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及其处理污染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460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15
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及其处理污染羽的方法,包括反应池和挡墙;反应池有一组,沿横向连续布置;反应池由两块纵墙板、背部的土体和底部的土体围成;一组反应池中对应填有活性填料;一组反应池顶部、沿着前侧边设置有导轨;挡墙有一组,对应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反应池前侧,挡墙顶部与纵墙板顶部平齐,挡墙底部超出纵墙板底部,挡墙两侧分别压在反应池两侧的纵墙板上;挡墙为不透水墙体,每块挡墙的顶部、靠近反应池一侧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在导轨中,与导轨滚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活性填料与污染物反应生成的沉淀降低渗透式反应墙墙体的渗透性,使污染羽产生绕流,阻碍污染物进入活性填料内部发生反应以及降低活性填料处理能力的技术问题。

A kind of permeable reaction wall structure and its treatment of pollution p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及其处理污染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场地的地下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及其处理污染羽的方法。
技术介绍
渗透式反应墙技术是通过在污染场地的地下安装填有活性填料的墙体,形成一个被动反应区域,拦截或者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污染羽在自然水力作用下通过预先设置的活性填料时,活性填料通过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作用将地下水中污染物去除。该技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1)活性填料与污染物反应生成沉淀,沉淀物质的填充会降低渗透式反应墙墙体的渗透性,使污染羽产生绕流;2)沉淀物质附着在活性填料表面,阻碍污染物进入活性填料内部发生反应,降低活性填料的处理能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需对活性填料定期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及其处理污染羽的方法,要解决传统的活性填料与污染物反应生成的沉淀降低渗透式反应墙墙体的渗透性,使污染羽产生绕流,阻碍污染物进入活性填料内部发生反应以及降低活性填料处理能力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安装在污染羽下游的土体中;包括有反应池和挡墙;所述反应池有一组,沿横向连续布置;每个反应池由两块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的纵墙板、背部的土体和底部的土体围合而成;在一组反应池中对应填充有活性填料;在一组反应池的顶部、沿着反应池的前侧边设置有通长的导轨;所述挡墙有一组,对应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反应池前侧,且挡墙的顶部与纵墙板的顶部平齐,挡墙的底部超出纵墙板的底部,挡墙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反应池两侧的纵墙板上;所述挡墙为不透水墙体,在每块挡墙的顶部、靠近反应池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对应安装在导轨中,且与导轨滚动连接。优选的,一组反应池的总深度与污染羽的深度相适应;一组反应池的总长度与污染羽的长度相适应;其中,每个反应池的厚度为1~2m;反应池的深度不大于30m;反应池的长度为2~3m。优选的,所述活性填料采用零价铁或者铁氧化物或腐殖质材料或者零价铁-铜双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挡墙的底部超出纵墙板底部的高度为不小于20cm。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有上轨道板和下轨道板;所述上轨道板的底面、沿其长轴向通长开有上条形槽;所述下轨道板的顶面、沿其长轴向通长开有下条形槽;在上轨道板与下轨道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滚轮对应嵌在上条形槽和下条形槽中,与导轨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挡墙为钢板或者水泥墙;其中钢板的厚度为10~20mm,水泥墙的厚度为150~250mm。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处理污染羽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对渗透式反应墙结构进行设计。步骤二,依据设计参数,进行反应池的施工,并在反应池中对应填充活性填料。步骤三,将反应池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第一小组反应池和第二小组反应池;第一小组反应池和第二小组反应池的布置方式为隔一布一。步骤四,将挡墙安装在第一小组反应池的前侧。步骤五,每周分别采取污染羽、第二小组反应池中地下水样品和第二小组反应池下游的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污染物浓度分析。步骤六,当第二小组反应池内地下水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浓度与修复目标间差值达到修复目标的-5%时或第二小组反应池下游地下水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浓度与修复目标间差值达到修复目标的-5%时,将挡墙移动至第二小组反应池的前侧,并对第二小组反应池中活性填料进行更换。步骤七,每周分别采取污染羽、第一小组反应池中地下水样品和第一小组反应池下游的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污染物浓度分析。步骤八,当第一小组反应池内地下水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浓度与修复目标间差值达到修复目标的-5%时或第一小组反应池下游地下水样品中的目标污染物浓度与修复目标间差值达到修复目标的-5%时,将挡墙移动至第一小组反应池的前侧,并对第一小组反应池中活性填料进行更换。步骤九,重复步骤五至步骤八的过程,直至污染羽全部处理完毕。优选的,步骤一中对渗透式反应墙结构进行设计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对污染羽中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污染羽的长度和深度,地下水水流速度进行调查评估。步骤2,根据污染羽中污染物类型筛选活性填料,确保污染物能被降解或去除;活性填料的渗透系数高于地下水流速。步骤3,根据污染羽的长度和深度确定渗透式反应墙结构的总长度和深度,挡墙的尺寸和挡墙的数量,导轨的尺寸和结构形式以及导轨的数量、尺寸和连接方式;其中,挡墙的数量为反应池数量的一半。步骤4,根据污染物浓度和活性填料的渗透系数,确定污染羽在反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反应池区域总厚度,至此设计完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是通过在污染场地的地下安装填有活性填料的反应池,形成一个被动反应区域,拦截或者去除地下水中污染物,污染羽在自然水力作用下通过预先设置的活性填料时,活性填料通过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作用将地下水中污染物去除。2、本专利技术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在一组反应池前侧间隔安装有挡墙,挡墙的顶部设置有滚轮;同时,在一组反应池的顶部、沿着反应池的前侧边设置有通长的导轨,挡墙通过滚轮与导轨滚动连接;这种结构的设计,便于在对应的应池中的活性填料钝化后,移动挡墙,使待更换活性填料的反应池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便于对活性填料进行定期更换,而且不设挡墙的应池中继续进行反应,不会对影响渗透式反应墙的运行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池的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四施工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步骤六施工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方法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反应池、1.1-纵墙板、1a-第一小组反应池、1b-第二小组反应池、2-挡墙、3-土体、4-活性填料、5-导轨、5.1-上轨道板、5.2-下轨道板、6-滚轮、7-限位件、8-上条形槽、9-下条形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这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安装在污染羽下游的土体3中;包括有反应池1和挡墙2;所述反应池1有一组,沿横向连续布置;每个反应池1由两块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的纵墙板1.1、背部的土体3和底部的土体3围合而成;在一组反应池1中对应填充有活性填料4;在一组反应池1的顶部、沿着反应池1的前侧边设置有通长的导轨5;所述挡墙2有一组,对应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反应池1前侧,且挡墙2的顶部与纵墙板1.1的顶部平齐,挡墙2的底部超出纵墙板1.1的底部,挡墙2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反应池1两侧的纵墙板1.1上;所述挡墙2为不透水墙体,在每块挡墙2的顶部、靠近反应池1一侧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对应安装在导轨5中,且与导轨5滚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池1的纵墙板1.1与地下水流向平行设置,地下水流入反应池1的一侧为前侧,地下水流出反应池1的一侧为背侧。本实施例中,一组反应池1的总深度与污染羽的深度相适应;一组反应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安装在污染羽下游的土体(3)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池(1)和挡墙(2);所述反应池(1)有一组,沿横向连续布置;每个反应池(1)由两块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的纵墙板(1.1)、背部的土体(3)和底部的土体(3)围合而成;在一组反应池(1)中对应填充有活性填料(4);在一组反应池(1)的顶部、沿着反应池(1)的前侧边设置有通长的导轨(5);所述挡墙(2)有一组,对应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反应池(1)前侧,且挡墙(2)的顶部与纵墙板(1.1)的顶部平齐,挡墙(2)的底部超出纵墙板(1.1)的底部,挡墙(2)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反应池(1)两侧的纵墙板(1.1)上;所述挡墙(2)为不透水墙体,在每块挡墙(2)的顶部、靠近反应池(1)一侧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对应安装在导轨(5)中,且与导轨(5)滚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安装在污染羽下游的土体(3)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应池(1)和挡墙(2);所述反应池(1)有一组,沿横向连续布置;每个反应池(1)由两块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的纵墙板(1.1)、背部的土体(3)和底部的土体(3)围合而成;在一组反应池(1)中对应填充有活性填料(4);在一组反应池(1)的顶部、沿着反应池(1)的前侧边设置有通长的导轨(5);所述挡墙(2)有一组,对应安装在间隔设置的反应池(1)前侧,且挡墙(2)的顶部与纵墙板(1.1)的顶部平齐,挡墙(2)的底部超出纵墙板(1.1)的底部,挡墙(2)的两侧分别压设在反应池(1)两侧的纵墙板(1.1)上;所述挡墙(2)为不透水墙体,在每块挡墙(2)的顶部、靠近反应池(1)一侧设置有滚轮(6);所述滚轮(6)对应安装在导轨(5)中,且与导轨(5)滚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组反应池(1)的总深度与污染羽的深度相适应;一组反应池(1)的总长度与污染羽的长度相适应;其中,每个反应池(1)的厚度为1~2m;反应池(1)的深度不大于30m;反应池(1)的长度为2~3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填料(4)采用零价铁或者铁氧化物或腐殖质材料或者零价铁-铜双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的底部超出纵墙板(1.1)底部的高度为不小于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5)包括有上轨道板(5.1)和下轨道板(5.2);所述上轨道板(5.1)的底面、沿其长轴向通长开有上条形槽(8);所述下轨道板(5.2)的顶面、沿其长轴向通长开有下条形槽(9);在上轨道板(5.1)与下轨道板(5.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限位件(7);所述滚轮(6)对应嵌在上条形槽(8)和下条形槽(9)中,与导轨(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2)为钢板或者水泥墙;其中钢板的厚度为10~20mm,水泥墙的厚度为150~250mm。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渗透式反应墙结构处理污染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莉熊静李书鹏王祺康绍果商盈梁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