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567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包括:吸风装置和换热装置,吸风装置和换热装置可拆卸连接;换热装置包括下壳体组件、上端板、下端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换热管,下壳体组件为长方形壳体,且左右两端为开口状,上端板和下端板分别固定在下壳体组件的左右两端,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在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换热管连接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并贯通上端板和下端板,换热管以M型方式排列;下壳体组件的一侧面上开有热风进口、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阻小,能够使进入的热风快速的流通冷却,且对风机的消耗小,提高了风机的效率。

A new type of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冷却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发电机容量越来越大,发热量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发电机发电时,需要配置相应的冷却装置用来对发电机进行冷却降温,防止发电机出现故障,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发电机冷却设备基本上都选用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对发动机周边的空气散热,并将冷却后的空气输出至发电机的周边,保证发电机具有合适的工作环境。同等型号的空气冷却器选用的散热风机的型号和大小都是相同的,所以散热风机输出的风量是固定的,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空气冷却器的结构将风机的风输送到换热装置,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我司研究人员发现,相关技术中冷却器的布管形式多采用矩形排列的方式,且换热管多采用钢管。该种排列方式成本高,工序繁琐;主要是风机吸收的风不能有效的输出到换热管中,且此种排列,使换热装置内部的风阻大,导致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管排布形式不佳,冷却器结构不佳的导致的冷却器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为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换热装置可拆卸连接;/n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下壳体组件、上端板、下端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换热管,所述下壳体组件为长方形壳体,且左右两端为开口状,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所述换热管连接在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并贯通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换热管以M型方式排列;/n所述下壳体组件的一侧面上开有热风进口、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所述热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上排风口位于所述上端板和第一挡板之间,所述下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和所述换热装置可拆卸连接;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下壳体组件、上端板、下端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换热管,所述下壳体组件为长方形壳体,且左右两端为开口状,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组件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所述换热管连接在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并贯通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换热管以M型方式排列;
所述下壳体组件的一侧面上开有热风进口、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所述热风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所述上排风口位于所述上端板和第一挡板之间,所述下排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挡板和下端板之间;
所述吸风装置吸收空气并将吸收的所述空气送入所述换热管中,热空气从所述热风进口进入所述下壳体组件,所述热空气和所述换热管中的空气换热后生成冷空气,并通过所述上排风口和下排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端板上管孔的布置方式为M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上包括若干组管孔,所述每组管孔包括四排管孔,相邻两排所述管孔交错排列,任意一排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孔和相邻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飞沈萍郭鹏郭锦翔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申扬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