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81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该方法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步骤包括:1)钎焊表面清理;2)钎焊表面放置水平,撒放钎料和钎剂,然后放置耐磨片;3)利用感应圈上与钎焊表面相应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感应管感应加热,感应管在钎焊表面上方5‑15mm,感应电流20‑30 A,电压400‑600 V,频率100‑‑400 KHz;4)当钎料和钎剂熔化时,调整高频感应电流,保温,用压棒在耐磨片上施加压力;5)保温10‑15s后停电,压力保持5‑10s,至钎料凝固。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基体的耐磨片钎焊,耐磨片钎焊效率高,质量好,无污染,获得基体和耐磨片双性能的理想复合。

A brazing method of wear-resistant she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复合耐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钎焊耐磨片生产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合耐磨件的耐磨片与基体的钎焊。
技术介绍
耐磨件是各个行业机械中不可缺少的备件,每年耐磨件消耗量达到2万多吨。根据不同的耐磨工况,耐磨材料可选择钢铁、陶瓷、橡胶等不同材质。对于金属耐磨材料而言,一般情况下,硬度高,耐磨性好,但脆性高,韧性低,易脆断,所以耐磨性和韧性成为不可调和的两个性能。随着技术发展,为降低成本,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成为耐磨行业主流,为此,发展了多种双金属复合方法,如铸造、焊接、挤压、过盈装配和机械连接等。附图1和附图2分别为农业用深松铲Ⅰ和深松铲Ⅱ产品示意图,两种产品均是由合金铸钢基体与硬质合金复合而成,要求在磨损最严重的表面,如附图1所示的A面、B面、C面、D面和附图2所示的a面、b面、c面和d面均采用硬质合金,以提高其抗磨性。合金铸钢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综合机械性能,硬质合金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两者结合可提高深松铲耐磨性能和冲击韧性,满足深松铲的工况,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由于硬质合金位置的限制和工件形状的限制,该产品多采用铸造方式生产,即将硬质合金预先安放在铸造型腔内,然后浇注合金铸钢金属液,成型后进行热处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有以下缺点:1)由于安放固定硬质合金造型困难,生产效率低;2)浇注时金属液的冲击有可能使得硬质合金偏移,废品率高,硬质合金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3)合金铸钢的热处理会影响硬质合金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最好采用钎焊的方式,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对于铁基材料而言,其钎焊工艺多采用硬钎焊,常用的钎料有铜基、银基、铝基、镍基等合金,钎剂常用硼砂、硼酸、氯化物、氟化物等。在钎焊过程中,钎料在钎剂的作用下,钎料组份向母材的扩散,冷却后将两种铁基合金粘接在一起。深松铲在合金铸钢热处理后将硬质合金片钎焊在所需位置,这样,合金铸钢铸件造型简单,铸造成品率高,生产成本降低,而且,硬质合金片不存在浪费,也降低了贵重硬质合金材料成本。但传统的钎焊方法生产效率低,钎焊加热过程中,合金铸钢会因高温加热影响其力学性能。对于附图1和附图2的深松铲而言,由于其形状的不规则,钎焊表面不能同时为平面,使得合金铸钢整体加热钎焊成为不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可局部平面快速加热钎焊,可焊接形状复杂不同平面位置的耐磨片,该方法焊接效率高,不影响基体合金铸钢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耐磨片钎焊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步骤包括:1)钎焊表面清理;2)钎焊表面放置水平,撒放钎料和钎剂,然后放置耐磨片,耐磨片厚度2-7mm;3)利用感应圈上与钎焊表面相应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感应管感应加热,感应管在钎焊表面上方5-15mm,感应电流10-30A,电压400-600V,频率100--400KHz;4)当钎料和钎剂熔化时,调整高频感应电流5-10A,保温,用陶瓷压棒在耐磨片上施加压力,压力不小于1kgf;5)保温10-15s后感应圈停电,压力保持5-10s,至钎料凝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基体的耐磨片钎焊,耐磨片钎焊效率高,质量好,无污染,获得基体和耐磨片双性能的理想复合。附图说明图1为深松铲Ⅰ产品示意图;图2为深松铲Ⅱ产品示意图;图3为感应圈Ⅰ示意结构图;图4为感应圈Ⅱ示意结构图;图5为深松铲Ⅰ的A面钎焊示意图;图6为深松铲Ⅰ的C面钎焊示意图;图中:1-基体、2-耐磨片、3-感应圈、4-压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附图1为深松铲Ⅰ的产品示意图,在其头部的两个斜面A和B上钎焊耐磨片,同时在其侧翼的C面和D面焊接耐磨片。在斜面B上钎焊耐磨片时,将面B放置水平,可采用传统钎焊工艺完成耐磨片焊接。当钎焊另斜面A上的耐磨片时,此时将面A放置水平,B面则为斜面,钎焊A面耐磨片加热过程中,容易使得B面已经钎焊完成的耐磨片钎料熔化,沿斜面流淌,使得B面耐磨片钎焊失效。本实施例采用高频感应快速表面加热,采用如附图3所示的单圈感应圈,如果加热速度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如附图4所示的双圈感应圈,两种感应圈的加热要点是,利用与加热表面相应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感应管加热。如附图5所示,在面B钎焊耐磨片后,在A面钎焊耐磨片,耐磨片的厚度一般为2-7mm。首先将合金铸钢基体1放置在专用工装上,使得面A为水平,将铜钎料和硼酸钎剂撒在A面焊接位置,然后放置耐磨片2。高频感应圈3位于A面之上5-15mm,通电感应加热A面和耐磨块2,当钎料和钎剂熔化时,采用压棒4给耐磨片施加压力,一定时间后感应圈断电冷却,钎焊完成。钎焊步骤及参数如下:1)A面及耐磨片等钎焊表面打磨清理干净;2)A面放置水平,撒放钎料和钎剂,然后放置耐磨片2;3)利用感应圈3上与A面相应的两个相互平行的感应管感应加热A面,感应管在A面上方5-15mm,加热时电流20-30A,电压400-600V,频率100--400KHz;4)当钎料和钎剂熔化时,调整高频感应电流5-10A,保温,用压棒4在耐磨片2上施加压力,压力不小于1kgf,压棒4优选陶瓷材质;5)保温10-15s后感应圈停电,压力保持5-10s,至钎料凝固,钎焊完成。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钎焊C面和D面的耐磨片,如附图6所示。由于工装的不同,A面和B面钎焊采用一个工装和一个高频机,C面和D面钎焊使用另一个工装和另一个高频机,这样采用两个工位钎焊,可加快钎焊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一个耐磨片钎焊只需要30-45秒,相比传统钎焊合金刀头的时间3-5min而言,效率提高6-10倍,A、B两面耐磨片钎焊大约1.5min;C、D两面耐磨片钎焊不足2min,上述时间包括操作时间,所以,深松铲Ⅰ钎焊4个耐磨片不足2min,可见该方法钎焊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由于高频感应局部表面加热,当A面的耐磨片钎焊加热时,B面钎料和钎剂不熔化,B面耐磨片依然保持焊接状态,所以该方法可实现相邻耐磨片的单片钎焊。由于高频加热和焊接速度快,对基体合金铸钢和耐磨片的性能均没有影响,对钎焊附近的基体和耐磨片硬度检测,硬度没有变化。经金相检验,交界面基体和耐磨片的金相组织没有变化,获得韧性和耐磨性两种性能的理想统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检测,从耐磨片中间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用砂轮片切开,清理并稀酸腐蚀后,检测钎焊界面。全部钎焊界面由铜填充,不存在空隙,钎焊质量良好。该方法局部加热,无气流,工作环境好,没有污染,对操作工没有身体伤害。该方法快速加热,节约能源。实施例2。附图2为深松铲Ⅱ的产品示意图,深松铲Ⅱ耐磨片的焊接位置与深松铲Ⅰ的位置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因深松铲的形状和尺寸的不同而使用的工装不同,感应加热参数和钎焊工艺基本一致。两种深松铲小批量供货,力学性能、使用寿命均达到要求,产品钎焊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钎焊表面清理;2)钎焊表面放置水平,撒放钎料和钎剂,然后放置耐磨片(2);3)利用感应圈(3)上与钎焊表面相应的相互平行的感应管感应加热,感应管在钎焊表面上方5-15mm,感应电流20-30 A,电压400-600 V,频率100--400 KHz;4)当钎料和钎剂熔化时,调整高频感应电流5-10A,保温,用陶瓷压棒(4)在耐磨片(2)上施加压力,压力不小于1kgf;5)保温10-15s后感应圈停电,压力保持5-10s,至钎料凝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片钎焊方法,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钎焊表面清理;2)钎焊表面放置水平,撒放钎料和钎剂,然后放置耐磨片(2);3)利用感应圈(3)上与钎焊表面相应的相互平行的感应管感应加热,感应管在钎焊表面上方5-15mm,感应电流20-30A,电压400-600V,频率10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振国常连波孙凯孙明明邢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慧桥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