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529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具体步骤有:一、搭建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与布设便携式土壤水分速测仪传感器;二、采集GNSS信噪比(SNR)和土壤湿度数据;三、数据预处理;四、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Lomb‑Scargle频谱分析与最小二乘拟合等方法来提取频率、相位和振幅;五、最后建立频率与湿度的函数关系并依据此函数关系反演土壤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与传统土壤湿度监测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信号源充足和全天候、全时段探测的优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湿度的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动态监测方法,为保障复垦地农作物产量提供技术手段,并促进GNSS‑R技术在复垦地中的发展和应用。

A method of soil moisture monitoring based on GNSS-R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湿度的监测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后上覆土壤可种植农作物,为监测其生长状况,其中对土壤湿度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的测量土壤湿度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法(烘干称重法),是公认的最准确的测定方法,但在测量中对土壤直接进行取样,对采样点的土壤会带来影响且费时费力;间接测量法,包括时域反射法(TDR)、中子法、电阻法等,传感器精度高时达±1%,便于小范围监测。因大范围监测时,传感器布设成本较高,受降雨的影响精度可能达不到直接测量法。目前,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种利用GNSS反射信号进行探测的遥感技术(GNSS-R),该技术是利用接收机接收GNSS卫星直射信号和经过地表反射的多路径反射信号,通过处理直射与反射信号来获取反射面的性质进而反演反射面的相关参数。在对土壤湿度进行反演时主要应用在裸地、植被覆盖的土壤中,但在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中利用该技术进行土壤湿度的监测是比较少见的。与传统的监测土壤湿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全天候及全时段探测、信号源充足、成本低等优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湿度的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动态监测方法,为保障复垦地农作物产量提供技术手段,并促进GNSS-R技术在复垦地中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Lomb-Scargle频谱分析方法和最小二乘法提取频率、相位和振幅;最后建立频率与土壤湿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据此模型反演土壤湿度。与传统的监测土壤湿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全天候及全时段探测、信号源充足、成本低等优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湿度的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动态的监测方法,为保障复垦地农作物产量提供技术手段,并促进GNSS-R技术在复垦地中的发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搭建设备和布设传感器:1)、选择固定监测区域,配置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内置天线和不可伸缩的三脚架;2)、在观测时段内,保持控制点中心至天线边缘天线高度、卫星截止高度角和数据记录采样间隔不变;3)、在接收机周围随机选取采样点在土壤表层布设传感器,每5分钟采集一次土壤湿度数据;二、原始数据的获取:1)、利用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接收GPS干涉信号,借助软件转换数据格式,输出RIINEX数据格式的观测值o文件和导航电文n文件;2)、处理o文件和n文件完成后,通过TEQC计算各卫星的高度角和信噪比SNR数据;三、数据预处理:1)、数据筛选:每天选择固定时间段卫星上升或下降阶段的低仰角及相应信噪比数据;2)、剔除粗差:剔除小于30dB-Hz的SNR值,计算剩余SNR序列的均值,以均值的3倍中误差为阈值范围,超出该范围的SNR粗差予以剔除;3)、去除趋势项:对于该固定时间段SNR观测值序列,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将直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分离开来,将直射信号当作趋势项去除;4)、数据重组:将仰角进行正弦化,按升序排列仰角正弦值及其相应信噪比数据;5)、频谱分析:通过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获取重组后信噪比数据的频率;6)、最小二乘拟合:对处理后的信噪比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获得相位、振幅;四、分别建立相位、振幅、频率与土壤湿度的回归模型来反演土壤湿度:1)、将相位、振幅、频率和其对应土壤湿度各自归一化后绘图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2)、处理某天的数据获得相位、振幅与频率,代入相应模型反演出当天固定时段的土壤湿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控制点中心至天线边缘天线高度控制在1.63±0.3m,卫星截止高度角为5°,数据记录采样间隔为1s。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的采样点在土壤表层2cm和5cm处。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固定时间段为每天上午7:00-11:0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低仰角范围是5°~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采用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是Lomb-Scargle频谱分析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归一化是把频率、相位和振幅按照归一化方法m=mi-mmin/mmax-mmin将其统一在0到1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Lomb-Scargle频谱分析方法和最小二乘法提取频率、相位和振幅;最后建立频率与土壤湿度的线性回归模型并依据此模型反演土壤湿度。与传统的监测土壤湿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全天候及全时段探测、信号源充足、成本低等优点,为矿区复垦地土壤湿度的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动态的监测方法,为保障复垦地农作物产量提供技术手段,并促进GNSS-R技术在复垦地中的发展和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PRN18号卫星的信噪比随仰角的增加而变化的原始数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RRN18号卫星数据筛选和剔除粗差后的信噪比随仰角变化的数据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PRN18卫星直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变化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对图4进行频谱分析后的结果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对图4进行拟合的结果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17天固定时段采集的土壤湿度(2cm和5cm取平均值)和对应的相位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17天固定时段采集的土壤湿度(2cm和5cm取平均值)和对应的振幅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17天固定时段采集的土壤湿度(2cm和5cm取平均值)和对应的频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一、搭建设备和布设传感器:1)、选择固定监测区域,配置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内置天线和不可伸缩的三脚架;要求接收机周围视野地形平坦,无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且地表有稀疏的矮草覆盖;2)、17天固定观测时段内控制点中心至天线边缘天线高度严格控制在1.63±0.3m范围,卫星截止高度角为5°,数据记录采样间隔为1s;3)、在接收机周围随机选取4个采样点,在土壤2cm和5cm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一、搭建设备和布设传感器:/n1)、选择固定监测区域,配置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内置天线和不可伸缩的三脚架;/n2)、在观测时段内,保持控制点中心至天线边缘天线高度、卫星截止高度角和数据记录采样间隔不变;/n3)、在接收机周围随机选取采样点在土壤表层布设传感器,每5分钟采集一次土壤湿度数据;/n二、原始数据的获取:/n1)、利用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接收GPS干涉信号,借助软件转换数据格式,输出RIINEX数据格式的观测值o文件和导航电文n文件;/n2)、处理o文件和n文件完成后,通过TEQC计算各卫星的高度角和信噪比SNR数据;/n三、数据预处理:/n1)、数据筛选:每天选择固定时间段卫星上升或下降阶段的低仰角及相应信噪比数据;/n2)、剔除粗差:剔除小于30dB-Hz的SNR值,计算剩余SNR序列的均值,以均值的3倍中误差为阈值范围,超出该范围的SNR粗差予以剔除;/n3)、去除趋势项:对于该固定时间段SNR观测值序列,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将直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分离开来,将直射信号当作趋势项去除;/n4)、数据重组:将仰角进行正弦化,按升序排列仰角正弦值及其相应信噪比数据;/n5)、频谱分析:通过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获取重组后信噪比数据的频率;/n6)、最小二乘拟合:对处理后的信噪比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获得相位、振幅;/n四、分别建立相位、振幅、频率与土壤湿度的回归模型来反演土壤湿度:/n1)、将相位、振幅、频率和其对应土壤湿度各自归一化后绘图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n2)、处理某天的数据获得相位、振幅与频率,代入相应模型反演出当天固定时段的土壤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NSS-R技术的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壤湿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搭建设备和布设传感器:
1)、选择固定监测区域,配置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内置天线和不可伸缩的三脚架;
2)、在观测时段内,保持控制点中心至天线边缘天线高度、卫星截止高度角和数据记录采样间隔不变;
3)、在接收机周围随机选取采样点在土壤表层布设传感器,每5分钟采集一次土壤湿度数据;
二、原始数据的获取:
1)、利用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接收GPS干涉信号,借助软件转换数据格式,输出RIINEX数据格式的观测值o文件和导航电文n文件;
2)、处理o文件和n文件完成后,通过TEQC计算各卫星的高度角和信噪比SNR数据;
三、数据预处理:
1)、数据筛选:每天选择固定时间段卫星上升或下降阶段的低仰角及相应信噪比数据;
2)、剔除粗差:剔除小于30dB-Hz的SNR值,计算剩余SNR序列的均值,以均值的3倍中误差为阈值范围,超出该范围的SNR粗差予以剔除;
3)、去除趋势项:对于该固定时间段SNR观测值序列,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将直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分离开来,将直射信号当作趋势项去除;
4)、数据重组:将仰角进行正弦化,按升序排列仰角正弦值及其相应信噪比数据;
5)、频谱分析:通过非均匀采样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获取重组后信噪比数据的频率;
6)、最小二乘拟合:对处理后的信噪比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获得相位、振幅;
四、分别建立相位、振幅、频率与土壤湿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骥刘悦谌芳张坤董祥林张燕海付俊毕京锐吴剑飞王明达张卓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