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包括机架、触摸控制器、第一传送装置、顶升机构、第二传送装置、印刷机构以及丝网框架,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端,顶升机构设于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二传送装置之间,印刷机构包括印刷刀组、用于驱动印刷刀组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印刷刀组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丝网框架固定在印刷机构上,并位于印刷刀组与顶升机构之间,丝网框架内设有丝网印刷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将承载有待印刷物的印刷载具放入第一传送装置上,在第一传送装置、顶升机构、第二传送装置、印刷机构以及丝网框架的配合工作下能够完成待印刷物的全自动化印刷操作,大大提高丝网印刷效率。

A screen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网印刷设备
本技术涉及丝网印刷
,特别是涉及一种丝网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丝网印刷机器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印刷工作时,往往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印刷工作,这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影响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印刷效率高的丝网印刷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包括机架、触摸控制器、第一传送装置、顶升机构、第二传送装置、印刷机构以及丝网框架,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端,所述顶升机构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二传送装置之间,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刀组、用于驱动印刷刀组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印刷刀组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丝网框架固定在印刷机构上,并位于印刷刀组与顶升机构之间,所述丝网框架内设有丝网印刷版,所述触摸控制器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控制第一传送装置、顶升机构、第二传送装置、印刷机构以及丝网框架的工作。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台装置、顶升驱动装置、丝网印刷平台以及第三传送装置,所述顶升台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顶升台装置与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装置位于顶升台装置下方,并用于驱动顶升台装置上升和下降,所述顶升台装置位于第三传送装置的下方,并用于带动印刷载具上升和下降,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上,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的一端贴靠,所述丝网印刷平台与第三传送装置活动连接,并可相对于第三传送装置上下移动,且位于第三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丝网印刷平台设有与印刷载具匹配的丝网印刷治具,所述丝网印刷平台用于承载丝网印刷工作。其中,所述顶升台装置包括顶升支撑架以及固定在顶升支撑架顶端的顶升平台,所述顶升支撑架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支撑架与顶升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顶升平台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柱,在所述顶升支撑架设有与第一限位柱对应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与第一限位柱配合从而限制印刷载具的位置。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台气缸和第二限位柱,所述限位滑台气缸固定在顶升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限位柱与限位滑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升平台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为第二限位柱提供移动空间的缺口。其中,所述丝网印刷平台包括印刷平台框架,所述印刷平台框架与第三传送装置活动连接,所述丝网印刷治具设于印刷平台框架上,所述丝网印刷平台上设有用于调节丝网印刷治具沿x轴方向和沿y轴方向位移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其中,所述印刷平台框架包括第一印刷框架和第二印刷框架,所述第一印刷框架与第三传送装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印刷框架滑动连接在第一印刷框架上,所述丝网印刷治具与第二印刷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固定在第二印刷框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印刷框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固定在第二印刷框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丝网印刷治具连接;所述第一印刷框架与顶升支撑架之间连接有顶升导向杆。其中,所述印刷刀组包括主刀架以及与主刀架并列设置的副刀架,所述主刀架的下端设有主刮刀,所述副刀架的下端设有副刮刀,所述主刀架的上端连接有主刀收起组件,所述副刀架的上端连接有副刀收起组件,所述主刀收起组件用于带动主刮刀下探和上升,所述副刀收起组件用于带动副刮刀下探和上升。其中,所述丝网框架的一端设有供丝网印刷版滑入的开口,所述丝网框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丝网印刷版沿x、y轴方向移动的调校组件,以及若干个用于固定丝网印刷版的气缸压紧组件。其中,还包括用于清洗丝网印刷版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设于印刷机构上,并位于丝网框架与顶升机构之间。其中,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辊组件、用于驱动清洁辊组件升降的升降气缸以及用于驱动清洁辊组件沿y轴方向移动的清洁驱动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只需将承载有待印刷物的印刷载具放入第一传送装置上,然后在第一传送装置、顶升机构、第二传送装置、印刷机构以及丝网框架的配合工作下能够完成待印刷物的全自动化印刷操作,大大提高丝网印刷效率和精度,适用于印刷企业的大规模印刷生产,自动化操作,使待印刷物上的油墨厚度更均匀,印刷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网印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网印刷设备第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网印刷设备第二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印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升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丝网印刷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印刷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触摸控制器;3-第一传送装置;31-第一传送支撑架;32-第一传送驱动件;33-第一传送轨道;4-顶升机构;41-顶升台装置;411-顶升支撑架;412-顶升平台;413-第一限位柱;414-限位机构;4141-限位滑台气缸;4142-第二限位柱;42-顶升驱动装置;43-丝网印刷平台;431-丝网印刷治具;432-印刷平台框架;4321-第一印刷框架;4322-第二印刷框架;4323-顶升导向杆;433-第一调节组件;434-第二调节组件;435-滑动限位器;44-第三传送装置;441-第三传送支撑架;442-第三传送驱动件;443-第三传送轨道;45-安装架;5-第二传送装置;6-印刷机构;61-印刷刀组;611-主刀架;612-副刀架;613-主刮刀;614-副刮刀;615-主刀收起组件;616-副刀收起组件;62-第一驱动组件;63-第二驱动组件;7-丝网框架;71-丝网印刷版;72-调校组件;73-气缸压紧组件;8-清洁机构;81-清洁辊组件;82-升降气缸;83-清洁驱动组件;9-机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包括机架1、触摸控制器2、第一传送装置3、顶升机构4、第二传送装置5、印刷机构6以及丝网框架7,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和第二传送装置5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两端,所述顶升机构4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与第二传送装置5之间,所述印刷机构6包括印刷刀组61、用于驱动印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触摸控制器(2)、第一传送装置(3)、顶升机构(4)、第二传送装置(5)、印刷机构(6)以及丝网框架(7),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和第二传送装置(5)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两端,所述顶升机构(4)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与第二传送装置(5)之间,所述印刷机构(6)包括印刷刀组(61)、用于驱动印刷刀组(61)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62)以及用于驱动印刷刀组(61)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3),所述丝网框架(7)固定在印刷机构(6)上,并位于印刷刀组(61)与顶升机构(4)之间,所述丝网框架(7)内设有丝网印刷版(71),所述触摸控制器(2)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控制第一传送装置(3)、顶升机构(4)、第二传送装置(5)、印刷机构(6)以及丝网框架(7)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触摸控制器(2)、第一传送装置(3)、顶升机构(4)、第二传送装置(5)、印刷机构(6)以及丝网框架(7),所述第一传送装置(3)和第二传送装置(5)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两端,所述顶升机构(4)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传送装置(3)与第二传送装置(5)之间,所述印刷机构(6)包括印刷刀组(61)、用于驱动印刷刀组(61)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62)以及用于驱动印刷刀组(61)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63),所述丝网框架(7)固定在印刷机构(6)上,并位于印刷刀组(61)与顶升机构(4)之间,所述丝网框架(7)内设有丝网印刷版(71),所述触摸控制器(2)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控制第一传送装置(3)、顶升机构(4)、第二传送装置(5)、印刷机构(6)以及丝网框架(7)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顶升台装置(41)、顶升驱动装置(42)、丝网印刷平台(43)以及第三传送装置(44),所述顶升台装置(41)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45),所述安装架(45)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顶升台装置(41)与安装架(45)滑动连接,所述顶升驱动装置(42)位于顶升台装置(41)下方,并用于驱动顶升台装置(41)上升和下降,所述顶升台装置(41)位于第三传送装置(44)的下方,并用于带动印刷载具上升和下降,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45)上,且其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装置(3)、第二传送装置(5)的一端贴靠,所述丝网印刷平台(43)与第三传送装置(44)活动连接,并可相对于第三传送装置(44)上下移动,且位于第三传送装置(44)的上方,所述丝网印刷平台(43)设有与印刷载具匹配的丝网印刷治具(431),所述丝网印刷平台(43)用于承载丝网印刷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台装置(41)包括顶升支撑架(411)以及固定在顶升支撑架(411)顶端的顶升平台(412),所述顶升支撑架(411)的两侧分别与安装架(45)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支撑架(411)与顶升驱动装置(4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在所述顶升平台(412)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柱(413),在所述顶升支撑架(411)设有与第一限位柱(413)对应的限位机构(414),所述限位机构(414)用于与第一限位柱(413)配合从而限制印刷载具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14)包括限位滑台气缸(4141)和第二限位柱(4142),所述限位滑台气缸(4141)固定在顶升支撑架(411)上,所述第二限位柱(4142)与限位滑台气缸(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昌黄庭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微格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