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88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包括破碎机、与所述破碎机输入端连接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破碎机输出端的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破碎机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两侧的防尘板和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末端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竖直设置并承接于所述传送带末端的竖管、设置于所述竖管底端的弯管和与所述弯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横管,所述弯管的底壁上设置有盛料槽,所述盛料槽位于竖管输出端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不易扬尘、出料稳定且环保实用的优点。

A concrete crushing and recyc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回收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基础建设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其中废旧建筑物、公路等被拆除,产生了一大批的建筑垃圾,即废弃的混凝土。目前,废弃的混凝土一般采用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者于地表进行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虽然能暂时性的解决剩余混凝土的堆放存储问题,但是实际上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而,人们越来越提倡对废弃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利用。目前,常用的对混凝土进行回收的装置为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混凝土破碎的破碎机、与破碎机进料口连接的进料斗和连接于破碎机出料口的出料装置,在使用时,操作人员自进料斗将废弃的混凝土送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完成破碎的混凝土粒料自出料装置排出,最后,由铲车进行整理回收。现有的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虽然能够很好地完成破碎操作,但是其出料装置为露天设置的传动带,在出料过程中扬尘非常严重,对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均较大。并且,用破碎机的出料口直接外接出料管代替传送带的话,一方面不能实现粒料的输送,排料范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传统的出料管耐磨性和耐撞击性均较差,在使用时,易老化和损坏,影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的正常使用和废弃混凝土的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扬尘、出料稳定且环保实用的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破碎机、与所述破碎机输入端连接的进料斗、设置于所述破碎机输出端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与破碎机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两侧的防尘板和连接于所述传送带末端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包括竖直设置并承接于所述传送带末端的竖管、设置于所述竖管底端的弯管和与所述弯管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横管,所述弯管的底壁上设置有盛料槽,所述盛料槽位于竖管输出端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防尘板,末端承接有下料管,能够有效的减少本技术出料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的量,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同时,本技术的下料管由竖管、横管和弯管组成,延长了混凝土粒料的出料路径,减弱了流动的混凝土的出料速度,起到抑制扬尘产生的作用。本技术中弯管的底壁上设置有盛料槽,当混凝土粒料于下料管内连续下料时,能够与盛料槽的上端形成缓冲层,减弱混凝土粒料的流动速度和对下料管的冲击强度,提高了下料管的耐摩擦性和稳定性,保障了本技术的正常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的上端设置有防溢顶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的上方设置有防溢顶板,防溢顶板能够起到抑制扬尘外散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管未连接所述弯管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出料弯头,所述出料弯头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的末端连接有出料弯头,使混凝土粒料能够竖直向下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管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倾斜设置,使混凝土粒料能够顺畅的排出,不易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与横管均为方形管,两者均与弯头法兰连接,且内壁设置有耐磨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结构为均匀分布于所述竖管与横管内壁上的凸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和竖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凸纹,连续流动的混凝土粒料能够与横管和竖管的内壁上形成缓冲层,从而减弱连续流动的混凝土粒料对下料管的磨损和伤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料槽为向远离弯管顶壁方向弯曲的拱形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料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橡胶的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盛料槽为拱形槽,且其上端设置有橡胶的缓冲垫,当混凝土粒料于下料管内连续下料时,能够与盛料槽的上端形成缓冲层,缓冲层起到减弱混凝土粒料的流动速度和对下料管的冲击强度的作用,保障了本技术的正常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尘板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防尘板的上端相向弯折,下端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防尘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水平设置,且一端连接传送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上端连接所述防尘板的弯折处、下端与第一支撑筋垂直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防尘板的上端相向弯折,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设计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使防尘板更好的发挥抑制扬尘外散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中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防尘板,末端承接有下料管,能够有效的减弱出料过程中扬尘的外散,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2.本技术的下料管延长了混凝土粒料的出料路径,减弱了流动的混凝土的出料速度,起到抑制扬尘产生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下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下料管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斗;2、破碎机;3、机架;4、传送带;5、防尘板;51、第一支撑筋;52、第二支撑筋;6、下料管;61、竖管;62、弯管;621、盛料槽;622、缓冲垫;63、横管;64、防溢顶板;65、出料弯头;651、侧板;66、凸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斗1、破碎机2和出料装置,进料斗1设置于破碎机2进料端的上方,且底端与破碎机2内部相通;出料装置承接于破碎机2的出料端,用于承接混混凝土破碎完成的粒料,并将其排出。出料装置包括机架3、传送带4、防尘板5和下料管6,传送带4倾斜设置于机架3的上方,且一端承接于破碎机2的出料端、另一端连接下料管6,下料管6的一侧与机架3固定连接,且其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防尘板5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传送带4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两者的底端均与传送带4连接。为了提高本技术中防尘板5的使用效果和结构稳定性,两块防尘板5的上端相向弯折,且相互远离的端面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筋51和第二支撑筋52,第一支撑筋51水平设置,且一端连接传送带4、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支撑筋52,第二支撑筋52竖直设置,且上端与防尘板5的弯折处焊接。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防尘板5能够有限的抑制粒料于传送带4上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外散,支撑结构的设计提高了防尘板5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本技术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参照图2和图3,下料管6包括竖管61、弯管62和横管63。竖管61竖直设置,并承接于传送带4的末端,且其顶端连接有曲面的防溢顶板64,底端与弯管62法兰连接;弯管62的另一端与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破碎机(2)、与所述破碎机(2)输入端连接的进料斗(1)、设置于所述破碎机(2)输出端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机架(3)、设置于所述机架(3)上且与破碎机(2)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长度方向两侧的防尘板(5)和连接于所述传送带(4)末端的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包括竖直设置并承接于所述传送带(4)末端的竖管(61)、设置于所述竖管(61)底端的弯管(62)和与所述弯管(6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横管(63),所述弯管(62)的底壁上设置有盛料槽(621),所述盛料槽(621)位于竖管(61)输出端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包括破碎机(2)、与所述破碎机(2)输入端连接的进料斗(1)、设置于所述破碎机(2)输出端的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机架(3)、设置于所述机架(3)上且与破碎机(2)输出端连接的传送带(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4)长度方向两侧的防尘板(5)和连接于所述传送带(4)末端的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包括竖直设置并承接于所述传送带(4)末端的竖管(61)、设置于所述竖管(61)底端的弯管(62)和与所述弯管(62)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横管(63),所述弯管(62)的底壁上设置有盛料槽(621),所述盛料槽(621)位于竖管(61)输出端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61)的上端设置有防溢顶板(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63)未连接所述弯管(62)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有出料弯头(65),所述出料弯头(65)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63)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破碎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正祥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