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82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2:18
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壳体,其中将容纳被连接至电线的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室被排列为多排;至少一个防水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线之一之间以便分隔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以及后支架,被组装在所述壳体上以防止至少一个防水构件从所述壳体脱离。所述后支架包括两个组合构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通过配对表面彼此组合以便保持电线,并且当配对表面配对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形成容纳电线的电线容纳部。

Waterproof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防水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容纳被连接至电线的端子;防水构件,被设置在壳体和电线之间,以便将壳体的内部从外部分隔;以及后支架,其被组装到壳体上以防止防水构件从壳体脱离(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JP-A-2013-239364)。在这样的防水连接器中,后支架包括两个组合构件,这两个组合构件通过将配对表面彼此配对来组合以保持电线,并且当配对表面配对时两个组合构件形成电线容纳部以容纳电线。在组合构件中形成半圆形凹部,并且通过组合两个组合构件形成圆柱形电线容纳部。因此,当组装防水连接器时,电线不需要首先穿过后支架的多个通孔,并且后支架可以后续装配,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专利文献1:JP-A-2013-239364根据现有技术,当通过将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排列成多排从而穿过后支架的多个电线被排列为多行和多级时,形成电线容纳部的凹槽不应为半圆形,而应形成为具有开口宽度等于电线直径并且从配对表面大幅凹陷的大致椭圆形状。因此,在电线容纳部和电线之间产生开口宽度等于电线直径的开口。因此,诸如高压洗涤水的外力可能通过开口到达防水构件,以致降低防水构件的防水性。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防水连接器中,当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被排列成多排时,电线仅首先穿过形成在后支架中的多个通孔,导致组装后支架的可操作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其中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被排列成多排,并且可以在不降低防水性的情况下提高组装后支架的可操作性。在一方案(1)中,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壳体,其中将容纳被连接至电线的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室排列成多排;至少一个防水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一根电线之间,以便分隔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以及后支架,被组装在所述壳体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防水构件从所述壳体脱离。所述后支架包括两个组合构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通过配对表面彼此组合以便保持所述电线,并且当配对表面配对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形成容纳所述电线的电线容纳部。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具有狭缝,该狭缝允许电线从配对表面侧进入并保持电线。延伸到狭缝的最深部的狭缝的导入部的开口宽度形成为小于最深部的开口宽度。两个组合构件具有在导入部的侧方上从配对表面延伸的挠曲狭缝。根据方案(1),形成在两个组合构件每一个中的电线容纳部中的狭缝的最深部形成为具有等于或略小于电线直径的开口宽度,以便保持被插入的电线。狭缝的导入部形成为具有开口宽度小于最深部的开口宽度。在此,因为狭缝的导入部由于在侧方形成的挠曲狭缝而能够弹性变形和变宽,所以开口宽度可以被设定为小于电线直径。因此,电线从配对表面侧进入形成在两个组合构件每一个中的电线容纳部的狭缝中,并且在推动和扩展导入部的同时移动到最深部,以此电线进入在两个组合构件中贯穿电线容纳部的状态。此外,其中通过将配对表面配对以将组合构件组合在一起的后支架被组装到壳体上,从而可以防止防水构件的脱离。此时,至少面向防水构件的后支架的开口仅为具有开口宽度小于电线直径的狭缝,并且没有产生具有开口宽度等于电线直径的开口。因此,后支架可以减小诸如高压洗涤水的外力对防水构件的影响。因此,在本结构的防水连接器中,即使当穿过后支架的多根电线被排列成多排时,后支架也可以由两个组合构件构成而不会降低防水性,从而可以改善组装后支架的可操作性。在方案(2)中,在所述导入部的开口端处形成引导锥形部。根据方案(2),当电线从配对表面侧被插入到狭缝的导入部中时,由于在开口端处形成引导锥形部,电线可以在推动和扩展导入部的同时容易地进入狭缝。由于由引导锥形部界定的开口没有被排列在面向防水构件的位置,因此诸如高压洗涤水的外力不会通过开口到达防水构件。在方案(3)中,两个组合构件设置有接合部,当配对表面配对时,接合部被接合成对称形状,以便维持组合状态。根据方案(3),组合构件设置有接合部,当配对表面配对时,接合部被接合成对称形状以维持组合状态。因此,即便在两个组合构件具有相同形状的情况下,接合部也可以维持组合状态。因此,在具有本结构的防水连接器中,后支架可以由一种组合构件构成,从而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及制造成本。在方案(4)中,两个组合构件在配对表面的两端设置有配对部,配对部与壳体的凹部接合以维持组合状态。根据方案(4),在构成后支架的两个组合构件中,在配对表面两端的配对部与壳体的凹部接合以维持组合状态。因此,防止在两个组合构件的配合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并且两个组合构件可以牢固地耦接。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在其中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被排列成多排的防水连接器中,可以在不降低防水性的情况下提高组装后支架的可操作性。如上简要叙述了本专利技术。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细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防水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1所示的防水连接器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4的A是从后侧观察图2所示的上组合构件的透视图,以及图4的B是从前侧观察图2所示的上组合构件的透视图。图5的A是从后侧观察图2所示的下组合构件的透视图,以及图5的B是从前侧观察图2所示的下组合构件的透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将后支架安装到壳体上的过程的防水连接器的透视图。图7的A至C是用于说明当电线进入后支架的电线容纳部中的狭缝时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将后支架安装到壳体上的过程的防水连接器的透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将后支架安装到壳体上的过程的防水连接器的透视图。图10是用于显示后支架被安装至壳体的状态的防水连接器的后视图。图11的A和B是根据参考示例的防水连接器的透视图和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1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防水连接器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1所示的防水连接器1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防水连接器1,包括:壳体2,其中将容纳被连接至电线61的端子63的多个端子容纳室21排列成多排;防水构件65,被设置在壳体2和电线61之间,以将壳体2的内部从外部分隔;以及后支架5,被组装到壳体2,以防止防水构件65从壳体2脱离。壳体2由电绝缘合成树脂模制而成,并且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六个)端子容纳室21被排列成上下两排,每排水平地具有三个端子容纳室。壳体2形成为具有在其端部被压接端子63的电线61插入的后侧的后支架容纳空间25、邻近后支架容纳空间25的深侧的防水构件容纳空间23、以及与防水构件容纳空间23的深侧相邻的端子容纳室21。壳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锁定臂26,锁定臂26锁定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的锁定突起以维持与配对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端子63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n壳体,其中将容纳被连接至电线的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室排列成多排,/n至少一个防水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线之一之间,以便分隔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以及/n后支架,被组装在所述壳体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防水构件从所述壳体脱离;/n其中,所述后支架包括两个组合构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通过配对表面彼此组合以便保持所述电线,并且当所述配对表面配对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形成容纳所述电线的电线容纳部,/n其中,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具有狭缝,所述狭缝允许所述电线从所述配对表面侧进入并保持所述电线,/n其中,延伸到所述狭缝的最深部的所述狭缝的导入部的开口宽度形成为小于所述最深部的开口宽度,并且/n其中,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具有在所述导入部的侧方上从所述配对表面延伸的挠曲狭缝。/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0 JP 2018-1919091.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
壳体,其中将容纳被连接至电线的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室排列成多排,
至少一个防水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电线之一之间,以便分隔所述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以及
后支架,被组装在所述壳体上以防止所述至少一个防水构件从所述壳体脱离;
其中,所述后支架包括两个组合构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通过配对表面彼此组合以便保持所述电线,并且当所述配对表面配对时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形成容纳所述电线的电线容纳部,
其中,所述两个组合构件具有狭缝,所述狭缝允许所述电线从所述配对表面侧进入并保持所述电线,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有辉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