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57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包括滚轮结构和把手结构,把手结构与滚轮结构固定连接,手握板的内侧设置为波浪结构,防止用户手滑,U型把手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挂环,通过挂环将整个装置倒挂,齿条桩的设置保障胶面卷的表面洁净,用户通过手握板将整个装置提起放置在纺织服饰表面,前后推动使得滚筒在纺织服饰表面来回滚动,滚筒在滚动时受力导致齿条桩陷入到柔软的纺织服饰内部,滚筒上套接胶面卷,且胶面卷的涂胶面向外,胶面卷将纺织服饰表面的毛絮粘黏,并配合齿条桩的梳理缠绕作用,达到消除毛絮的目的,沿着剪切线将沾满毛絮的胶面卷撕下,将齿条桩上缠绕的毛絮一并带下,方便清理,双重除毛的设置加快除毛效率。

A surface hair removal device for textil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服饰表面除毛
,具体为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
技术介绍
纺织服饰具有多种面料,常见的服饰面料分为梭织面料与针织面料两大类,梭织面料的表面较为光洁,不容易沾到毛絮,但是针织面料的表面具有一定的起伏,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到空气中的毛絮,从而对纺织服饰的美观程度造成影响,现有的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采用滚轮配上粘胶的方式,但是滚轮在前后推进的过程中是受力的,此力可将毛絮粘黏在粘胶上,但是也可将本来与纺织服饰表面粘黏较为紧密的毛絮压得更加紧密,从而导致除毛不彻底,除毛效率低,且粘胶外侧无任何的保护结构,不使用时直接将粘胶放置在置物架上容易污染粘胶,不方便清理,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具备优化用户体验,防止手滑,保障胶面卷的表面洁净,方便清理,除毛效率高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毛不彻底,除毛效率低,且粘胶外侧无任何的保护结构,不使用时直接将粘胶放置在置物架上容易污染粘胶,不方便清理,实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包括滚轮结构(1)和把手结构(2),把手结构(2)与滚轮结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结构(1)包括U型安装架(11)、长凸条(12)、端盖(13)、内接转轴(14)、滚筒(15)、齿条桩(16)、胶面卷(17)和齿条孔(18),U型安装架(11)的底部内壁加工两组长凸条(12),U型安装架(11)的两端套接在内接转轴(14)上,内接转轴(14)的外侧通过螺纹与端盖(13)活动连接,端盖(13)直径大于内接转轴(14)的直径,内接转轴(14)套接在滚筒(15)的内部,滚筒(15)的外壁等角度均匀分布多组齿条桩(16),每组齿条桩(16)设置十六个,齿条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服饰表面除毛设备,包括滚轮结构(1)和把手结构(2),把手结构(2)与滚轮结构(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结构(1)包括U型安装架(11)、长凸条(12)、端盖(13)、内接转轴(14)、滚筒(15)、齿条桩(16)、胶面卷(17)和齿条孔(18),U型安装架(11)的底部内壁加工两组长凸条(12),U型安装架(11)的两端套接在内接转轴(14)上,内接转轴(14)的外侧通过螺纹与端盖(13)活动连接,端盖(13)直径大于内接转轴(14)的直径,内接转轴(14)套接在滚筒(15)的内部,滚筒(15)的外壁等角度均匀分布多组齿条桩(16),每组齿条桩(16)设置十六个,齿条桩(16)的安装间距与齿条孔(18)的加工间距相匹配,齿条孔(18)位于胶面卷(17)的内部,胶面卷(17)成卷的缠绕在滚筒(15)的表面;
所述把手结构(2)包括U型把手架(21)、平衡梁(22)、手握板(23)和挂环(24),U型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笑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