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41922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固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杆、顶托、夹具、悬臂墙、两个模板、加强斜杆、连接扣、梁板楼面和控制机构,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且支撑杆的顶部与顶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托的顶部与夹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悬臂墙的底部安装在夹具的内部,且两个模板分别设置在悬臂墙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的相离面均通过连接扣与加强斜杆的顶部铰接。该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防止悬臂墙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墙体扭身、垂直度超差、涨模等问题,保证浇筑质量。制作好的夹具可以重复使用,节省费用。

A damper cantilever wall formwork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固机构
,具体为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模板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模板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分阶段类方法,按照形状分为平面模板和曲面模板两种;按受力条件分为承重和非承重模板。在一些施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摩擦阻尼器制作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摩擦阻尼器支座为悬臂墙混凝土构件,我们在进行悬臂墙模板加工施工时,通常做法均为内外模用多层板和60×80方木组合,再在外边采用Ф48×3.5纵横钢管,用螺杆,燕尾卡扣件固定,水平每隔40cm设置一道螺杆,由于是悬臂墙,垂直度不好控制,此做法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墙体扭身、垂直度超差、涨模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具备可以防止悬臂墙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位移、墙体扭身、垂直度超差、涨模等问题,保证浇筑质量。制作好的夹具可以重复使用,节省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杆(2)、顶托(3)、夹具(4)、悬臂墙(5)、两个模板(6)、加强斜杆(7)、连接扣(8)、梁板楼面(9)和控制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且支撑杆(2)的顶部与顶托(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托(3)的顶部与夹具(4)的底部固定连接;/n所述悬臂墙(5)的底部安装在夹具(4)的内部,且两个模板(6)分别设置在悬臂墙(5)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6)的相离面均通过连接扣(8)与加强斜杆(7)的顶部铰接,所述加强斜杆(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悬臂墙(5)的顶部与梁板楼面(9)的底部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包括底座(1)、支撑杆(2)、顶托(3)、夹具(4)、悬臂墙(5)、两个模板(6)、加强斜杆(7)、连接扣(8)、梁板楼面(9)和控制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且支撑杆(2)的顶部与顶托(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托(3)的顶部与夹具(4)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悬臂墙(5)的底部安装在夹具(4)的内部,且两个模板(6)分别设置在悬臂墙(5)的左右两侧,两个模板(6)的相离面均通过连接扣(8)与加强斜杆(7)的顶部铰接,所述加强斜杆(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悬臂墙(5)的顶部与梁板楼面(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机构(10)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安装管(11),所述安装管(11)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活塞(12),所述升降活塞(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顶托(3)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升降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3)的内部放置有两根40*40的方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1)的内壁中部安装有位于升降活塞(12)上方的挡块(15),所述安装管(11)的左右两侧内壁且位于挡块(15)的上方处均开设有竖直槽(16),所述竖直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升降杆(13)固定连接的滑板(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器悬臂墙模板加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独立的储液箱(18),所述储液箱(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活塞(19),所述储液箱(18)的顶部开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崔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