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85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所述刀体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所述刀体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所述刀体的生产工艺包括:A、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体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该机器人劈半刀,采用d2钢板作为原材料,高耐磨和高硬度的特性,能够延长刀体寿命,承受高强度的切割,采用高温淬火、回火和深冷处理,使刀体应力完全去除,提高刀体韧性,防止刀体产生裂纹,较之普通薄片式切刀延长了使用寿命,辅助孔三角式设计,使切割机器可以更加稳固的固定该刀具,刀刃与刀体之间形成的夹角较小时,刀刃面较长,配合刀体自重较大,可以更强劲的劈割。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robot split half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胴体分割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在猪肉屠宰加工流水线上,一般都是要将猪的胴体分为两半,现有的方式是将猪的胴体去除内脏后,倒置悬挂,然后采用高速运动的锯条沿着猪的背部由上往下将猪的胴体切为左右两半,以便于后续进行小块的分割。采用锯条切割的弊端在于锯条本身需要高速旋转,且还需要向下移动,如果遇到不易切割的骨头时,会使锯条整体被向下作用力拉扯,容易断,而且锯条切割不便于在流水线上使用,因为切割较慢。因此,本行业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采用机器带动两块刀片来回交替的进行劈的动作来分割,其实是模拟了人工操作的过程,采用机器的优点在于机器的劈力大和交替频率高,能达到快速分割的效果。在此过程汇总我们发现普通的刀具一般不能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切割,因此我们研发一种新型刀具,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切割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所述刀体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所述刀体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所述刀体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A、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体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B、表面处理:采用砂轮和砂纸对刀胚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采用化学溶液对刀体表面进行除油处理;C、热处理:将刀胚放入真空炉进行高温淬火加工,高温淬火后自然冷却至650摄氏度,进行保温3-5h,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加工;D、消除内应力处理:将回火后的刀胚放置进冷处理室内,采用液氮为介质,对刀胚进行深冷处理;E、刀体精加工:采用加工中心经线刀体精加工,包括固定孔精准加工和刀体轮廓精准加工;F、开刃:采用开刃机进行刀体开刃加工,加工刀刃倾斜面与刀体表面形成15-45°夹角,刃面宽度为2-5cm;G、精抛光:将刀刃采用橡胶套包住,采用流砂抛光机对刀体表面进行抛光,抛光后采用雾化清洗机清洗刀体并烘干后包装得到成品刀。优选地,所述步骤A切割成型工段中采用的车床为立式车床,且主轴转速为800转/秒。优选地,所述步骤B表面处理工段中采用的砂轮和砂纸的原材料为石英砂,石英砂粒径为0.05-0.1cm,所述化学溶液为钢铁除油液。优选地,所述步骤C热处理工段中高温淬火的温度为1250±30℃,且回火温度为560℃±20℃,回火时间20min,回火次数为2-3次。优选地,所述步骤D消除内应力处理工段中深冷降温跟时间成正比,从刀胚降温至-70℃后每30分钟下降40℃,深冷最低温度为-190摄氏度。优选地,所述流砂抛光机采用的流砂为粒径0.05-0.07cm的树脂砂,所述树脂砂的流速为0.5-1m/秒。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器人劈半刀,采用d2钢板作为原材料,其具有高耐磨和高硬度的特性,能够延长刀体寿命,承受高强度的切割,采用高温淬火、回火和深冷处理,使其刀体内的应力完全去除,提高刀体的韧性,防止刀体产生裂纹,较之普通薄片式切刀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器人劈半刀,开设了三个辅助孔,其辅助孔三角式设计,使切割机器可以更加稳固的固定该刀具,刀刃与刀体之间形成的夹角较小时,刀刃面较长,配合刀体自重较大,可以更强劲的劈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劈半刀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器人劈半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体、2刀刃、3辅助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1,刀体1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2,刀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3;刀体1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A、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体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车床为立式车床,且主轴转速为800转/秒;B、表面处理:采用砂轮和砂纸对刀胚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采用化学溶液对刀体表面进行除油处理,砂轮和砂纸的原材料为石英砂,石英砂粒径为0.05-0.1cm,化学溶液为钢铁除油液;C、热处理:将刀胚放入真空炉进行高温淬火加工,高温淬火后自然冷却至650摄氏度,进行保温5h,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加工,高温淬火的温度为1250℃,且回火温度为560℃,回火时间20min,回火次数为2次;D、消除内应力处理:将回火后的刀胚放置进冷处理室内,采用液氮为介质,对刀胚进行深冷处理,深冷降温跟时间成正比,从刀胚降温至-70℃后每30分钟下降40℃,深冷最低温度为-190摄氏度;E、刀体精加工:采用加工中心经线刀体精加工,包括固定孔精准加工和刀体轮廓精准加工;F、开刃:采用开刃机进行刀体开刃加工,加工刀刃倾斜面与刀体表面形成15-45°夹角,刃面宽度为2-5cm;G、精抛光:将刀刃采用橡胶套包住,采用流砂抛光机对刀体表面进行抛光,流砂为粒径0.05-0.07cm的树脂砂,树脂砂的流速为0.5-1m/秒,抛光后采用雾化清洗机清洗刀体并烘干后包装得到成品刀。实施例2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1,刀体1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2,刀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3;刀体1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A、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体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车床为立式车床,且主轴转速为800转/秒;B、表面处理:采用砂轮和砂纸对刀胚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采用化学溶液对刀体表面进行除油处理,砂轮和砂纸的原材料为石英砂,石英砂粒径为0.05-0.1cm,化学溶液为钢铁除油液;C、热处理:将刀胚放入真空炉进行高温淬火加工,高温淬火后自然冷却至670摄氏度,进行保温3h,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加工,高温淬火的温度为1240℃,且回火温度为570℃,回火时间20min,回火次数为3次;D、消除内应力处理:将回火后的刀胚放置进冷处理室内,采用液氮为介质,对刀胚进行深冷处理,深冷降温跟时间成正比,从刀胚降温至-70℃后每30分钟下降40℃,深冷最低温度为-190摄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2),所述刀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3);/n所述刀体(1)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n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胚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n表面处理:采用砂轮和砂纸对刀胚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采用化学溶液对刀体表面进行除油处理;/n热处理:将刀胚放入真空炉进行高温淬火加工,高温淬火后自然冷却至650摄氏度,进行保温3-5h,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加工;/n消除内应力处理:将回火后的刀胚放置进冷处理室内,采用液氮为介质,对刀胚进行深冷处理;/n刀体精加工:采用加工中心经线刀体精加工,包括固定孔精准加工和刀体轮廓精准加工;/n开刃:采用开刃机进行刀体开刃加工,加工刀刃倾斜面与刀体表面形成15-45°夹角,刃面宽度为2-5cm;/n精抛光:将刀刃采用橡胶套包住,采用流砂抛光机对刀体表面进行抛光,抛光后采用雾化清洗机清洗刀体并烘干后包装得到成品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劈半刀生产工艺,包括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1)的正面底端经打磨形成刀刃(2),所述刀体(1)表面开设有用于加工定位和切割定位的辅助孔(3);
所述刀体(1)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
切割成型:将厚度为0.8cm-1.0cm的d2钢板,采用线切割形成整体刀胚,然后采用车床对刀胚上进行钻辅助孔加工;
表面处理:采用砂轮和砂纸对刀胚表面进行打磨抛光,采用化学溶液对刀体表面进行除油处理;
热处理:将刀胚放入真空炉进行高温淬火加工,高温淬火后自然冷却至650摄氏度,进行保温3-5h,降温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加工;
消除内应力处理:将回火后的刀胚放置进冷处理室内,采用液氮为介质,对刀胚进行深冷处理;
刀体精加工:采用加工中心经线刀体精加工,包括固定孔精准加工和刀体轮廓精准加工;
开刃:采用开刃机进行刀体开刃加工,加工刀刃倾斜面与刀体表面形成15-45°夹角,刃面宽度为2-5cm;
精抛光:将刀刃采用橡胶套包住,采用流砂抛光机对刀体表面进行抛光,抛光后采用雾化清洗机清洗刀体并烘干后包装得到成品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松林刮刀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