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作业面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作业面。
技术介绍
隧道我国社会程度的发展,用地资源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地面建筑投入运营实用,另外随着地下工程规划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下构筑物需要建设,不可避免的出现新建地下建筑物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的情况,隧道顶管下穿既有建筑就是一种典型的类型,下穿施工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既有建筑物造成影响,易引起沉降过大、倾斜等病害,考虑到黄土具有大孔隙性和浸水湿陷性等特殊工程性质,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的相互影响更加明显。目前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常用的方法就是预加固地层,施工中增加监控量测,实时保障施工安全,但施工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作业面,能够充分利用黄土的浸水湿陷性,还能够把黄土浸水湿陷区的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少的影响现有建筑,具有安全施工效率高和可控性强的特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预定位置开挖始发井;/n步骤二、开始当前段的施工,具体包括:按照施工计划确定隧道施工外轮廓线;沿整个隧道施工外轮廓线外侧将钢管(1)以1~5°的外倾角打入地层中,形成钢管圈层(7);/n步骤三、钢管圈层(7)施做完毕后,通过钢管圈层(7)中钢管(1)的注浆通道(2)向钢管圈层(7)外侧的地层中注浆,在钢管圈层(7)周围形成注浆加固层(8);/n步骤四、待注浆加固层(8)完全凝固形成强度之后,通过钢管的注水通道(3)向钢管圈层(7)的内侧进行注水,在钢管圈层(7)的内侧形成软化圈层(9);/n步骤五、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预定位置开挖始发井;
步骤二、开始当前段的施工,具体包括:按照施工计划确定隧道施工外轮廓线;沿整个隧道施工外轮廓线外侧将钢管(1)以1~5°的外倾角打入地层中,形成钢管圈层(7);
步骤三、钢管圈层(7)施做完毕后,通过钢管圈层(7)中钢管(1)的注浆通道(2)向钢管圈层(7)外侧的地层中注浆,在钢管圈层(7)周围形成注浆加固层(8);
步骤四、待注浆加固层(8)完全凝固形成强度之后,通过钢管的注水通道(3)向钢管圈层(7)的内侧进行注水,在钢管圈层(7)的内侧形成软化圈层(9);
步骤五、在始发井的后壁上设置反力墙,在反力墙上安装顶管施工设备,将预制好的整体式管片(10)对准隧道轮廓线位置;通过顶管设施将管片(10)完全顶入预定位置;
步骤六、管片(10)顶入完成后,在钢管圈层(7)中部打入一根带注水孔的注水钢管(11),通过注水钢管(11)向掌子面前方土体进行注水,使土体软化,随后进行顶管内部土体开挖,直到当前段的开挖完成,并回收注水钢管(11);
步骤七、进一步开挖位于管片(10)顶进方向上的土体,在管片(10)顶进方向上形成一定的扩挖空间,当前段施工完毕;
步骤八、当前段施工完毕后,在扩挖空间沿下一段的顶进方向重复步骤二到步骤八,直到隧道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片(10)的长度为3~7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方式为全断面开挖。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伟,宋战平,王剑,常运超,王耀文,张峰,李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