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36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采用一套调心轴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多个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调心轴承的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动调心轴承的外圈,由外圈带动介轮沿着介轴轴向滑动,并使介轮的齿面始终紧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使得介轮具有调心浮动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传动齿轮齿面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接触精度,延长齿轮使用寿命;机构新颖,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不改变原齿轮箱总体结构。

A kind of gear box steering mechanism with floating intermediate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箱变向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动力、同心轴双向输出变向的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
技术介绍
在各个行业中所使用的齿轮箱变向机构中,传动轴一般均采用固定模式,如图1所示,动力由传动轴9输入,带动第一锥齿轮1转动,第一锥齿轮1通过介轴5和位于介轴5上的两套圆锥滚子轴承4带动介轮2转动,介轮2带动第二锥齿轮3转动,第二锥齿轮3带动变向轴10转动,从而实现与同心传动轴9相反方向的转动输出。但是,由于第一锥齿轮1、介轮2和第二锥齿轮3都是固定连接,由于加工、装配误差导致齿轮副接触精度降低,从而造成齿面过快磨损,齿轮箱报废,影响工程进度,增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以解决如何简化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齿轮箱变向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介轴、介轮、调心轴承、弹性元件、第二锥齿轮和变向轴;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变向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介轴、介轮、调心轴承、弹性元件、第二锥齿轮和变向轴;其中,动力由传动轴输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介轴和位于介轴上的调心轴承带动介轮转动,介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变向轴转动,实现与传动轴相反方向的转动输出;所述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动调心轴承的外圈,由外圈带动介轮沿着介轴轴向滑动,并使介轮的齿面始终紧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使得介轮具有调心浮动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浮动介轮的齿轮箱变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变向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锥齿轮、介轴、介轮、调心轴承、弹性元件、第二锥齿轮和变向轴;其中,动力由传动轴输入,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介轴和位于介轴上的调心轴承带动介轮转动,介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变向轴转动,实现与传动轴相反方向的转动输出;所述调心轴承的内圈动配合套装在介轴上,外圈固定在介轮的中心孔中;在介轴左端加装弹性元件,推动调心轴承的内圈,内圈推动调心轴承的滚动体,滚动体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航满立宝于正伟孙宏明李云龙郭延刚李刚任作伟徐格魏长君王靖宇孙健李日彤王亮王一婷张立岩钱晓亮柳燕孙丽荣孙立华陈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营第一二三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