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1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包括主体、上吸墨层、下吸墨层和无孔薄膜,所述主体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胶层,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与主体的上下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黏胶层,所述无孔薄膜通过第二黏胶层与上吸墨层和下吸墨层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通过第三黏胶层与主体以及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两侧面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上开设有与主体上需印花的图案相对应的开口,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硅烷偶联剂,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长度和宽度与主体的长宽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着色工序简单,同时保护性高且着色效果好。

A kind of composite thin printing paper easy to be colo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
本技术涉及纸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
技术介绍
印花纸是可以将要烫印的图案用喷墨打印机输出,再印到衣服上,印花纸原料为化学化学针叶木浆,有时加入一定比例的阔叶木浆,原料经过碎浆、打浆、抄造、压榨、干燥以及涂布后制成印花纸,使用方法只需要我们将图像打印到转印纸上即可,然后将打印好的转印纸固定到的服装正确位置,用服装印花机加热,即可完成服装印花的印制了。但是,现有的印花纸存在以下缺点:1、在进行印花纸的着色工作时工序繁琐,油墨吸收困难,导致了着色困难。2、在进行着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印花油墨喷涂操作意外导致印花纸上的图案损毁,造成印花纸的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以解决传统的印花纸在进行着色时的操作工序繁琐,过程麻烦,不易着色,同时防止着色失误,造成资源浪费且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包括主体、上吸墨层、下吸墨层和无孔薄膜,所述主体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胶层,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与主体的上下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黏胶层,所述无孔薄膜通过第二黏胶层与上吸墨层和下吸墨层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通过第三黏胶层与主体以及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两侧面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无孔薄膜上开设有与主体上需印花的图案相对应的开口。优选的,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内部均设置有硅烷偶联剂。优选的,所述上吸墨层、下吸墨层的长度和宽度与主体的长宽一致。优选的,所述主体采用一种高分子纸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黏胶层、第二黏胶层、第三黏胶层均为防水型黏胶层,且第一黏胶层和第二黏胶层在主体上下两面需要印花处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开口。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下两个吸墨层,且吸墨层内设置有硅烷偶联剂,使得印花纸在进行印花工作时便于吸收印花所用的油墨,减少了印花工作的工序,使印花纸的印花着色工作简单化。(2)本技术通过在上下吸墨层的外部设置有无孔薄膜以及内部设置有防水型黏胶层,且均设置有与主体上需要印花处相对应的开口,使得在进行印花纸的着色工作时,防止了因操作失误而造成印花图案的损坏,浪费资源,从而导致降低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端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主体;2、上吸墨层;3、下吸墨层;4、无孔薄膜;5、第一黏胶层;6、第二黏胶层;7、第三黏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包括主体1、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和无孔薄膜4,所述主体1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胶层5,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5与主体1的上下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黏胶层6,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二黏胶层6与上吸墨层2和下吸墨层3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三黏胶层7与主体1以及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两侧面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4上开设有与主体1上需印花的图案相对应的开口,便于印花工作的进行,同时防止印花工作失误造成印花图案损坏;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内部均设置有硅烷偶联剂,增强了主体1在进行印花工作时的吸墨效率,简化了着色工作的工序;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长度和宽度与主体1的长宽一致,防止了出现吸墨不均匀,吸墨不到位的情况;所述主体1采用一种高分子纸纤维制成,增强了主体1的韧性,使得主体1方便进行着色工作而不易损坏;所述第一黏胶层5、第二黏胶层6、第三黏胶层7均为防水型黏胶层,且第一黏胶层5和第二黏胶层6在主体1上下两面需要印花处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开口,进一步的防止了印花工作出现失误而造成油墨或水进入到主体1内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工作原理:在进行主体1的着色工作时,将主体1平摊至一水平面上,将着色剂的出口通过主体1表面上所设置的无孔薄层所开设的与印花图案相对应开口,向主体1内部注入着色剂,通过上油墨层内设置有硅烷偶联剂,可以大幅的增强主体1的吸收油墨速度,且也减少印花纸着色工作的工序,从而简化了印花纸着色工作,同时由于主体1两侧设置有第一黏胶层5和第二黏胶层6,且第一黏胶层5、第二黏胶层6上均设置有与印花图案相对应的开口,防止了着色剂进入到除需要印花位置之外的地方,导致印花图案损坏,造成资源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同理,在主体1的一侧完成着色工作后,将主体1调转上下面,进行另外一侧的着色,增强主体1上印花图案的着色度,继而完成整个印花纸的着色印花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包括主体(1)、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和无孔薄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胶层(5),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5)与主体(1)的上下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黏胶层(6),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二黏胶层(6)与上吸墨层(2)和下吸墨层(3)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三黏胶层(7)与主体(1)以及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两侧面贴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包括主体(1)、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和无孔薄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黏胶层(5),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分别通过第一黏胶层(5)与主体(1)的上下面贴合连接,所述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黏胶层(6),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二黏胶层(6)与上吸墨层(2)和下吸墨层(3)贴合连接,所述无孔薄膜(4)通过第三黏胶层(7)与主体(1)以及上吸墨层(2)、下吸墨层(3)的两侧面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着色的复合薄型印花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孔薄膜(4)上开设有与主体(1)上需印花的图案相对应的开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娟吴小冬朱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恒发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