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施工方法、脚手架连接结构及连墙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墙件。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连墙件的脚手架连接结构和一种应用上述连墙件或脚手架连接结构的脚手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脚手架通常利用连墙件固定于墙体的侧面,从而提高脚手架在施工场地内的整体稳定性。固定脚手架的传统方法是采用预埋的钢管实现,例如,脚手架的外架立杆与墙体之间连接有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扣件。第一钢管与外架立杆固定连接;第二钢管长约40cm,砼浇筑墙体之前,将长约20cm的第二钢管预埋于墙体内,浇筑完成后实现第二钢管与墙体的固定连接,而第二钢管的另一端通过扣件与第一钢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但上述方法需要截取预设长度的钢管以获得第二钢管,成本较高;预埋第二钢管时,第二钢管与砼的接触面大,不易浇筑砼和定位第二钢管;沿墙体的表面截断第二钢管以拆卸第二钢管与墙体时,还需额外封堵第二钢管。综上所述,如何简化连墙件的安装、使用和拆卸,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墙件,包括扣件(2)和一端用以固定连接脚手架的连接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用以预埋于墙体(01)内的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扣件(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体(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墙件,包括扣件(2)和一端用以固定连接脚手架的连接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用以预埋于墙体(01)内的金属板(1);所述金属板(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通过所述扣件(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设置为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铁包括:
用以沿墙体(01)的上端面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一端(11);
与所述第一端(11)垂直连接、用以向墙体(01)一侧延伸的第二端(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包括用以预埋于墙体(01)内的预埋段(111)和连接于所述预埋段(111)且设于外界的裸露段(112);所述预埋段(111)的长度大于所述裸露段(11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端(12)的长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王磊,朱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