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245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在井口依次注入清水、加速溶解液段塞、清水,待该段塞到遇阻位置后停泵关井;注入清水,将该段塞顶替过遇阻位置后停泵关井;在井口注入携砂液段塞打磨井筒套管壁,使套管壁上的桥塞胶筒及溶解残留物剥落;投入可溶球,使井筒内分散滞留的残留物推送至趾部已压裂井段,解决现有点火丢手可溶桥塞,在温度较低的地层,不能使桥塞完全溶解,桥塞胶筒及残留物仍会坐落在套管壁上,影响后续桥射工具正常泵送,劳动强度大、费用高、风险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打开井口、不下入磨铣管柱的前提下,仅通过在待压井口进行作业,实现可溶桥塞快速解除、井筒通畅清洁和后续作业顺利。

A fast release method of soluble bridge plug in case of jam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采油
,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致密储层水平井压裂改造,目前主体采用可溶桥塞+多簇射孔联作的光套管压裂工艺,该技术总体已成熟,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年推广应用达到100余口水平井2000多段。受水平段井眼轨迹起伏、井筒通畅程度及桥塞泵送压力变化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可溶桥塞泵送过程中,会出现提前遇阻、遇卡等情况,导致可溶桥塞不能上下移动而被迫中止施工。目前通常采用点火丢手可溶桥塞,再泵入KCl溶液(1%),关井若干天(10-15天)让桥塞自行溶解。然而在温度较低的地层,该方法时常不能使桥塞完全溶解,桥塞胶筒及溶解残留物仍会坐落在套管壁上,影响后续桥射工具正常泵送,一般采用常规油管+磨铣钻具或连续油管+磨铣钻具进行钻磨才能解除,但该处理方案存在以下的问题:对于常规油管+磨铣钻具,一是下油管需要重新立井架,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整体处理时间超过20天;二是在磨铣过程中,已压完井段的入地液体在井口敞开时会返出地层,不利于安全环保及油井稳产。对于连续油管+磨铣钻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井口先注入清水,接着注入加速溶解液段塞,最后再注入清水,待加速溶解液段塞到可溶桥塞遇阻遇卡位置后停泵关井,关井时间1-2小时,所述加速溶解液段塞的注入排量为1.0-2.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井口先注入清水,接着注入加速溶解液段塞,最后再注入清水,待加速溶解液段塞到可溶桥塞遇阻遇卡位置后停泵关井,关井时间1-2小时,所述加速溶解液段塞的注入排量为1.0-2.0m3/min,加速溶解液段塞体积为1-2m3;
2)在井口注入清水,将步骤1)的加速溶解液段塞顶替过可溶桥塞遇阻遇卡位置后停泵关井,关井时间0.5-1.0小时,所述清水的注入排量为1.0-2.0m3/min;
3)重复步骤1)至步骤2)共3-5次,使可溶桥塞遇阻遇卡位置的溶解液在加速溶解液段塞和清水中交替更换;
4)在井口注入携砂液段塞打磨井筒套管壁,使套管壁上的桥塞胶筒及步骤3)的溶解残留物剥落,所述携砂液段塞的注入排量为4.0-6.0m3/min,携砂液段塞的数量为3-5个;
5)在井口投入可溶球,使步骤4)井筒内分散滞留的溶解残留物推送至趾部已压裂井段,确保跟部未作业井段井筒通畅清洁;所述可溶球以2.0-3.0m3/min的排量泵送;
6)重新下入可溶桥塞和多簇射孔工具进行泵送,进行目的井段压裂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加速溶解液为浓度1-5%的KCl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溶桥塞遇阻遇卡的快速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携砂液段塞用量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虎李晓燕邓咸安余兴国向奎陈强杜现飞李川殷桂琴黄蓬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