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238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左机架和右机架,左机架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第一卷轴固定连接,第一卷轴右侧设置有第一同步架,第一同步架底部设置有第一同步导轨,左机架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送料平台,右机架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与第二卷轴固定连接,第二卷轴左侧设置有第二同步架,第二同步架底部设置有第二同步导轨,右机架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二送料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膜料冲床,对膜料位移都是采用单夹持拉料的方式,结构简单,但精度低,不能保证整片位置精度的问题。

Double end clamping and feeding structure of membrane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
本技术属于FPC印制线路板
,具体涉及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
技术介绍
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所有膜料冲床,对膜料位移都是采用单夹持拉料的方式,结构简单,但精度低,不能保证整片位置精度,且冲床在小条模具图形下,不能实现小模具大片成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所有膜料冲床,对膜料位移都是采用单夹持拉料的方式,结构简单,但精度低,不能保证整片位置精度,且冲床在小条模具图形下,不能实现小模具大片成品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11)和右机架(9),所述左机架(11)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3)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2),第一伺服电机(12)输出端与第一卷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轴(1)右侧设置有第一同步架(3),第一同步架(3)底部设置有第一同步导轨(2),第一同步导轨(2)与第一同步架(3)相适配,所述左机架(1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送料平台(4);/n所述右机架(9)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5)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端与第二卷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轴...

【技术特征摘要】
1.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左机架(11)和右机架(9),所述左机架(11)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3)上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2),第一伺服电机(12)输出端与第一卷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轴(1)右侧设置有第一同步架(3),第一同步架(3)底部设置有第一同步导轨(2),第一同步导轨(2)与第一同步架(3)相适配,所述左机架(11)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送料平台(4);
所述右机架(9)顶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5)上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4),第二伺服电机(14)输出端与第二卷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轴(7)左侧设置有第二同步架(6),第二同步架(6)底部设置有第二同步导轨(8),第二同步导轨(8)与第二同步架(6)相适配,所述右机架(9)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二送料平台(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与第一伺服电机(12)均与同步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卷轴(1)和第二卷轴(7)型号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类卷料双端夹持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涓杨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思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