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7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包括带极耳的电芯、转接片、保护片和电池顶盖,转接片、极耳和保护片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极耳弯折半包围保护片,保护片为对折结构,保护片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且保护片的设置有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极耳的弯折部分,转接片与电池顶盖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单体电池不会对极耳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保护片为对折结构,加工简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折后的保护片厚度均匀,能有效提高焊接效果。

Single battery and power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对于动力电芯的安全性能要求,也更受重视。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行业补贴退坡,动力电芯也面临提质降本的迫切需求。现有的大型号动力电芯,随着电芯厚度增加,集流体层数增加,以及载流能力提升的需求,极耳层数越来越多;动力电芯通过转接片连接顶盖极柱端子和裸电芯极耳。而目极耳与转接片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固定,由于极耳层数较多,超声焊接功率相应也较大,容易刺破极耳。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单层的铜铝箔充当垫片,垫在极耳与超声焊头之间,以避免刺破极耳。但单层铜铝箔边缘尖锐,且有五金冲压时形成的边缘毛刺,容易损伤极耳,且裸电芯超焊完后需沿保护片边缘弯折,尖锐的边缘容易割伤极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且焊接效果好的单体电池及动力电池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带极耳的电芯、转接片、保护片和电池顶盖,所述转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片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所述极耳弯折半包围所述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为对折结构,所述保护片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且所述保护片的设置有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所述极耳的弯折部分,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电池顶盖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片的远离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设置有防反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防反结构设置于所述保护片的一角,且所述防反结构为倒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片采用至少两次对折的工艺制得。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片通过超声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电池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置在所述保护片和靠近所述电芯区域的所述极耳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壳体、电解液、电池顶盖,所述电解液灌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单体电池的电芯收容于所述电池壳体内,所述电池顶盖安装于所述电池壳体上,所述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片上的第一极柱单元和第二极柱单元,所述第一极柱单元和所述第二极柱单元分别与所述转接片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极耳包括由所述电芯引出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第一集流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芯第二集流体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第一集流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芯第二集流体一体成型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汇流片和多个如上述的单体电池,所述汇流片与多个单体电池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单体电池包括带极耳的电芯、转接片、保护片和电池顶盖,通过将保护片设计成对折结构,保护片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将转接片、极耳和保护片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极耳弯折后半包围保护片,保护片的设置有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极耳的弯折部分,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电池顶盖连接,保护片的边缘为弯折圆角从而不会对极耳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保护片为对折结构,加工简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折后的保护片厚度均匀,能有效提高焊接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前期研发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前期研发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保护片位置剖切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保护片弯折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保护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保护片的正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电芯、转接片和保护片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电芯、转接片和保护片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动力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前期研发中箔材垫片的两侧往中间对折的过程结构示意图;图10为前期研发中箔材垫片的两侧往中间对折的结果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如下:1电芯5电池壳体11第一极耳6电池顶盖12第二极耳61铆接块7极耳62负极极柱2转接片63上塑胶21第一转接片64下塑胶22第二转接片65密封圈3保护片66顶盖片4防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如图1-图7所示,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带极耳7的电芯1、转接片2和保护片3,所述转接片2、所述极耳7和所述保护片3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所述极耳7弯折半包围所述保护片3,所述保护片3为对折结构,所述保护片3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且所述保护片3的设置有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所述极耳7的弯折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极耳7弯折后半包围保护片3,保护片3为对折结构,例如将保护片3采用箔材,可以将箔材沿中心线进行对折形成保护片3,箔材的厚度为0.01至1mm,为提高焊接效果,箔材的厚度还可以设计为0.05至0.3mm,保护片3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其中,转接片2、极耳7和保护片3依次层叠焊接。在前期研发中,为了防止刺破极耳7,通常采用单层的铜铝箔充当垫片,垫在极耳7与超声焊头之间,但单层铜铝箔边缘尖锐,且有五金冲压时形成的边缘毛刺,容易损伤极耳7,另外,裸电芯超焊完后需沿垫片边缘弯折,垫片尖锐的边缘容易割伤极耳7,为了避免垫片对极耳7的损伤,可以通过将箔材垫片的两侧往中间对折,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前期研发中箔材垫片的两侧往中间对折的过程结构示意图,图10是前期研发中箔材垫片的两侧往中间对折的结果结构示意图,在两侧弯折后自然成型圆角,以避免边缘锐角毛刺损伤极耳7。但是,两侧对折垫片的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弯折的两侧偏斜时,会在中部形成较大的接缝,使得垫片的厚度差异较大,焊接效果差。本专利技术在实施时,转接片2、极耳7和保护片3通过超声焊接连接,当焊接转接片2和极耳7时,将保护片3垫在极耳7和超声焊头之间,从而避免焊接时刺破极耳7,焊接完成后需要将极耳7沿保护片3边缘进行弯折,此时保护片3的设置有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极耳7弯折部分,弯折圆角圆润而不尖锐,不会割伤极耳7,对极耳7形成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保护片3采用对折结构,对折工艺简单,成本低,再一方面,对折后的保护片3厚度均匀一致,焊接效果好,且不容易产生金属屑。本实施例通过将保护片3设计成对折结构,保护片3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将转接片2、极耳7和保护片3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极耳7弯折后半包围保护片3,保护片3设置有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极耳7的弯折部分,保护片3的边缘为弯折圆角从而不会对极耳7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保护片3为对折结构,加工简单,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折后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带极耳的电芯、转接片、保护片和电池顶盖,所述转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片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所述极耳弯折半包围所述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为对折结构,所述保护片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且所述保护片的设置有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所述极耳的弯折部分,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电池顶盖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带极耳的电芯、转接片、保护片和电池顶盖,所述转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片依次层叠焊接连接,所述极耳弯折半包围所述保护片,所述保护片为对折结构,所述保护片的一侧边设置有弯折圆角,且所述保护片的设置有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朝向所述极耳的弯折部分,所述转接片与所述电池顶盖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远离所述弯折圆角的一侧设置有防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结构设置于所述保护片的一角,且所述防反结构为倒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采用至少两次对折的工艺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片、所述极耳和所述保护片通过超声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亨伟徐卫东何庆庆王翠杨伟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