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栋专利>正文

新型节能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52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烘干机,其中,包括烘干蒸发器主体、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的二次蒸汽排出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上设有连接进料端的进料口、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的出料口、烘干蒸发器主体上连通有的蒸汽混合器,及在蒸汽混合器一侧设有与蒸汽混合器进口连通的外部新鲜蒸汽。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二次蒸汽排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气端和与外部新鲜蒸汽连通的第二进气端;所述的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烘干蒸发器主体换热板管内相通的出气端。蒸汽混合器将外部新鲜蒸汽和蒸发器二次蒸汽排出口输入的蒸汽经混合后输送到烘干蒸发器主体换热板管内,进行换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和蒸发效率高的效果。

New energy saving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节能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烘干机。
技术介绍
近几年物料干化技术,由于具有可将湿物料大幅度缩减体积和质量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常见的物料干化设备有直接加热型的和间接加热型的,但是从节能和减轻后续污染处理负担的角度考虑,间接加热的技术更受重视,因为间接加热是指将热量通过蒸汽、热油等介质传递到加热器壁,从而使器壁另一侧的物料受热,同时水分被蒸发且加以去除。目前,比较常见的间接加热技术有转鼓式、转盘式、多重盘管式等,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烘干率,则会通过消耗大量的能源来实现,如此一来为达到目标烘干率而造成能耗费用高,给企业的经济成本增加不少负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物料干化技术的推广受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成本低和蒸发烘干效率高的新型节能烘干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新型节能烘干机,其中,包括烘干蒸发器主体、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的二次蒸汽排出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上设有连接进料端的进料口、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的出料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上连通有的蒸汽混合器,及在蒸汽混合器一侧设有与蒸汽混合器进口连通的外部新鲜蒸汽。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二次蒸汽排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气端和与外部新鲜蒸汽连通的第二进气端。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烘干蒸发器主体内换热板管相通的出气端。烘干蒸发器主体包括主壳体,在主壳体内由上至下迂回依次逐层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及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分别匹对的换热板管。蒸汽混合器将外部新鲜蒸汽和二次蒸汽排出口输入的蒸汽经混合后输送到烘干蒸发器主体内换热板管内。第一输送带顺时针输送物料,第二输送带接着第一输送带下落的物料,第三输送带接着第三输送带下落的物料。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输送刮板。上述输送带上的输送刮板主要功能:一,使物料形成薄膜换热更快,二,物料在输送中物料进行翻动换热更快,三,输送物料,四,物料输送中物料不会与换热板管相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料口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内换热板管末端上设置有不凝汽接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不凝汽接口上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上连接水罐;所述的水罐内安装浮球,且在水罐上设置有溢流排水口;所述的水罐与自来水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烘干蒸发器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收集蒸馏水的蒸馏水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次蒸汽排出口上设置有除雾网或其他分离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运行成本低和蒸发效率高的效果。由于新型节能烘干机是利用蒸发系统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及其能量,也就是对从二次蒸汽排出口排出的蒸汽进行二次利用,将低品位的二次蒸汽经蒸汽混合器与外部少量高温度的外部新鲜蒸汽混合,如此循环向烘干蒸发器主体换热板内提供热能,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只需要小量的外加鲜蒸汽源和小量电机能耗就可以保证烘干蒸发器主体的正常工作,不存在其他大功率能耗,具有运行成本低的效果。另外,新型节能烘干机采用热传导以及热辐射方式进行传热,物料和换热板之间只存在一层导热板管,其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长久性的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运行能耗,实现了蒸发效果高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新型节能烘干机,包括烘干蒸发器主体1、在烘干蒸发器主体1的顶部设有的二次蒸汽排出口2、在二次蒸汽排出口2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1上设有连接进料端的物料进料口3、在烘干蒸发器主体1的底部设有的物料出料口4、在二次蒸汽排出口2上连通有的蒸汽混合器5,及在蒸汽混合器5一侧设有与蒸汽混合器5进口连通的外部新鲜蒸汽6。蒸汽混合器5上设置有与二次蒸汽排出口2连通的第一进气端51和与外部新鲜蒸汽6连通的第二进气端52。蒸汽混合器5上设置有与烘干蒸发器主体1相通的出气端53。烘干蒸发器主体1包括主壳体11,在主壳体11内由上至下迂回依次逐层设有的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和第三输送带14,及与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和第三输送带14分别匹对的换热板管15。蒸汽混合器5将外部新鲜蒸汽6和蒸发的二次蒸汽经混合后输送到烘干蒸发器主体1内换热板管15。第一输送带12顺时针输送物料,第二输送带13接着第一输送带12下落的物料,第三输送带14接着第三输送带14下落的物料。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和第三输送带14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刮板16。出料口一侧的蒸发器内换热器末端设置有不凝汽接口7。不凝汽接口7上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上连接水罐,水罐内安装浮球,且在水罐上设置有溢流排水口,水罐与自来水连接。烘干蒸发器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收集蒸馏水的蒸馏水罐。二次蒸汽排出口2上设置有除雾网8或其他分离器。工作原理:进物料输送至烘干蒸发器主体1内第一输送带12的换热板管15上,经过水分蒸发生成二次蒸汽从顶部的二次蒸汽排出口2排出,第一输送带12、第二输送带13和第三输送带14分别通过旋转运动带动刮板16进行刮料,将水或固料从最上层依次刮落至下层,如此经过进料处不断的蒸发干燥,到最下端处刮落出系统,整个系统连续出料。例如每小时蒸发物料水量2.5吨(二次蒸汽100℃,鲜蒸汽130℃)100℃饱和水蒸气焓值H1=2675.65kJ/kg,比体积为1.673m3/kg130℃饱和水蒸气焓值H3=2720.14kJ/kg,比体积为0.6687m3/kg2股蒸汽混合后,成为0.101kpa,110℃的水蒸气,焓值H2=2696.22kJ/kg2.5m3的100℃水蒸气的质量流量m1=2.5*1.673=1.494kg采用迭代法,先假设,进入的130℃的水蒸气质量为m3=1.285kg混合前后的总热量为Q总=m1*H1+m3*H3=749366kg混合后的质量m2=Q总/(m1+m3)=2.7793=m1+m3=2.7793kg设定的m3的质量为正确值。130℃的饱和水蒸气的体积为V=m3*0.6687=1.285*0.6687=0.859m3蒸发烘干每吨水需补鲜蒸汽0.859m3/2.5=0.3436m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蒸发器主体、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的二次蒸汽排出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上设有连接进料端的进料口、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的出料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上连通有的蒸汽混合器,及在蒸汽混合器一侧设有与蒸汽混合器进口连通的外部新鲜蒸汽;/n所述的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二次蒸汽排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气端和与外部新鲜蒸汽连通的第二进气端;所述的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烘干蒸发器主体内换热板管相通的出气端;/n所述的烘干蒸发器主要包括主壳体,在主壳体内由上至下迂回依次逐层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及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分别匹对的换热板管;所述的蒸汽混合器将外部新鲜蒸汽和二次蒸汽排出口输入的蒸汽经混合后输送到烘干蒸发器主体换热板管内,进行换热;/n所述的第一输送带顺时针输送物料;所述的第二输送带接着第一输送带下落的物料;所述的第三输送带接着第三输送带下落的物料;/n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刮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蒸发器主体、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顶部设有的二次蒸汽排出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一侧的烘干蒸发器主体上设有连接进料端的进料口、在烘干蒸发器主体的底部设有的出料口、在二次蒸汽排出口上连通有的蒸汽混合器,及在蒸汽混合器一侧设有与蒸汽混合器进口连通的外部新鲜蒸汽;
所述的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二次蒸汽排出口连通的第一进气端和与外部新鲜蒸汽连通的第二进气端;所述的蒸汽混合器上设置有与烘干蒸发器主体内换热板管相通的出气端;
所述的烘干蒸发器主要包括主壳体,在主壳体内由上至下迂回依次逐层设有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及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分别匹对的换热板管;所述的蒸汽混合器将外部新鲜蒸汽和二次蒸汽排出口输入的蒸汽经混合后输送到烘干蒸发器主体换热板管内,进行换热;
所述的第一输送带顺时针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栋
申请(专利权)人:范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