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维炜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15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包括干流管道,还包括沿干流管道的长方向开挖的若干个小型水池,所述小型水池位于干流管道的下方;所述小型水池内固定设有型钢架或钢管架,该小型水池的顶面铺设有钢板,所述钢板通过型钢架或钢管架进行竖向支撑,所述钢板的上板面与干流管道的底部贴合;沿干流管道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该排水管位于地面上方,该排水管的长方向与地平面倾斜;所述排水管与小型水池之间设有水泵以及旁路管。该下水道排水结构可以实现在暴雨时,对干流管道内的雨水进行分流,进而防止因为干流管道无法及时有效排出雨水、而导致干流管道中的雨水回流至支流管道中,进而引发路面积水,引发交通问题。

A sewer drainage structure for Municip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建设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中的下水道一般包括有支流管道和干流管道,多条支流管道连通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如住宅、办公楼、路面以及工业厂房等,通过支流管道将雨污水汇集后再引流至干流管道,并最终由干流管道将雨污水引流至污水处理厂或者引流至江河湖海。现有的干流管道一般采用的是直排的形式,也即干流管道入口处的标高高于出口处的标高,雨污水混带杂质由干流管道较高的一端流向较低的一端。但是一旦大雨量超过干流管道的设计排水极限,干流管道无法及时引流排出雨污水,支流管道的雨污水就会逐步开始回流。尤其是标高较低处的支流管道会首先失去排水功能,如城市道路排水的支流管道失效,引发路面大量积水,导致交通受阻。上述雨污水回流的问题均是由于干流管道的设计导致。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地下的干流管道早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要求,但是由于干流管道建设较早,而且其基本埋设于地面以下,管道的上部地面上随着城市的扩张多建设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采用扩大设计更换干流管道的方式在一些中心城区根本不现实。因此,现有的多数干流管道也只能继续维持现状,而一旦下暴雨,部分城市路面依旧会继续积水从而导致交通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在不更换干流管道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排除干流管道内的雨污水,进而解决支流管道的回流问题,也同步解决了下暴雨时路面积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包括干流管道;还包括沿干流管道的长方向开挖的若干个小型水池,所述小型水池位于干流管道的下方;所述小型水池的底面和四周侧壁均铺设有现浇混凝土板,所有现浇混凝土板的接缝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封闭;所述小型水池内固定设有型钢架或钢管架,该小型水池的顶面铺设有钢板,所述钢板通过型钢架或钢管架进行竖向支撑,所述钢板的上板面与干流管道的底部贴合;所述干流管道与小型水池上下相对的底部开设有泄水孔,所述钢板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泄水孔与漏水孔上下对应连通;沿干流管道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该排水管位于地面上方,该排水管的长方向与地平面倾斜,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城市河道或能够临时蓄水的构筑物;所述排水管与小型水池之间设有水泵以及旁路管,所述旁路管的下端延伸至小型水池中,旁路管的上端连通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排水管。进一步:所述钢板的板面形状为凹字形或圆形,钢板的板面与干流管道底部的外周面相匹配。进一步:所述旁路管上安装有单向止回阀,该单向止回阀阻止水流油排水管倒灌回流至小型水池中。进一步:所述旁路管的外部套设有一根套管,该套管的下端延伸至小型水池底部、套管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方。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内管径大于旁路管外管径。进一步:所述套管的内管径为旁路管外管径的两倍。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该排水结构包括沿干流管道的长方向开挖若干个小型水池,并且小型水池位于干流管道底部。同时在干流管道上开设泄水孔,并通过泄水孔将干流管道的水引流至小型水池中。在地面上布设排水管,并通过水泵和旁路管将小型水池的水抽取至排水管中,并最终通过排水管分流干流管道中的水。通过上述一些列的组合,才能实现对干流管道中的雨水进行分流。对于一些不便开挖更换干流管道的区域,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在暴雨时,对干流管道内的雨水进行分流,进而防止因为干流管道无法及时有效排出雨水、而导致干流管道中的雨水回流至支流管道中,进而引发路面积水,引发交通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在小型水池的顶部铺设钢板,同时利用型钢架或钢管架对钢板进行支撑,并利用钢板对干流管道进行支撑是十分必要的,若不采用钢板对干流管道进行支撑,很可能引发干流管道局部沉降进而导致干流管道受损。同时钢板还起到过滤的作用,较大的杂质可通过干流管道的泄水孔以及钢板的漏水孔进行阻隔,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小型水池,进而引发水泵堵塞。对于钢板的形状,为了对干流管道进行有效的支撑,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通用的干流管道形状,将钢板设计成为弧形或者凹字形,以促使钢板的板面能够更好的与干流管道的底部贴合,进而利用型钢之家或钢管架通过钢板对干流管道进行更好的固定,防止干流管道在小型水池处产生局部沉降,有效的对干流管道进行保护。本专利技术还针对套管进行了优化,利用套管可观测小型水池中的水位,同时利用套管便于对旁路管进行更换和维修,减少后期的维护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小型水池布设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钢板安装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首先,通过查询现有城市综合管网的竣工图纸,选取和确定目前需要改造的干流管道4线路。尤其是针对于短时间内无法施工更换干流管道4、且下暴雨时经常积水的路面。在确定完成需要改造的干流管道4路线以后,沿干流管道4的长方向明挖若干个3m×3m的方形的基坑或直径为3m的圆形的基坑。无论是矩形的基坑还是圆形的基坑,其基坑底部均应至干流管道4的上表面,开挖至干流管道4露出为止。然后人员和机械放入基坑季度继续操作,采用地下暗挖法,沿基坑竖直向下绕过干流管道4后,继续向下开挖直至形成一个小型水池6,该小型水池6位于干流管道4的下部。小型水池6开挖完成以后,在小型水池6的底部和四周侧壁分别铺设预制混凝板,然后再用水泥砂浆对预制混凝土板8进行固封。待水泥砂浆凝结后,采用钢板9封闭小型水池6的顶面。本案中,钢板9厚10mm,钢板9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漏水孔91,钢板9采用型钢架7或钢管架进行架设固定,钢板9的上板面与干流管道4的下地紧密贴合,利用型钢架7或钢管架对钢板9进行竖向支撑,而钢板9对干流管道4进行竖向支撑,防止干流管道4在小型水池6处发生局部沉降,同时利用钢板9阻止杂质进入小型水池6中。待钢板9安装完成以后,在干流管道4与小型水池6上下对应的底部凿设若干个泄水孔41,这样干流管道4内的水流可通过泄水孔41流向钢板9,并通过钢板9上的漏水孔91流入小型水池6中。最后沿基坑竖向设置一根旁路管5,该旁路管5的底部向下插入小型水池6的底部、旁路管5的上端口延伸至地面上方。旁路管5的上端口处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有水泵2和单向止回阀3,同时在地面上沿干流管路的长度方向设置一根排水管1,该排水管1可以采用500mm的HDEP双壁波纹管,同时该排水管1通过支架在地面上倾斜安装,排水管1的出水端一直连通至城市河道或者能够临时蓄水的构筑物内。旁路管5的上端口延至地面上方以后与单向止回阀3连通,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单向止回阀3、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排水管1。在完成旁路管5的安装后,对基坑进行回填并复原路面。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案中的下水道排水结构进行水明:当下暴雨时,雨水首先通过支流管道汇集后流入干流管道4中,若汇集至干流管道4中的雨水量超过干流管道4的设计承载极限,那么雨水就会由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包括干流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干流管道(4)的长方向开挖的若干个小型水池(6),所述小型水池(6)位于干流管道(4)的下方;所述小型水池(6)的底面和四周侧壁均铺设有现浇混凝土板,所有现浇混凝土板的接缝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封闭;所述小型水池(6)内固定设有型钢架(7)或钢管架,该小型水池(6)的顶面铺设有钢板(9),所述钢板(9)通过型钢架(7)或钢管架进行竖向支撑,所述钢板(9)的上板面与干流管道(4)的底部贴合;/n所述干流管道(4)与小型水池(6)上下相对的底部开设有泄水孔(41),所述钢板(9)上开设有漏水孔(91),所述泄水孔(41)与漏水孔(91)上下对应连通;沿干流管道(4)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1),该排水管(1)位于地面上方,该排水管(1)的长方向与地平面倾斜,所述排水管(1)的出水端连通城市河道或能够临时蓄水的构筑物;所述排水管(1)与小型水池(6)之间设有水泵(2)以及旁路管(5),所述旁路管(5)的下端延伸至小型水池(6)中,旁路管(5)的上端连通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排水管(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下水道排水结构,包括干流管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干流管道(4)的长方向开挖的若干个小型水池(6),所述小型水池(6)位于干流管道(4)的下方;所述小型水池(6)的底面和四周侧壁均铺设有现浇混凝土板,所有现浇混凝土板的接缝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封闭;所述小型水池(6)内固定设有型钢架(7)或钢管架,该小型水池(6)的顶面铺设有钢板(9),所述钢板(9)通过型钢架(7)或钢管架进行竖向支撑,所述钢板(9)的上板面与干流管道(4)的底部贴合;
所述干流管道(4)与小型水池(6)上下相对的底部开设有泄水孔(41),所述钢板(9)上开设有漏水孔(91),所述泄水孔(41)与漏水孔(91)上下对应连通;沿干流管道(4)的长度方向设有排水管(1),该排水管(1)位于地面上方,该排水管(1)的长方向与地平面倾斜,所述排水管(1)的出水端连通城市河道或能够临时蓄水的构筑物;所述排水管(1)与小型水池(6)之间设有水泵(2)以及旁路管(5),所述旁路管(5)的下端延伸至小型水池(6)中,旁路管(5)的上端连通水泵(2)的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炜李晓张小辉周艳丽聂亮坡张正飞王志和苏海英赵傲
申请(专利权)人:李维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