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23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涉及卷料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铰接有卷芯,所述卷芯的侧壁周圈上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支撑杆、第二铰接杆;所述卷芯的中部设有滑移孔且所述滑移孔中设有推移轴,所述推移轴的端部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铰接杆的中部,所述推移轴的中部铰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铰接杆的中部;所述卷芯的中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用于旋转推动推移轴沿轴向移动;所述卷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不同电焊网对不同卷料内孔半径需求,结构通用性强。

A coiling device for electric welding ne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卷料
,尤其涉及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焊网是用优质低碳钢铁丝排焊而成,然后再冷镀(电镀)、热镀、PVC包塑等表面钝化、塑化处理的丝网产品。达到网面平整、网目均匀、焊点牢固、局部机加工性能良好、稳定、耐候性好、防腐蚀性好。电焊网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采矿等行。电焊网的网面平滑整齐,结构坚固均匀,整体性能好,即使局部截或承受压力也不会发生松散现象,此特点也使它在采矿业中有所表现,由于采用低碳优质的材质作原料,使它独具一般铁质筛网不具有有柔韧性,确定了它在使用过程中的可塑性,从而可用于矿山坡面防护,轻型的网体,使这成本大大低于铁质筛网的成本,更能体会它的经济、实惠。电焊网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卷料收纳,现有的卷料方式为人工将电焊网卷曲在芯轴上,然后卷料完成后抽出芯轴;而芯轴的半径为固定的,不能适应不同柔软度的电焊网卷料操作,且此方式劳动强度大,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解决现有电焊网卷料操作过程中芯轴半径固定不能适应不同柔软度的电焊网卷料操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铰接有卷芯,所述卷芯的侧壁周圈上设有绕卷芯轴线阵列布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支撑杆、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铰接在卷芯的外壁上,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卷芯的外壁上,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二铰接杆与第一铰接杆的铰接旋转半径相同且第二铰接杆与第一铰接杆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卷芯的中部设有滑移孔且所述滑移孔中设有推移轴,所述卷芯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推移轴的端部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一铰接杆的中部,所述推移轴的中部设有切口且切口中铰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铰接杆的中部;所述卷芯的滑移孔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贯通卷芯的外端成敞口,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杆且螺纹孔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推移轴的端部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沟槽,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台阶轴且台阶轴的侧壁卡嵌在沟槽中,所述螺杆用于旋转推动推移轴沿轴向移动;所述卷芯与固定板铰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卷芯旋转。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板、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固定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板上铰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一齿轮的齿数,第四齿轮的齿数大于第三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支撑板与卷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与卷芯之间连接有联轴器。进一步的,所述卷芯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固定板与支撑装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远离卷芯的一端设有转动手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外侧设有导向倒角。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丝杆旋转驱动推移轴向里移动,使得推移轴上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将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支撑旋转,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与卷芯的轴线夹角增大,进一步使得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将支撑杆沿卷芯径向向外移动,从而使得卷芯周圈的多个支撑杆围合而成的支撑半径变大,反向操作使得支撑半径变小,从而适应不同的柔软度的电焊网对不同卷料内孔半径需求,方便操作,结构通用性强;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卷芯旋转实现卷料操作,卷料效率高,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2-固定板,3-卷芯,31-滑移孔,32-挡板,4-支撑装置,41-第一铰接杆,42-支撑杆,43-第二铰接杆,5-推移轴,51-切口,52-沟槽,6-第一推杆,7-第二推杆,8-螺杆,81-台阶轴,82-转动手轮,83-螺母,9-驱动装置,91-支撑板,92-驱动电机,93-第一齿轮,94-第一转轴,941-第二齿轮,942-第三齿轮,95-第二转轴,951-第四齿轮,96-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中部铰接有卷芯3,所述卷芯3的侧壁周圈上设有绕卷芯3轴线阵列布置的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一铰接杆41、支撑杆42、第二铰接杆43,所述第一铰接杆41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一铰接杆41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的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二铰接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的铰接旋转半径相同且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卷芯3的中部设有滑移孔31且所述滑移孔31中设有推移轴5,所述卷芯3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铰接有第一推杆6,所述第一推杆6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一铰接杆41的中部,所述推移轴5的中部设有切口51且切口51中铰接有第二推杆7,所述第二推杆7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二铰接杆43的中部;所述卷芯3的滑移孔31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贯通卷芯3的外端成敞口,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杆8且螺纹孔与螺杆8螺纹配合,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沟槽52,所述螺杆8的端部设有台阶轴81且台阶轴81的侧壁卡嵌在沟槽52中,所述螺杆8用于旋转推动推移轴5沿轴向移动;所述卷芯3与固定板2铰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并与驱动装置9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卷芯3旋转。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丝杆8旋转驱动推移轴5向里移动,使得推移轴5上的第一推杆6、第二推杆7将第一铰接杆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中部铰接有卷芯(3),所述卷芯(3)的侧壁周圈上设有绕卷芯(3)轴线阵列布置的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一铰接杆(41)、支撑杆(42)、第二铰接杆(43),所述第一铰接杆(41)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一铰接杆(41)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的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二铰接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的铰接旋转半径相同且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卷芯(3)的中部设有滑移孔(31)且所述滑移孔(31)中设有推移轴(5),所述卷芯(3)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铰接有第一推杆(6),所述第一推杆(6)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一铰接杆(41)的中部,所述推移轴(5)的中部设有切口(51)且切口(51)中铰接有第二推杆(7),所述第二推杆(7)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二铰接杆(43)的中部;所述卷芯(3)的滑移孔(31)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贯通卷芯(3)的外端成敞口,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杆(8)且螺纹孔与螺杆(8)螺纹配合,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沟槽(52),所述螺杆(8)的端部设有台阶轴(81)且台阶轴(81)的侧壁卡嵌在沟槽(52)中,所述螺杆(8)用于旋转推动推移轴(5)沿轴向移动;所述卷芯(3)与固定板(2)铰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并与驱动装置(9)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卷芯(3)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焊网加工用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中部铰接有卷芯(3),所述卷芯(3)的侧壁周圈上设有绕卷芯(3)轴线阵列布置的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一铰接杆(41)、支撑杆(42)、第二铰接杆(43),所述第一铰接杆(41)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一铰接杆(41)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的一端铰接在卷芯(3)的外壁上,第二铰接杆(43)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杆(42)上,所述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的铰接旋转半径相同且第二铰接杆(43)与第一铰接杆(4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卷芯(3)的中部设有滑移孔(31)且所述滑移孔(31)中设有推移轴(5),所述卷芯(3)的侧壁上设有缺口,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铰接有第一推杆(6),所述第一推杆(6)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一铰接杆(41)的中部,所述推移轴(5)的中部设有切口(51)且切口(51)中铰接有第二推杆(7),所述第二推杆(7)的另一端穿过缺口铰接在第二铰接杆(43)的中部;所述卷芯(3)的滑移孔(31)的端部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贯通卷芯(3)的外端成敞口,所述螺纹孔中设有螺杆(8)且螺纹孔与螺杆(8)螺纹配合,所述推移轴(5)的端部设有凹槽且凹槽的侧壁上设有沟槽(52),所述螺杆(8)的端部设有台阶轴(81)且台阶轴(81)的侧壁卡嵌在沟槽(52)中,所述螺杆(8)用于旋转推动推移轴(5)沿轴向移动;所述卷芯(3)与固定板(2)铰接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并与驱动装置(9)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卷芯(3)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钢铮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