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同轴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版辊加工工艺中,在外圆加工后,再基于外圆定位进行两端锥孔的加工,然后需要验证加工两个端面上基准孔与外圆的同轴精度,以便于解决偏差过大,动平衡不好,影响后序加工的问题,所以需要同轴检测装置对锥孔与外圆进行同轴检测,在检测时,将版辊的一端夹持在固定不动的同轴检测设备一边,另一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前后快速移动,通过调节两个同轴检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使得版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顶针相对齐,接着用检测表接触到版辊两端的轴芯部位,让版辊转动看轴芯两边的跳动,来判断锥孔与外圆同心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但是现有的同轴检测装置在对版辊检测时不便于对不同规格的版辊进行稳定夹持,使得在检测过程中版辊容易偏移,给检测同心度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包括同轴检测装置本体,所述同轴检测装置本体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针,活动夹紧端靠近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顶针,活动夹紧端滑动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一侧,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底座(1)的顶部螺纹固定有检测表(3),且检测表(3)位于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位于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之间,安装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版辊同轴检测装置,包括同轴检测装置本体,所述同轴检测装置本体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第一驱动电机(2)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顶针,活动夹紧端靠近第一驱动电机(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顶针,活动夹紧端滑动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一侧,第一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另一侧,底座(1)的顶部螺纹固定有检测表(3),且检测表(3)位于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位于活动夹紧端和第一驱动电机(2)之间,安装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5),第一圆孔(5)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一横杆(7),两个第一横杆(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6)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二横杆(9),第一圆孔(5)内设有两个弧形夹板(10),两个弧形夹板(1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粘接有防滑垫,两个弧形夹板(1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18),第一螺杆(18)远离对应的弧形夹板(10)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6)内,第一螺杆(18)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安装槽(6)内的转动杆(8),第一横杆(7)转动套设在对应的转动杆(8)上,第二横杆(9)活动套设在对应的转动杆(8)上,弧形夹板(10)靠近对应的第二横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1),第一螺杆(18)位于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之间,第二横杆(9)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上,定位杆(11)远离对应的弧形夹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转动杆(8)远离对应的弧形夹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形齿轮(12),第一伞形齿轮(12)的一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13),第二伞形齿轮(13)远离对应的第一伞形齿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14),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天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亚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