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32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包括后支座毛坯件、后支座工装和刀具部件,后支座毛坯件位于后支座工装内,刀具部件位于后支座毛坯件的上端侧面,后支座工装包括底座、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压紧装置、定位装置与底座固定连接;本装置采用后支座毛坯件、后支座工装和刀具部件配合的方式,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后支座毛坯件左右两个端部和侧面的加工,装夹次数少,加工精度好,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成本;并且采用压紧装置与定位装置配合的方式,定位装置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定位,压紧装置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压紧,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保证加工精度。

A kind of processing device for the back support of excavator st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挖掘机
,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挖掘机作为重要的工程机械之一,广泛用于建筑、道路、矿山、河道等工程领域,主要作用是进行挖掘作业。挖掘机有别于其它的工程机械,其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往往对结构件的刚度、强度以及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的设计中,根据挖掘机总体布置设计的要求在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需要拥有最小的自重,所以结构件需采用最优化设计;一种双节动臂挖掘机的动臂由两节动臂构成。双节动臂分别为下动臂和上动臂,下动臂的下端铰接于挖掘机回转平台,并在下动臂与回转平台之间连接有推动下动臂绕铰接点转动的下动臂油缸。上动臂的后端与下动臂的上端铰接,上动臂与下动臂之间设置有上动臂油缸推动上动臂油缸绕下动臂上端铰接点转动,上动臂的前端与斗杆铰接;现有的上动臂为箱型结构,在箱型结构的后端设置有后支座,用于与下动臂上端铰接,箱型结构后部的下侧设置有下支座,用于与上动臂油缸连接。箱型结构的前端设置有前支座用于与斗杆铰接,箱型结构的上侧设置有上支座用于与斗杆油缸铰接;在原有的结构中,挖掘机斗杆上的后支座常常使用锻件或钢板件组装焊接而成,锻件或钢板件组装焊接时,由于焊接面积过大,存在焊接应力较大,产品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开裂故障率高,严重影响挖掘机的稳定性,目前,斗杆上后支座逐渐由整体的焊接结构被铸钢件替代,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采用普通车床通过四次装夹完成,装夹次数多,定位精度低,并且加工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采用普通车床通过四次装夹完成,装夹次数多,加工效率比较低,严重影响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座毛坯件、后支座工装和刀具部件、所述后支座毛坯件位于后支座工装内,并伸出后支座工装的上端,所述刀具部件位于后支座毛坯件的上端侧面,所述后支座毛坯件为“H”型结构,“H”型两侧的下端为“V”型凸起;所述后支座工装包括底座、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定位装置位于底座的上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与定位装置互相垂直布置,所述定位装置的上端为“V”型凹陷,所述后支座毛坯件“V”型凸起位于定位装置的“V”型凹陷内,所述压紧装置位于后支座毛坯件的“H”型中部,与后支座毛坯件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后支座毛坯件的定位压紧。在此基础上,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高度定位装置和侧面定位装置,所述高度定位装置和侧面定位装置平行设置,所述侧面定位装置位于高度定位装置的一侧,所述高度定位装置和侧面定位装置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高度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上端为“V”型凹陷,所述“V”型凹陷的上表面与后支座毛坯件下端“V”型凸起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后支座毛坯件高度方向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所述定位板为两个,两个定位板互相平行,分别位于压紧装置的左右两侧,关于压紧装置对称,两个定位板分别位于后支座毛坯件“H”型结构的下端。在此基础上,所述侧面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座、定位螺钉和锁紧螺母,所述安装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贯穿安装座的左右两端,所述锁紧螺母与定位螺钉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螺钉的一端与后支座毛坯件的侧面接触,从而实现后支座毛坯件侧面定位。在此基础上,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板和基板,所述基板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压板位于基板的上端,所述压板的两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压板位于后支座毛坯件“H”型的中部,所述压板与后支座毛坯件的上表面接触,并伸出后支座毛坯件。在此基础上,所述压板为“一”字形结构,“一”字形的两端设置有U型槽,用于弥补基板与底座连接时的误差。在此基础上,所述基板的下端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底座固定连接,用于增加基板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采用后支座毛坯件、后支座工装和刀具部件配合的方式,后支座工装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固定,刀具部件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加工,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左右两个端部和侧面的加工,装夹次数少,加工精度好,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成本。2、本装置采用压紧装置与定位装置配合的方式,定位装置的上端为V型,定位装置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定位,压紧装置对后支座毛坯件进行压紧,保证了固定的可靠性,保证了加工精度,并且定位装置采用高度定位装置和侧面定位装置配合的方式,提高了定位装置的通用性,降低了后支座毛坯件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支座毛坯件,2、后支座工装,21、底座,22、压紧装置,221、压板,222、基板,23、定位装置,231、高度定位装置,2311、定位板,232、侧面定位装置,2321、安装座,2322、定位螺钉,2323、锁紧螺母,3、刀具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本技术披露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后支座毛坯件1、后支座工装2和刀具部件3,后支座毛坯件1位于后支座工装2内,并伸出后支座工装2的上端,刀具部件3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端侧面,后支座工装2对后支座毛坯件1进行压紧固定,刀具部件3对后支座毛坯件1进行加工,使后支座毛坯件1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左右两个端部和侧面的加工,装夹次数少,加工精度好,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后支座毛坯件1的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后支座毛坯件1整体为“H”型的结构,“H”型侧面的上端为圆弧形,下端为“V”型凸起,后支座毛坯件1下端“V”型凸起与后支座工装2接触实现定位,后支座毛坯件1“H”型的中部上端与后支座工装2接触实现压紧,从而保证了后支座毛坯件1压紧定位的可靠性;后支座工装2包括底座21、压紧装置22和定位装置23,压紧装置22、定位装置23位于底座21的上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压紧装置22与定位装置23互相垂直布置,定位装置23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下端和侧面,压紧装置22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端中部,与后支座毛坯件1“H”型的中部接触;底座21为平板类矩形零件,下表面与基础固定连接,上表面安装压紧装置22和定位装置23,安装压紧装置22和定位装置23互相垂直布置;压紧装置22包括压板221和基板222,基板222为两个,对称布置在底座21的两端,压板221位于的基板222上端,压板221的两端与基板222的上端固定连接,基板222为平板类结构,其平板类的大面与底座21垂直,基板222的下端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与底座21固定连接,用于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座毛坯件(1)、后支座工装(2)和刀具部件(3)、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位于后支座工装(2)内,并伸出后支座工装(2)的上端,所述刀具部件(3)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端侧面,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为“H”型结构,“H”型两侧的下端为“V”型凸起;所述后支座工装(2)包括底座(21)、压紧装置(22)和定位装置(23),所述压紧装置(22)、定位装置(23)位于底座(21)的上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22)与定位装置(23)互相垂直布置,所述定位装置(23)的上端为“V”型凹陷,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V”型凸起位于定位装置(23)的“V”型凹陷内,所述压紧装置(22)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H”型中部,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后支座毛坯件(1)的定位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支座毛坯件(1)、后支座工装(2)和刀具部件(3)、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位于后支座工装(2)内,并伸出后支座工装(2)的上端,所述刀具部件(3)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端侧面,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为“H”型结构,“H”型两侧的下端为“V”型凸起;所述后支座工装(2)包括底座(21)、压紧装置(22)和定位装置(23),所述压紧装置(22)、定位装置(23)位于底座(21)的上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装置(22)与定位装置(23)互相垂直布置,所述定位装置(23)的上端为“V”型凹陷,所述后支座毛坯件(1)“V”型凸起位于定位装置(23)的“V”型凹陷内,所述压紧装置(22)位于后支座毛坯件(1)的“H”型中部,与后支座毛坯件(1)的上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后支座毛坯件(1)的定位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23)包括高度定位装置(231)和侧面定位装置(232),所述高度定位装置(231)和侧面定位装置(232)平行设置,所述侧面定位装置(232)位于高度定位装置(231)的一侧,所述高度定位装置(231)和侧面定位装置(232)均与底座(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定位装置(231)包括定位板(2311),所述定位板(2311)的下端与底座(2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2311)的上端为“V”型凹陷,所述“V”型凹陷的上表面与后支座毛坯件(1)下端“V”型凸起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对后支座毛坯件(1)高度方向的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挖掘机斗杆后支座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311)为两个,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效将许建华李亦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林永青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