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西永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3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和上罩,所述上罩倒置卡在墩体的上端,所述墩体的右侧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上罩的右侧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为四个,且相邻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为四个,所述上罩的上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槽内安装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墩体的上端盖置固定有上罩,并在墩体右侧的第一弹簧槽和上罩内部的第二弹簧槽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在上罩的右侧被车辆撞击时,弹簧被压缩能够缓冲去较大的冲击力,手车身受到的冲击力变小,从而较轻车辆的损坏程度,保护了车辆和车内人员安全。

A kind of road traffic isolation p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
本技术涉及隔离墩
,具体为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信号灯、交通标志、路面标线、护栏、隔离墩、照明设备、视线诱导标、防眩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减轻潜在事故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目前,隔离墩主要设置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容易发生交通工具与路中固定设施发生碰撞的部位,如:路的转弯处,路中岗亭、收费站及高架路的进出口,停车场、小区、花园、加油站等等,起到隔离作用,不仅防止了交通事故,而且还可保持交通的流畅。现有的隔离墩大多使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在弯道处设置的隔离墩虽具有隔离的作用,但是若有车辆刹车不及时撞击到隔离墩上,容易造成车辆较大的损伤,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通过在墩体的上端盖置固定有上罩,并在墩体右侧的第一弹簧槽和上罩内部的第二弹簧槽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在上罩的右侧被车辆撞击时,弹簧被压缩能够缓冲去较大的冲击力,手车身受到的冲击力变小,从而较轻车辆的损坏程度,保护了车辆和车内人员安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和上罩,所述上罩倒置卡在墩体的上端,所述墩体的右侧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所述上罩的右侧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弹簧槽,所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为四个,且相邻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为四个,所述上罩的上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轮槽,所述轮槽内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墩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墩体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墩的上端,所述墩体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上罩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为多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罩的左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为多个,且多个橡胶垫均与墩体的左侧表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罩的右侧表面横向粘贴固定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固定在相邻的反光条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滚轮为四个,且四个滚轮分布在上罩上端内壁的四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贯穿孔为两个,且两个贯穿孔均纵向贯穿墩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道路交通隔离墩,通过在墩体的上端盖置固定有上罩,并在墩体右侧的第一弹簧槽和上罩内部的第二弹簧槽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在上罩的右侧被车辆撞击时,弹簧被压缩能够缓冲去较大的冲击力,手车身受到的冲击力变小,从而较轻车辆的损坏程度,保护了车辆和车内人员安全。2.本技术的道路交通隔离墩,通过使上罩的左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垫,并使多个橡胶垫均与墩体的左侧表面接触,在上罩被撞击后,上罩在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回弹复位时,橡胶垫能够避免上罩直接与墩体撞击,可以防止上罩的内侧被撞坏。3.本技术的道路交通隔离墩,通过使上罩的右侧表面横向粘贴固定有橡胶缓冲垫,并使橡胶缓冲垫固定在相邻的反光条之间,在车辆撞击到上罩的外壁时,橡胶垫可以避免车身表面被上罩的外侧表面磨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道路交通隔离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道路交通隔离墩的上罩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道路交通隔离墩的上罩右侧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墩体;2、上罩;3、贯穿孔;4、橡胶垫;5、轮槽;6、滚轮;7、第一弹簧槽;8、弹簧;9、第二弹簧槽;10、底墩;11、反光条;12、橡胶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1和上罩2,所述上罩2倒置卡在墩体1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右侧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所述上罩2的右侧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弹簧槽9,所述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均为四个,且相邻的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8,所述弹簧8为四个,所述上罩2的上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轮槽5,所述轮槽5内安装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底部与墩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墩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墩10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贯穿孔3,所述上罩2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反光条11,所述反光条11为多个。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在墩体1的上端盖置固定有上罩2,并在墩体1右侧的第一弹簧槽7和上罩2内部的第二弹簧槽9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8,在上罩2的右侧被车辆撞击时,弹簧8被压缩能够缓冲去较大的冲击力,手车身受到的冲击力变小,从而较轻车辆的损坏程度,保护了车辆和车内人员安全。其中,所述上罩2的左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为多个,且多个橡胶垫4均与墩体1的左侧表面接触。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使上罩2的左侧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橡胶垫4,并使多个橡胶垫4均与墩体1的左侧表面接触,在上罩2被撞击后,上罩2在弹簧8的作用下再次回弹复位时,橡胶垫4能够避免上罩2直接与墩体1撞击,可以防止上罩2的内侧被撞坏。其中,所述上罩2的右侧表面横向粘贴固定有橡胶缓冲垫12,所述橡胶缓冲垫12固定在相邻的反光条11之间。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通过使上罩2的右侧表面横向粘贴固定有橡胶缓4冲垫,并使橡胶缓4冲垫固定在相邻的反光条11之间,在车辆撞击到上罩2的外壁时,橡胶垫4可以避免车身表面被上罩2的外侧表面磨损。其中,所述滚轮6为四个,且四个滚轮6分布在上罩2上端内壁的四角。其中,所述贯穿孔3为两个,且两个贯穿孔3均纵向贯穿墩体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1、上罩2、贯穿孔3、橡胶垫4、轮槽5、滚轮6、第一弹簧槽7、弹簧8、第二弹簧槽9、底墩10、反光条11、橡胶缓冲垫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使墩体1通过底墩10浇筑固定在道路的转弯处,在车辆从墩体1的右侧撞击时,车辆撞击在上罩2的右侧表面,冲击力向左侧压动弹簧8压缩,在弹簧8被压缩时会吸收较大的冲击力,从而使车辆受到的冲击力尽可能的减小,进而避免车身被损坏严重,车辆撞击结束后,上罩2在弹簧8的回弹作用下向右侧移动至橡胶垫4与墩体1的左侧表面接触,在上罩2在向左侧或者右侧移动时,滚轮6在墩体1的上表面滚动,夜间时反光条11可以具有反光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1)和上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2)倒置卡在墩体(1)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右侧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所述上罩(2)的右侧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弹簧槽(9),所述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均为四个,且相邻的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8),所述弹簧(8)为四个,所述上罩(2)的上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轮槽(5),所述轮槽(5)内安装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底部与墩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墩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墩(10)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贯穿孔(3),所述上罩(2)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反光条(11),所述反光条(11)为多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通隔离墩,包括墩体(1)和上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2)倒置卡在墩体(1)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右侧上端表面开设有第一弹簧槽(7),所述上罩(2)的右侧内壁表面开设有第二弹簧槽(9),所述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均为四个,且相邻的第一弹簧槽(7)和第二弹簧槽(9)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8),所述弹簧(8)为四个,所述上罩(2)的上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轮槽(5),所述轮槽(5)内安装有滚轮(6),所述滚轮(6)的底部与墩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墩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在底墩(10)的上端,所述墩体(1)的上端表面开设有贯穿孔(3),所述上罩(2)的右侧表面设置有反光条(11),所述反光条(11)为多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西永葛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朱西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