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50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酸洗池、清理箱、电镀池和烘干槽,清理箱的底部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轧带钢精整技术领域。该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带动毛刷盘转动对带钢的底部进行清洁,通过毛刷盘和毛刷板的配合,将带钢表面的杂质除去,可以有效防止带钢表面的杂质堆积导致电镀不成功的情况出现,并且在对不同厚度的带钢进行清理时,通过用扳手转动限位螺帽向上顶起套筒,使得套筒内的滑动槽顺着滑动块滑动,带动毛刷盘向上升起,可以适应于多种厚度带钢的清理,增加了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repairing the surface scratch of strip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轧带钢精整
,具体为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带钢和薄板一般厚度为0.1至3mm,宽度为100至2000mm;均以热轧带钢或钢板为原料,在常温下经冷轧机轧制成材,冷轧带钢和薄板具有表面光洁、平整、尺寸精度高和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产品大多成卷,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经加工成涂层钢板出厂,成卷冷轧薄板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有利于后续加工,因此应用广泛,已逐渐取代同样厚度的热叠轧薄板,只有少量的特殊用途的冷轧合金钢板采取单片轧制,冷轧带钢和薄板的产量在工业发达国家已占钢材总产量的30%左右,钢种除普通碳钢外,还有硅钢、不锈钢和合金结构钢等。根据专利号CN205062215U所述的一种冷轧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对退火后的冷轧带钢进行酸洗活化、漂洗、电镀、漂洗和烘干处理,通过电镀一层镍,但是在对带钢进行电镀前,带钢表面的杂质并不能清理干净,在进行电镀时带钢表面仍然会有杂质附着,导致电镀出来的带钢质量较差,影响了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酸洗池(2)、清理箱(3)、电镀池(4)和烘干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3)的底部通过电机固定架(6)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顶端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顶端贯穿清理箱(3)的底部并延伸至清理箱(3)的内腔,所述套筒(9)的表面与清理箱(3)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套筒(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0),并且固定盘(1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毛刷盘(11),所述清理箱(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固定连接有酸洗池(2)、清理箱(3)、电镀池(4)和烘干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3)的底部通过电机固定架(6)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输出轴的顶端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顶端贯穿清理箱(3)的底部并延伸至清理箱(3)的内腔,所述套筒(9)的表面与清理箱(3)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套筒(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0),并且固定盘(1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毛刷盘(11),所述清理箱(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2),所述转动轴(8)位于套筒(9)内腔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3),并且套筒(9)的内腔开设有与滑动块(13)的表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表面浅擦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8)位于套筒(9)下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沈柏根沈耀平费杭燕吕宵倪建良谭忠耿毓李飞保李迦南赵佳峰闫绍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钱鸿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