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7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47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上的平坦化层,设置于平坦化层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层;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有多个凹部,发光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有机发光部和第二电极层,每一第一电极和每一有机发光部层叠设置于一个凹部中,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发光部和像素定义层上。

OLED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包括由平坦化层、阳极、像素定义层以及支撑层层叠构成的阵列结构。在这种阵列结构中,像素定义层具有高透光性,发光层的侧向出光可以容易地透过像素定义层。透过了像素定义层的侧向出光在面板内部被各金属层反射并被各非金属层折射而变为杂散光。对于包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模块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而言,杂散光的存在降低了识别模块的信噪比,进而使识别模块的识别能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发光层的出光无差别地沿着不同方向进行,被PDL等膜层吸收和折射从而造成出光损失,最终获得的出光效率,即外量子效率(ExternalQuantumEfficiency,EQE)低于20%。在低出光效率下,为了获得高亮度,不得不提高电源功率,使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耗电量变大,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杂散光、提高外量子效率且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有多个凹部,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有机发光部和第二电极层,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一所述有机发光部层叠设置于一个所述凹部中,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部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覆盖所述凹部的底面,所述侧壁覆盖所述凹部的侧面。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底壁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射微结构。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反射微结构。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平坦化层上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底壁靠近所述平坦化层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一反射微结构形成于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应的位置。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有第三凹凸结构,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表面上形成有第四凹凸结构,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和所述第四凹凸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二反射微结构形成于与所述第三凹凸结构对应的位置。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侧面的长度,且所述有机发光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的侧壁的长度等于所述侧面的长度,且所述有机发光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一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形成薄膜晶体管层;在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形成平坦化层;在所述平坦化层上形成像素定义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开设多个凹部;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发光层;其中,所述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发光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凹部中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有机发光部,在所述有机发光部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本申请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发光层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上,以第一电极覆盖像素定义层的侧壁并对入射至像素定义层侧壁的光进行反射,能够有效减少杂散光,提高了光利用率,且延长显示面板使用寿命。此外,本申请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通过还在第一电极的底壁和侧壁上设置反射微结构,进一步提供了光利用率。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先形成像素定义层,然后在像素定义层的凹部中设置发光层,以第一电极覆盖像素定义层的侧壁并对入射至像素定义层侧壁的光进行反射,能够有效减少杂散光,提高了光利用率,且延长显示面板使用寿命。此外,还在第一电极的底壁和侧壁上设置反射微结构,进一步提供了光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a)~图4(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100,其为顶发光型OLED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层20,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0上的平坦化层30,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30上的像素定义层40,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40上的发光层50,设置于所述发光层50上的封装层60。基板10可以使用例如透明的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砜等等具有可挠性的透明塑料基板。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不透明的塑料基板、金属基板。薄膜晶体管层20形成有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可以包括驱动TFT、开关TFT及存储电容等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层20具体包括:设于衬底基板10上的缓冲层21、设于缓冲层21上的半导体层22、设于缓冲层21和半导体层22上的栅极绝缘层23、设于栅极绝缘层23上的栅极24、设于栅极24及栅极绝缘层23上的层间绝缘层25、设于层间绝缘层25上的源/漏极26。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方式中,栅极24和源/漏极26的数量不做限定。平坦化层30设置在薄膜晶体管层20上,在使薄膜晶体管层20的上部的凹凸平坦化的同时,使薄膜晶体管层20与发光层50电绝缘。平坦化层30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凹凸结构31。第一凹凸结构31例如,为排列设置的多个凹凸形状,该多个凹凸形状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梯形,也可以是弧形、半圆形等。此外,在平坦化层30中还开设有通孔,薄膜晶体管层20的源/漏极26通过该通孔与发光层50。作为平坦化层30的材料没有特殊限定,可以使用聚酰亚胺等有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层;/n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有多个凹部,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有机发光部和第二电极层,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一所述有机发光部层叠设置于一个所述凹部中,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部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薄膜晶体管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上的平坦化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上的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层;
所述像素定义层中形成有多个凹部,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有机发光部和第二电极层,每一所述第一电极和每一所述有机发光部层叠设置于一个所述凹部中,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有机发光部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侧壁,所述底壁覆盖所述凹部的底面,所述侧壁覆盖所述凹部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射微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反射微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层上形成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底壁靠近所述平坦化层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凹凸结构,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和所述第二凹凸结构相配合,所述第一反射微结构形成于与所述第二凹凸结构对应的位置。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