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35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具,包括第一待连接体、第二待连接体和连接件,第一待连接体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待连接体设有第二安装槽;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的连接部;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端部插入第一安装槽,且第二插入部也从端部插入第二安装槽,从而连接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安装槽拔出,且第二插入部也从第二安装槽拔出,从而解除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非固定连接时,需要移动待连接的主体才能完成连接,导致的安装与拆卸不便捷、不快速的问题。

A connecting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and a lamp using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装置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安装于墙壁或天花板上的灯具,一般包括固定座和灯体,使用时,先将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墙壁或天花板上,之后,再将灯体与固定座连接。灯体与固定座的连接方式分为固定连接和非固定连接,通常情况下,固定连接是采用螺丝等将灯体与固定座连接,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时,灯具的安装与拆卸都十分麻烦;非固定连接通常是在固定座与灯体之间设有卡接结构,为了保证承托力,卡接结构一般为硬质不可变形材质制成,在安装时,必须将灯体向上托起,灯体在固定座侧面,将灯体上的卡接部件与固定座的卡接结构对齐后,向固定座方向推动灯体,使灯体的卡接部件与固定座的卡接结构卡接,而且在推动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灯体的推动方向与角度,不然灯体的卡接部件与固定座的卡接部件可能发生碰撞或摩擦,导致不能顺利安装;拆卸时也需要拖动灯体,使灯体与固定座分离。对于形状大或者质量重的灯体,如果采用上述的安装结构,在安装或拆卸时需要举起灯体运动,不仅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而且安装和拆卸不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非固定连接时,需要移动待连接的主体才能完成连接,导致的安装与拆卸不便捷、不快速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待连接体、第二待连接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待连接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待连接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端部插入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所述端部插入第二安装槽,从而连接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安装槽拔出,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第二安装槽拔出,从而解除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口露出在第一安装槽外,连接部通过第二连通口露出在第二安装槽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高度小于第一插入部的高度,以使第一插入部不会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滑出第一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通口的高度小于等于第二插入部的高度,且所述第二连通口设于第二安装槽的左侧壁或右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一待连接件的底部,所述第一连通口设于第一安装槽的侧壁;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待安装件的顶部,所述第二连通口设于第二安装槽临近第一连通口的侧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高度的值大于第二连通口的高度的值,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为“Z”字型、“7”字型、“Z”字型的镜像或“7”字型的镜像。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靠近第一插接部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有第一连通口的侧壁下部为第三插入部,所述第三插入部与滑槽插接。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待连接体为固定座、桥架或线槽,所述第二待连接体为灯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平行移动第一待连接体或第二待连接体,只需要将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靠近,再从端部插入连接件即可完成连接,可以实现快速安装与拆卸,特别是对于体积大、重量大的待安装物件具有快速便捷安装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连接件的侧视图;图4为技术的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图1的灯具上设有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A,该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A如图2所示,包括线槽1(第一待连接体)、灯体2(第二待连接体)和连接件3。如图4,线槽1设有第一安装槽11,灯体2设有第二安装槽21。如图3,连接件3包括第一插入部31(图3左侧虚线框内实线显示的部分)、第二插入部32(图3右侧虚线框内实线显示的部分)、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入部31与第二插入部32的连接部33。第一插入部31的外周形状、尺寸与第一安装槽11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第二插入部32的外周形状、尺寸与第二安装槽21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如图4,第一安装槽11的侧壁设有第一连通口12,第二安装槽21的侧壁设有第二连通口22,连接部33通过第一连通口12露出在第一安装槽11外,连接部33通过第二连通口22露出在第二安装槽21外。需要安装线槽1与灯体2,则使线槽1与灯体2彼此靠近,直到线槽1的第一安装槽11的端部与灯体2的顶部接触,并在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之间预留恰好容纳连接部33的通道;然后在线槽1与灯体2的端部,使连接件3中第一插入部31对准第一安装槽11,连接件3中第二插入部32对准第二安装槽21,且连接件3中连接部33也对准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之间预留的通道;再把第一插入部31插入第一安装槽11,第二插入部32插入第二安装槽21,连接部33插入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之间预留的通道,实现灯具2与线槽1的安装。需要拆卸线槽1与灯体2,从线槽1与灯体2的侧面拔出连接件3,则线槽1与灯体2分离,实现灯具的拆卸。相比于现有的连接结构,线槽1与灯体2的连接结构,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不需要平行移动线槽1与灯体2,只需要将线槽1与灯体2靠近并预留出容纳连接部33的通道,再从侧面插入连接件3即可完成连接,拔出连接件2也可以快速拆除线槽1与灯体2的连接,具有便于拆卸与安装的优点,此种连接结构特别是对于体积大、重量大的待安装物件具有快速便捷安装的优势。第一连通口12的高度h1小于第一插入部31的高度h2,以使第一插入部31不会从第一连通口12处滑出第一安装槽11。线槽1与灯体2连接,线槽1和连接件3必须承受灯体2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一般与连接方向相同。例如,如图1,线槽1(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待连接体)位于灯体2(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待连接体)的上方,灯体2通过连接件3悬挂连接在线槽1,线槽1和连接件3都受到灯体2竖直向下的力。第一连通口12的高度h1小于第一插入部31的高度h2,确保了第一插入部31在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时不会从第一连通口12处滑出第一安装槽11,保证受力时连接件3不会从线槽1脱离,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第二连通口22的高度h3等于第二插入部32的高度h4,且第二连通口22设于第二安装槽21的左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待连接体、第二待连接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待连接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待连接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端部插入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所述端部插入第二安装槽,从而连接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安装槽拔出,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第二安装槽拔出,从而解除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待连接体、第二待连接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待连接体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待连接体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插入部与第二插入部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外周形状、尺寸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横截面中内壁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端部插入第一安装槽,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所述端部插入第二安装槽,从而连接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所述第一插入部从第一安装槽拔出,且所述第二插入部也从第二安装槽拔出,从而解除第一待连接体和第二待连接体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口露出在第一安装槽外,连接部通过第二连通口露出在第二安装槽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安装与拆卸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的高度小于第一插入部的高度,以使第一插入部不会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处滑出第一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僮魏玉明任永兴刘海红卢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伟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