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包括烟气排气管、与所述烟气排气管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包括排气管进气口和排气管出气口;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连接的气室、设置在所述气室内的转动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两端的配重块和堵塞装置,所述堵塞装置与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缓解锅炉炉膛掉焦对燃烧系统的影响,防止锅炉MFT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A pressure self balance system of coal-fired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部分大型煤粉燃烧锅炉采用湿式排渣系统。水冷壁上部区域时常发生结渣情况,当大量的渣块同时落入捞渣机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使炉膛压力瞬间升高,一方面湿蒸汽上升影响燃烧器区域的烟气温度,另一方面炉膛压力的升高影响了煤粉和二次风对燃烧区域的输送。当炉膛压力波动较大时,会引起炉膛灭火或炉膛压力动作,进而发生锅炉MFT,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及时疏导炉膛压力,放置炉膛压力过高,提高燃煤锅炉安全性的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烟气排气管、与所述烟气排气管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包括排气管进气口和排气管出气口;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连接的气室、设置在所述气室内的转动杆,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两端的配重块和堵塞装置,所述堵塞装置与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通过转轴固定在气室内;堵塞装置位于排气管出气口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堵塞装置的上部为堵塞块,所述堵塞装置的下部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堵塞块的底部连接,连接杆与转动杆连接;所述堵塞块与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堵塞块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进一步地,所述堵塞块的长边朝下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堵塞装置上连接有显示横杆,所述显示横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荧光发光头;所述显示横杆与堵塞装置垂直设置;所述气室上设置有与所述显示横杆相适配的透明显示窗。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显示窗覆盖显示横杆的移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气室上设置有气室进气口和气室出气口,所述气室进气与排气管出气口连接,气室出气口上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排气管内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上部铰连在烟气排气管内,活动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活动挡板和弹性垫的总高度与烟气排气管的内径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排气管进气口和活动挡板之间。本专利技术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该系统在工作时,当炉膛底部压力大时,烟气流进设置在燃煤锅炉捞渣机水面上方的排气管进气口,当烟气排气管内的烟气压力足够大时,烟气进入排气管出气口,对堵塞装置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力足够大时,使堵塞装置克服了配重块带来的上移力,进而使堵塞装置下移,堵塞装置和排气管出气口之间出现了间隙,烟气从这个间隙中排出,实现炉膛压力的泄压作用,烟气从烟气排气管排到气室后,从气室排出。所述气室上设置有气室进气口和气室出气口,气室进气口和排气管出气口连接,气室出气口位于炉膛的外部。当炉膛压力小时,堵塞装置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使堵塞装置上移,与排气管出气口紧密结合。此系统运行时可以有效缓解炉膛正压的发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二级平衡系统,当炉膛内的烟气较多压力较大时,烟气先经过烟气排气管内的活动挡板,当气体压力不足够大时,烟气不足以将活动挡板打开,活动挡板及其底部的弹性垫由于和总高度与烟气排气管的内径一致,起到阻隔烟气流通的作用,弹性垫提高了密封性。当烟气压力足够大时,将活动挡板打开,活动挡板及其弹性垫与烟气排气管之间产生间隙,烟气从这个间隙排出,排到了气室处,这是烟气的一级平衡系统,烟气到达气室时,遇到堵塞装置,进行二级平衡系统的处理,当烟气的的压力不足够大时,堵塞块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将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完全堵住,使烟气无法从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透出到气室内。堵塞块位于排气管出气口的正下方,当炉膛内的压力足够大时,烟气的压力将堵塞块向下顶开,使堵塞块下移,堵塞块和烟气排气管的排气管出气口之间产生间隙,烟气沿着这个间隙排出到气室内,然后从气室的排气口排出炉膛。通过一级活动挡板的一级平衡系统的初步平衡处理,然后经过堵塞装置的二级精确平衡处理,使整个炉膛内压力稳定,有效的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及时疏导压力过大的烟气。本专利技术缓解锅炉炉膛掉焦对燃烧系统的影响,防止锅炉MFT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烟气排气管、1-1排气管进气口、1-2排气管出气口、2气室、2-1透明显示窗、2-2气室进气口、2-3气室出气口、2-4过滤网、3转动杆、4配重块、5堵塞块、5-1堵塞块、5-2连接杆、5-3显示横杆、6转轴、7活动挡板、8弹性垫、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包括烟气排气管1、与所述烟气排气管1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1包括排气管进气口1-1和排气管出气口1-2;所述排气管进气口1-1位于燃煤锅炉的捞渣机水面上方。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1-2连接的气室2、设置在所述气室2内的转动杆3,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3两端的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所述堵塞装置5与烟气排气管1的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使用时,炉膛压力增大,烟气从排气管进气口1-1进入,从排气管出气口1-2排出,烟气进入烟气排气管1内后,继续进入排气管出气口1-2。所述气室2内设置有转动杆3,在转动杆的转动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堵塞装置5位于排气管出气口1-2一侧。根据杠杆原理,配重块4受重力下沉,从而下压配重块4一侧的转动杆3,进一步带动配重块4另一侧的转动杆3上移,带动堵塞装置5上移,堵塞装置5和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从而可以将堵塞装置5堵住排气管出气口1-2,当烟气排气管1内的烟气压力足够大时,烟气进入排气管出气口1-2,对堵塞装置5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力足够大时,使堵塞装置5克服了配重块4带来的上移力,进而使堵塞装置5下移,堵塞装置5和排气管出气口1-2之间出现了间隙,烟气从这个间隙中排出,实现炉膛压力的泄压作用,烟气从烟气排气管1排到气室2后,从气室2排出。所述气室2上设置有气室进气口2-2和气室出气口2-3,气室进气口2-2和排气管出气口1-2连接,气室出气口2-3位于炉膛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3通过转轴6固定在气室2内。转轴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堵塞装置5位于排气管出气口1-2的下方。这样配重块4在重力作用下结合杠杆原理将堵塞装置5上移堵住排气管出气口1-2。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包括烟气排气管1、与所述烟气排气管1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1包括排气管进气口1-1和排气管出气口1-2;所述排气管进气口1-1位于燃煤锅炉的捞渣机水面上方。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1-2连接的气室2、设置在所述气室2内的转动杆3,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3两端的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所述堵塞装置5与烟气排气管1的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烟气排气管(1)、与所述烟气排气管(1)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1)包括排气管进气口(1-1)和排气管出气口(1-2);/n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1-2)连接的气室(2)、设置在所述气室(2)内的转动杆(3),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3)两端的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所述堵塞装置(5)与烟气排气管(1)的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烟气排气管(1)、与所述烟气排气管(1)连接的锁气装置;所述烟气排气管(1)包括排气管进气口(1-1)和排气管出气口(1-2);
所述锁气装置包括与排气管出气口(1-2)连接的气室(2)、设置在所述气室(2)内的转动杆(3),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3)两端的配重块(4)和堵塞装置(5),所述堵塞装置(5)与烟气排气管(1)的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通过转轴(6)固定在气室(2)内;堵塞装置(5)位于排气管出气口(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装置(5)的上部为堵塞块(5-1),所述堵塞装置(5)的下部为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与堵塞块(5-1)的底部连接,连接杆(5-2)与转动杆(3)连接;所述堵塞块(5-1)与烟气排气管(1)的排气管出气口(1-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块(5-1)的截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煤锅炉压力自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块(5-1)的长边朝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登卿,刘文献,张勇胜,刘志强,郝青哲,张万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