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58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1:05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弯折区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第一背板,第一背板位于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以及第二背板,第二背板位于绑定区的非绑定面;其中,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至少一个为一背板结构,背板结构包括支撑层与多孔材料层,多孔材料层在弯折区的端部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柔性基底弯折时所受的应力,避免线路受损开裂,从而提高良率的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无边框OLED显示器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无边框OLED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衬垫弯折(PADbending)技术成为决定良率的关键之一。衬垫弯折工艺是指将柔性OLED衬垫区弯折并贴附于背面,以达到全屏显示的效果。在弯折过程中,柔性OLED面板的柔性基底与背板(BlackPlate,BP)直接接触,柔性基底弯折时受到应力,设置在柔性基底上的线路受损开裂,降低了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柔性基底弯折时所受的应力,避免线路受损开裂,从而提高良率的柔性显示装置。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以及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非绑定面;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至少一个为一背板结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支撑层与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端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多孔材料层层叠设置,所述多孔材料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所述背板结构厚度的60%-80%,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厚度为所述背板结构厚度的20%-4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60μm-80μm,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厚度为20μm-40μ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多孔材料层层叠设置,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多孔材料层均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包括一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弯折区的一侧,所述多孔材料层位于所述凹部内。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曲面,所述至少一个曲面与所述弯折区的端部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曲面包括位于所述多孔材料层的一个曲面或者由多孔材料层与所述支撑层共同形成的一个曲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的硬度大于所述多孔材料层的硬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绑定面上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背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还设置有金属层和衬垫。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背板结构通过使用支撑层和多孔材料层双层结构,以多孔材料中具有的孔来降低背板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的应力,同时,在背板结构与柔性显示面板接触的位置设置曲面,将点接触或线接触变为面接触,进一步降低了应力,能够避免线路受损开裂,从而提高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2(a)-2(e)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背板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100,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可弯折的柔性显示面板10。柔性显示面板10的基板的材料采用如聚酰亚胺塑料、聚醚醚酮或透明导电涤纶等高分子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柔性显示面板10可分为显示区AA、弯折区BB以及绑定区CC。显示区AA用于显示图像。将显示区AA中显示图像的表面称为显示面10a。将与显示面10a相反的一面称为非显示面10b。弯折区BB呈弧形,位于显示区AA与绑定区CC之间。将绑定区CC背离显示区AA的一面称为绑定面10c,朝向显示区AA的一面称为非绑定面10d。绑定面10c用来连接驱动芯片(IntegratedCircuit,IC)20和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30并将驱动信号传递至柔性显示面板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芯片(IntegratedCircuit,IC)20设置在一薄膜上,即采用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柔性显示面板10还包括用于支撑和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0的第一背板41和第二背板42。第一背板41设置于显示区AA的非显示面10b上。第二背板42设置于绑定区CC的非绑定面10d。所述第一背板41和第二背板42中至少一个为一背板结构40。请参考图2(a)-2(c),背板结构40包括支撑层401和多孔材料层402。背板结构40的多孔材料层402在弯折区BB的端部P1和端部P2与柔性显示面板10贴合。具体地,如图2(a)所示,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支撑层401与多孔材料层402上下层叠设置。多孔材料层402设置于支撑层401与柔性显示面板10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层401的厚度占背板结构40厚度的60%-80%,大约为60μm-80μm,多孔材料层402占背板结构40厚度的20%-40%,大约为20μm-40μm。如图2(b)所示,在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层401与多孔材料层402左右层叠设置。支撑层401与多孔材料层402均与柔性显示面板10贴合。如图2(c)所示,在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支撑层401包括一凹部401a,凹部401a位于支撑层401靠近弯折区BB的一侧,多孔材料层402位于凹部内401a。多孔材料层402仅设置于背板结构40的角部。支撑层401与多孔材料层402均与柔性显示面板10贴合。支撑层40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0,可以使用硬度较大的材料。支撑层40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例如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材料(polyethylene,PE)的一种或多种。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为了不增加背板结构40的厚度,同时又能维持背板结构40的支撑力,支撑层401的材料硬度设置为比现有技术的支撑层材料的硬度大的材料。多孔材料层402用于缓解背板结构40与柔性显示面板10的柔性基底之间的应力,能够起到保护柔性显示面板10上的线路的作用。多孔材料层402可以使用硬度较小的材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纤维、多孔凝胶、多孔橡胶、海绵或泡沫塑料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n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以及/n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非绑定面;/n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至少一个为一背板结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支撑层与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端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和绑定区,所述弯折区位于显示区和绑定区之间;
第一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位于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面;以及
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位于所述绑定区的非绑定面;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至少一个为一背板结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支撑层与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在所述弯折区的端部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多孔材料层层叠设置,所述多孔材料层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所述背板结构厚度的60%-80%,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厚度为所述背板结构厚度的20%-4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60μm-80μm,所述多孔材料层的厚度为20μm-40μ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