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89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解析度镜头,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三透镜G3、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四透镜G4、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五透镜G5、具有负光焦度及双凹结构的第六透镜G6、具有正光焦度及双凸结构的第七透镜G7、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八透镜G8、以及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九透镜G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高解析度、大像面、低畸变的应用需求,通过整组对焦的方式,实现在放大倍率0.22‑0.30倍的范围内实现高解析度成像。

A high resolution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解析度镜头
本技术属于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高解析度镜头。
技术介绍
工业视觉系统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作各种测量和判断。其通过相机和镜头,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处理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作为视觉系统的核心部件,镜头质量的好坏对成像质量影响很大,但是国内现有镜头的光学性能存在光学畸变大、解析度低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析度高的镜头,能够满足高解析度、大像面、低畸变的应用需求,通过整组对焦的方式,实现在放大倍率0.22-0.30倍的范围内实现高解析度成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包括机械部件及安装于所述机械部件内部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三透镜G3、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四透镜G4、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五透镜G5、具有负光焦度及双凹结构的第六透镜G6、具有正光焦度及双凸结构的第七透镜G7、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八透镜G8、以及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九透镜G9;其中,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B1,所述第四透镜G4和所述第五透镜G5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B2,所述第六透镜G6和所述第七透镜G7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B3,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1,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2,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3,分别满足关系式:9.3<|fB1/f|<9.8;1.5<|fB2/f|<2;1<|fB3/f|<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透镜G1、所述第二透镜G2、所述第三透镜G3、所述第四透镜G4、所述第五透镜G5、所述第六透镜G6、所述第七透镜G7、所述第八透镜G8及所述第九透镜G9均为球面透镜。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1/f|<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2/f|<1;所述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3/f|<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4/f|<1;所述第五透镜G5的焦距为f5,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2<|f5/f|<0.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六透镜G6的焦距为f6,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2<|f6/f|<0.7;所述第七透镜G7的焦距为f7,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2<|f7/f|<0.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八透镜G8的焦距为f8,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1<|f8/f|<1.5;所述第九透镜G9的焦距为f9,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2<|f9/f|<2.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透镜G1的前表面到所述第九透镜G9的后表面的距离为s,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s/f|<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光学系统的半像高为h,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2<|h/f|<0.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的一种改进,所述高解析度镜头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置在所述第五透镜G5和所述第六透镜G6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机械部件及安装于所述机械部件内部的光学系统,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三透镜G3、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四透镜G4、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五透镜G5、具有负光焦度及双凹结构的第六透镜G6、具有正光焦度及双凸结构的第七透镜G7、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八透镜G8、以及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九透镜G9;其中,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B1,所述第四透镜G4和所述第五透镜G5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B2,所述第六透镜G6和所述第七透镜G7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B3,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1,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2,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3,分别满足关系式:9.3<|fB1/f|<9.8;1.5<|fB2/f|<2;1<|fB3/f|<1.5。本技术采用玻璃球面镜片,成像靶面大于MTF值在空间频率为100lp/mm时大于0.3,且在0.26倍时畸变绝对值在全视场内小于0.02%,边缘视场相对照度大于60%,本技术可以在放大倍率0.22-0.30倍的范围内实现高解析度成像,能满足机器视觉市场上大部分高端产品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包括机械部件及安装于所述机械部件内部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三透镜G3、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四透镜G4、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五透镜G5、具有负光焦度及双凹结构的第六透镜G6、具有正光焦度及双凸结构的第七透镜G7、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八透镜G8、以及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九透镜G9;/n其中,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B1,所述第四透镜G4和所述第五透镜G5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B2,所述第六透镜G6和所述第七透镜G7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B3,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1,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2,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3,分别满足关系式:9.3<|fB1/f|<9.8;1.5<|fB2/f|<2;1<|fB3/f|<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包括机械部件及安装于所述机械部件内部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三透镜G3、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四透镜G4、具有负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五透镜G5、具有负光焦度及双凹结构的第六透镜G6、具有正光焦度及双凸结构的第七透镜G7、具有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八透镜G8、以及正光焦度及弯月结构的第九透镜G9;
其中,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胶合形成第一胶合透镜B1,所述第四透镜G4和所述第五透镜G5胶合形成第二胶合透镜B2,所述第六透镜G6和所述第七透镜G7胶合形成第三胶合透镜B3,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1,所述第二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2,所述第三胶合透镜的焦距为fB3,分别满足关系式:9.3<|fB1/f|<9.8;1.5<|fB2/f|<2;1<|fB3/f|<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G1、所述第二透镜G2、所述第三透镜G3、所述第四透镜G4、所述第五透镜G5、所述第六透镜G6、所述第七透镜G7、所述第八透镜G8及所述第九透镜G9均为球面透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1/f|<1。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解析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它与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f2/f|<1;所述第三透镜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博强卢盛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