主油箱(101)固定连接,所述下油管(2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油管阀(9),所述冷却水槽的一侧靠近顶部与循环油管(203)连接,所述循环油管(203)的一端贯穿冷却水槽(201)的一侧延伸至副油箱(102)的内部,并且与副油箱(102)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油管(203)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内部并且与环形管(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李文程志永余成群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苏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