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涉及环保设备领域。该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右侧设置有车头,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储水箱右侧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储水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该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在清运车的车厢的左侧设有车斗,车斗通过在车厢侧面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控制,车厢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支撑板对进入到车厢的垃圾进行压缩,垃圾中的污水会通过车厢底部的疏水孔流入到集水管,从而实现了在垃圾清运过程中车厢内垃圾与污水的分离。
An automatic cleaning garbage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
技术介绍
垃圾清运是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清运各种垃圾,如社区生活垃圾清运、建筑垃圾清运、渣土清运,包括对公司、企业、工厂、商场、酒店、建筑工地、学校、娱乐场所、培训中心等场所进行垃圾清运。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和转运三个部分,在这其中收集和运输是每个系统共有的,而转运则视垃圾产生源至垃圾处理场的运输距离及收集车辆性状而设置。垃圾清运是指垃圾的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的协调有序运行是城市的市容环境、卫生安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现有大多数的垃圾清运车都是固体垃圾与液体垃圾一起存放于垃圾车的箱体内部,当箱体内部的垃圾放满后,在倾倒垃圾时,由于固、液体垃圾混为一体,通常垃圾倒完后,还会有残存的固体垃圾随着残留的液体垃圾粘贴于垃圾箱体的内部,垃圾清运车内部结构复杂不便于清扫,对这些残留的垃圾难以清除,垃圾长时间的残留不仅可以使垃圾车的箱体产生异味,而且也会对垃圾车的箱体产生腐蚀,造成垃圾车的毁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右侧设置有车头,所述车厢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穿过储水箱右侧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储水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储水箱的左侧设置有污水处理箱,所述车厢的顶部设置有除味箱,所述除味箱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所述除味箱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车厢的顶部,所述车厢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车厢的内壁设置有喷水接头,所述喷水接头的右侧与输水管相通,所述车厢内壁的底部设有疏水孔,所述疏水孔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一端向下延伸穿过车厢的底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箱的顶部,所述车厢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斗,所述车厢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车斗,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车斗的下方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右端设置有刮板。作为优选,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左侧设置有过滤棉,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左侧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作为优选,所述除味箱的内部设置有除尘网,所述除尘网的左侧设置有活性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的第一电动推杆数量为两个。作为优选,所述车厢内壁底部的疏水孔数量为四个。作为优选,所述车厢内壁的喷水接头数量为两个。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该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在清运车的车厢的左侧设有车斗,车斗通过在车厢侧面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进行控制,垃圾通过车斗进入到车厢的内部,进入到车厢的垃圾再通过车厢内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推送到车厢的右侧,车厢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支撑板对进入到车厢的垃圾进行压缩,垃圾中的污水会通过车厢底部的疏水孔流入到集水管,再通过集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设有过滤网和过滤棉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后通过污水处理箱左侧的排污管排出,从而实现了在垃圾清运过程中车厢内垃圾与污水的分离。该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通过在车厢底部设置的储水箱,可以对车厢内部残留的一些垃圾残进行处理,在车厢内壁设置了喷水接头,喷水接头的右侧与输水管相通输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水泵,能够对垃圾清运完成后对车厢进行清洗,以除去车厢内的垃圾残留物,清洗产生的污水通过车厢底部的疏水孔排出,在车厢顶部设有的除味箱能够对车厢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净化,以解决车厢内部难以清洗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除味箱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污水处理箱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厢;2、车头;3、过滤网;4、储水箱;5、污水处理箱;6、除味箱;7、进风管;8、联动杆;9、车斗;10、第二电动推杆;11、水泵;12、输水管;13、进水管;14、第一支撑板;15、第一电动推杆;16、第二支撑板;17、喷水接头;18、疏水孔;19、集水管;20、排污管;21、箱体;22、第三电动推杆;23、开口;24、刮板;25、排风扇;26、除尘网;27活性炭;28、进水口;29、过滤棉;30、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如图1-图5所示,包括车厢1,车厢1的右侧设置有车头2,车厢1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4,通过在车厢1底部设置的储水箱4,可以对车厢1内部残留的一些垃圾物进行处理,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的右端设置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储水箱4右侧板并向上延伸,储水箱4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13,储水箱4的左侧设置有污水处理箱5,车厢1的顶部设置有除味箱6,除味箱6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25,除味箱6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7,进风管7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车厢1的顶部,车厢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5,第一电动推杆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6,车厢1的内壁设置有喷水接头17,喷水接头17的右侧与输水管12相通,车厢1内壁的底部设有疏水孔18,在车厢1内壁设置了喷水接头17,喷水接头17的右侧与输水管12相通输水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水泵11,能够对垃圾清运完成后对车厢1进行清洗,以除去车厢1内的垃圾残留物,清洗产生的污水通过车厢1底部的疏水孔18排出,在车厢1顶部设有的除味箱6能够对车厢1内产生的异味进行净化,以解决车厢1内部难以清洗的问题,疏水孔18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19,车厢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5和第二支撑板16对进入到车厢1的垃圾进行压缩,垃圾中的污水会通过车厢1底部的疏水孔18流入到集水管19,再通过集水管19进入到污水处理箱5的内部,集水管19的一端向下延伸穿过车厢1的底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箱5的顶部,车厢1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斗9,车厢1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联动杆8,联动杆8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车斗9,联动杆8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0,车斗9的下方设置有箱体21,箱体21的右侧设有开口23,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22,第三电动推杆22的右端设置有刮板24,在清运车的车厢1的左侧设有车斗9,车斗9通过在车厢1的侧面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10进行控制,垃圾通过车斗9进入到车厢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右侧设置有车头(2),所述车厢(1)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右端设置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储水箱(4)右侧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储水箱(4)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13),所述储水箱(4)的左侧设置有污水处理箱(5),所述车厢(1)的顶部设置有除味箱(6),所述除味箱(6)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25),所述除味箱(6)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车厢(1)的顶部,所述车厢(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6),所述车厢(1)的内壁设置有喷水接头(17),所述喷水接头(17)的右侧与输水管(12)相通,所述车厢(1)内壁的底部设有疏水孔(18),所述疏水孔(18)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19),所述集水管(19)的一端向下延伸穿过车厢(1)的底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箱(5)的顶部,所述车厢(1)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斗(9),所述车厢(1)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车斗(9),所述联动杆(8)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0),所述车斗(9)的下方设置有箱体(21),所述箱体(21)的右侧设有开口(23),所述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22),所述第三电动推杆(22)的右端设置有刮板(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清洗的垃圾清运车,包括车厢(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的右侧设置有车头(2),所述车厢(1)的底部设置有储水箱(4),所述储水箱(4)的内部设置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右端设置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的另一端穿过储水箱(4)右侧板并向上延伸,所述储水箱(4)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13),所述储水箱(4)的左侧设置有污水处理箱(5),所述车厢(1)的顶部设置有除味箱(6),所述除味箱(6)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25),所述除味箱(6)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管(7),所述进风管(7)的另一端向下穿过车厢(1)的顶部,所述车厢(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15),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6),所述车厢(1)的内壁设置有喷水接头(17),所述喷水接头(17)的右侧与输水管(12)相通,所述车厢(1)内壁的底部设有疏水孔(18),所述疏水孔(18)的底部设置有集水管(19),所述集水管(19)的一端向下延伸穿过车厢(1)的底部并延伸至污水处理箱(5)的顶部,所述车厢(1)的左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车斗(9),所述车厢(1)的正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联动杆(8),所述联动杆(8)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车斗(9),所述联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仁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