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香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32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民用高效节能炉,炉上侧有烟筒,烟筒内孔上部有闸板,炉体的炉口部分有火盖,炉体下部有出渣口,炉体内壁由进火口通环开火道,火道内有多个“S”形均布的水管,水管通烟筒壁及炉壁内的水套。该节能炉采暖与做饭采用两个互不影响的火路,使做饭上火快,采暖热效高,煤燃烧充分。(*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节能炉。现有技术中的民用采暖炉。一般采用炉堂、炉口及烟道壁内设有水套,直接影响炉内温度,煤燃烧不充分,炉口壁内的水套影响做饭时的炉温,造成炉子热效率低,采暖及做饭效果均不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做饭采暖互不影响、上火快、热效率高的民用节能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炉体1的上侧有烟筒9,炉体的炉口部分有用于封火的火盖12,炉体1下部有出渣口3,炉体的内壁由进火口4通环形火道5,火道内有多个水管,此水管通火道5外壁水套及烟筒9内壁的水套,形成循环水路,炉内壁下有手动炉排2。炉口下部有清灰套7,清灰套7盖住火道5的顶部,拿掉清灰套时,可方便地清理火道,烟筒9的上部和炉壁上分别有通水路的热水管10和回水管6,用于接采暖系统。烟筒9的内孔顶部铰接可扳动的闸板11。在炉壁内侧及炉面8下部有空隙式隔热层,以达到利用空气防传热的保温效果。在火道5内与水路相通的水管13按“S”形分布,使热流分别接触多个水管13,提高热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总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参照附图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结构如上所述,其中火道5内的竖直水管13为“S”形均匀分布。用作采暖时,炉口盖上火盖12,打开闸板11,气流从进火口4进入火道5,由烟筒9排出,使热水管路受热,采暖系统供暖。做饭时,将烟筒9的闸板封闭,打开火盖12,进水口4不再流通热气流,热气流主要从炉口排出,该装置采暖和做饭互不影响,热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炉,炉体1上侧有烟筒9,炉体1的炉口部分有水盖12,炉体1下部有出渣口3,其特征是炉体内壁由进火口4通环形火道5,火道5内有水管,火道与外侧及烟筒9壁内均有相通的水套,而且与火道5内的水管13相通,炉壁下部有手动炉排2,炉口下部有清灰套7,烟筒9上部和炉壁上分别有通水路的热水管10和回水管6,烟筒9内孔顶部铰接可扳动的闸板11,炉面8下部有通炉体1外壁内侧的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炉,其特征是所述火道5内与水路相通的水管13为“S”形分布。专利摘要一种民用高效节能炉,炉上侧有烟筒,烟筒内孔上部有闸板,炉体的炉口部分有火盖,炉体下部有出渣口,炉体内壁由进火口通环开火道,火道内有多个“S”形均布的水管,水管通烟筒壁及炉壁内的水套。该节能炉采暖与做饭采用两个互不影响的火路,使做饭上火快,采暖热效高,煤燃烧充分。文档编号F24B9/04GK2153719SQ9320535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立香 申请人:张立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炉,炉体1上侧有烟筒9,炉体1的炉口部分有水盖12,炉体1下部有出渣口3,其特征是炉体内壁由进火口4通环形火道5,火道5内有水管,火道与外侧及烟筒9壁内均有相通的水套,而且与火道5内的水管13相通,炉壁下部有手动炉排2,炉口下部有清灰套7,烟筒9上部和炉壁上分别有通水路的热水管10和回水管6,烟筒9内孔顶部铰接可扳动的闸板11,炉面8下部有通炉体1外壁内侧的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香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