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的腔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91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微波炉的腔体结构,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腔体内部形成有烹调室;在腔体的下部板上段差形成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用于安放具有不同直径的旋转环组件。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在一个腔体内同心,用于选择性地设置用于安放烹调对象的托盘和用于旋转托盘的旋转环组件。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效果:在腔体的下部板上以同心凹陷段差形成有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选择性地将对应于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的旋转环组件和托盘设置在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上,可以在一个微波炉的腔体内实现多种腔体容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微波炉,特别涉及一种微波炉的腔体结构,进一步说明则是关于起到框架作用并在内部形成烹调室的腔体结构。
技术介绍
图1是已有技术微波炉的腔体的斜视图。图2是已有技术微波炉腔体内安装有托盘的断面图。如图所示,起到微波炉框架作用的腔体1的内部形成有烹调室3。烹调室3是利用微波等对烹调对象进行加热的空间。烹调室3具有如下结构。即,烹调室3的底面和两侧面由下部板5构成。其中构成烹调室3的底面的部分与形成两侧面的部分相互垂直地弯折而成。另外,如图2所示,在下部板5中,构成烹调室3两侧面部分分别向外侧垂直弯折形成特定宽度的法兰5’。法兰5’上固定结合有上部板7,上部板7形成腔体1的上部。也就是说,上部板7的两端部与形成在下部板5的上端两侧的法兰5’固定结合,形成烹调室3的顶部。前面板9构成腔体1的前面。前面板9上形成有通孔,通孔通过微波炉的门进行开闭,使得烹调室3内部与外部选择性地连通,通孔对应形成在整个烹调室3的前面。前面板9和下部板5及上部板7之间,通过法兰进行固定结合。背面板11构成腔体1的背面。背面板11也通过形成在下部板5和上部板7上的法兰固定结合在下部板5和上部板7上。通过上述结构,烹调室3的整体形成六面体空间。另外,烹调室3上形成有托盘安放部13,托盘安放部13用于安放托盘15。也就是说,托盘安放部13是通过构成腔体1的底面的下部板5以圆形凹陷成形。其中,托盘安放部13与下部板5的其它部分形成段差。托盘安放部13有托盘15,用于安放烹调对象。另外,托盘安放部13上设置有旋转环组件17,旋转环组件17可旋转地支撑着托盘15。旋转环组件17一般由金属材质形成,环状本体18和在环本体18的边缘设置多个滚轴19形成,滚轴19可以旋转地支撑着托盘15。如图1所示,微波炉腔体1的容量由下部板5的左右宽度“W”,从托盘15的上面到上部板11之间的高度“H”,从门到背面板11之间的距离“D”相乘而得出。也就是说,微波炉的腔体1容量等于“W×H×D”。已有技术微波炉的腔体结构有如下缺点如图2所示,在腔体1中,下部板5的左右宽度“W”、从门到背面板11之间的距离“D”、从托盘15的上面到上部板7之间的高度”H”恒定。于是微波炉的腔体1的容量也被固定。微波炉的腔体1不能具有多种腔体1的容量,为了具有多种微波炉腔体1的容量,需要单独制作出对应多种容量的腔体1。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容量的微波炉的腔体结构,以改变现有微波炉的腔体结构的局限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微波炉的腔体结构大体上包括腔体和托盘安放部,腔体内部形成对烹调对象进行烹调的烹调室;其特征是,托盘安放部在腔体的底面以同心至少形成2阶段差,构成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托盘安放部用于安放托盘,托盘与托盘安放部相匹配,用于放置烹调对象。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效果在腔体的下部板上以同心凹陷段差形成有第一托盘安放部和第二托盘安放部,选择性地将对应于托盘安放部的旋转环组件和托盘设置在第一托盘安放部或者第二托盘安放部上。在腔体的下部板底面以同心凹陷段差形成2阶段以上的托盘安放部,可以在一个微波炉的腔体内实现多种腔体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微波炉的腔体的斜视图。图2是已有技术微波炉腔体内安装有托盘的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微波炉腔体斜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容量相对变大的微波炉腔体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容量相对变小的微波炉的腔体断面图。图中1腔体 3烹调室5下部板 5’法兰7上部板 9前面板11背面板13托盘安放部15托盘 50第一托盘安放部60第二托盘安放部52第一托盘62第二托盘 17旋转环组件18环本体19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微波炉腔体斜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容量相对变大的微波炉腔体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容量相对变小的微波炉的腔体断面图。如图所示,起到微波炉的框架作用的腔体1的内部形成有烹调室3。烹调室3是利用微波等对烹调对象进行的加热的空间。烹调室3大体上包括下部板5、上部板7、前面板9和背面板11。也就是说,下部板5构成烹调室3的底面和两侧面;上部板7构成烹调室3的顶部;前面板9构成腔体1的前面;背面板11构成腔体1的背面。通过上述结构,烹调室3整体形成六面体空间。在下部板5中,形成烹调室3的底面的部分和形成两侧面的部分相互垂直弯曲形成。另外,如图4所示,在下部板5中,构成烹调室3的两侧面的部分,分别向外侧垂直弯折形成具有特定宽度的法兰5’。通过法兰5’,固定结合下部板5和上部板7,前面板9、下部板5和上部板7之间也通过形成在对应于前面板9的下部板5和上部板7上的法兰进行固定结合。另外,背面板11也通过形成在下部板5和上部板7上的法兰固定结合在下部板5和上部板7上。在烹调室3的底面的下部板5上,形成有同心的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用于选择性地安放托盘52、62和旋转环组件17。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在下部板5以圆形段差凹陷形成。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托盘安放部50要比第二托盘安放部60更深,在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之间形成段差。腔体1的下部板5以阶梯方式形成段差。当然,第二托盘安放部60和下部板5的边面之间也形成有段差。上述结构的微波炉腔体1的容量等于,从门到背面板11之间的距离”D”、下部板5的左右宽度“W”和从托盘52、62的上面到上部板7之间的高度“H”或者“h”相乘而得出的值。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选择性地安放托盘52、62,托盘52、62上用于放置烹调对象,托盘52、62通过旋转环组件17旋转。另外,为了可旋转地支撑托盘52、62,在下部板5上的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和托盘52、62的之间设置旋转环组件17。旋转环组件17由环本体18和多个滚轴19构成,环本体18由金属材质形成,并且呈圆形;多个滚轴19设置在环本体18的边缘,可旋转地支撑着托盘52、62。在本实施例中,托盘52、62在放置在旋转环组件17的滚轴19上面的状态下,环本体18随着驱动电机旋转,滚轴19滚压着下部板5的底面;随着滚轴19的旋转,托盘52、62也跟着一起旋转。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波炉腔体结构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微波炉的腔体1容量可以改变。首先,如图4所示,使腔体1的容量相对大时,将对应于第一托盘安放部50的直径的旋转环组件17设置在第一托盘安放部50上。这时,旋转环组件17的滚轴19安装在第一托盘安放部50的表面。另外,在旋转环组件50的滚轴19上端安放对应于第一托盘安放部50的托盘52。于是腔体1的容量等于将下部板5的左右宽度“W”、从门到背面板11之间的距离“D”和从安放在第一托盘安放部50上的托盘52上面到上部板7之间的高度“H”形成的值“W×D×H”。下面对使微波炉腔体1的容量相对小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腔体1的第二托盘安放部60上设置有旋转环组件17之后,在滚轴19上端上安放对应于第二托盘安放部60的托盘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波炉的腔体结构,微波炉的腔体结构大体上包括腔体(1)和托盘安放部(13),腔体(1)内部形成对烹调对象进行烹调的烹调室(3);其特征是,托盘安放部(13)在腔体的底面以同心至少形成2阶段差,构成第一托盘安放部(50)和第二托盘安放部(60),托盘安放部(50、60)用于安放托盘(52、62),托盘(52、62)与托盘安放部(50、60)相匹配,用于放置烹调对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大殷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