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76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涉及润滑脂包装容器领域。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与输入管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所述罐体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方便对罐体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同时对罐体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与伴热带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整体的罐体设计具有避免危废、节省成本、方便运输的优点。

A new bulk tank for lubricating g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本技术涉及润滑脂包装容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技术介绍
现在盛装润滑脂大都采用200L钢桶包装,存在运输不便,桶内残留润滑脂,造成浪费和危废,虽然有厂家使用润滑脂罐车来进行运输,但是采用气缸推动的方式,风险较大,由于润滑脂受受温度的影响,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使用时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现有的罐体并没有加热装置,造成使用不方便,急需对罐体结构进行改进,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解决了采用循环使用的散装罐来替代铁桶包装,方便运输、减少浪费、降低包装成本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与输入管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所述罐体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罐体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所述罐体的内腔并位于罐体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罐体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底部与支撑架螺纹固定,所述输送泵的吸入端与罐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的一侧与顶盖活动铰接,所述输入管的另一侧与顶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轴、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罐体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穿过罐体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的内腔,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优选的,所述快拆机构包括连接块、卡槽、插杆、按压块和压缩弹簧,所述连接块的顶部与顶盖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的外壁并与连接块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块并延伸至卡槽的内部,所述插杆的一端与卡槽活动插接,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按压块焊接固定,所述插杆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块与按压块之间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按压块焊接固定,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表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转轴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的长度依次递减,且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伴热带呈螺旋状设置在罐体的外表面,且伴热带的外表面有保温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通过设置吊装挂钩、排气阀、支撑架、伴热带、搅拌机构和输送泵,在罐体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方便对罐体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和第三搅拌杆同时对罐体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与伴热带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整体的罐体设计具有避免危废、节省成本、方便运输的优点。2、该新型润滑脂散装罐,通过设置连接块、卡槽、插杆、按压块和压缩弹簧,通过按压按压块,使得插杆向卡槽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由于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插杆与卡槽内部分离,整个快拆机构方便对顶盖与输入管的打开与闭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机构结构俯视图。图中:1罐体、2输入管、3顶盖、4吊装挂钩、5排气阀、6支撑架、7伴热带、8搅拌机构、81伺服电机、82转轴、83第一搅拌杆、84第二搅拌杆、85第三搅拌杆、9输送泵、10快拆机构、101连接块、102卡槽、103插杆、104按压块、105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如图1-4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材质为钢板,钢板厚度为5mm,罐体1的顶部与输入管2焊接固定,输入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罐体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4,吊装挂钩4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在罐体1的周围,罐体1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5,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用12#槽钢制作,罐体1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7,伴热带7呈螺旋状设置在罐体1的外表面,且伴热带7的外表面有保温层,罐体1的内腔并位于罐体1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8,搅拌机构8包括伺服电机81、转轴82、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伺服电机81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上表面,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转轴82传动连接,转轴82的远离伺服电机81的一端穿过罐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转轴82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且分别等距离分布在转轴82的外表面,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的长度依次递减,且交错设置,伺服电机81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同时对罐体1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7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8与伴热带7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9,输送泵9用变频电机来调节转速,输送泵9的底部与支撑架6螺纹固定,输送泵9的吸入端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输入管2的一侧与顶盖3活动铰接,输入管2的另一侧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10,快拆机构10包括连接块101、卡槽102、插杆103、按压块104和压缩弹簧105,连接块101的顶部与顶盖3焊接固定,输入管2的外壁并与连接块101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02,插杆103的一端贯穿连接块101并延伸至卡槽102的内部,插杆103的一端与卡槽102活动插接,插杆103的另一端与按压块104焊接固定,插杆103的外表面并位于连接块101与按压块104之间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105,压缩弹簧105的一端与按压块104焊接固定,压缩弹簧105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01表面接触,通过按压按压块104,使得插杆103向卡槽102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103,由于压缩弹簧105的弹力作用,使得插杆103与卡槽102内部分离,整个快拆机构10方便对顶盖3与输入管2的打开与闭合,关闭顶盖3与上述操作相反实施即可。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罐体1的顶部设置吊装挂钩4,方便对罐体1进行运输,同时在罐体1底部设置有搅拌机构8,伺服电机81的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同时对罐体1内的润滑脂进行搅拌,在搅拌的同时伴热带7对润滑脂进行加热处理,搅拌机构8与伴热带7的共同作用使得对润滑脂的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按压按压块104,使得插杆103向卡槽102内部移动,在按压的同时顺时针旋转插杆103,由于压缩弹簧105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与输入管(2)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罐体(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4),所述罐体(1)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罐体(1)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7),所述罐体(1)的内腔并位于罐体(1)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9),所述输送泵(9)的底部与支撑架(6)螺纹固定,所述输送泵(9)的吸入端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2)的一侧与顶盖(3)活动铰接,所述输入管(2)的另一侧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与输入管(2)焊接固定,所述输入管(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罐体(1)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吊装挂钩(4),所述罐体(1)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排气阀(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罐体(1)的底部下锥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伴热带(7),所述罐体(1)的内腔并位于罐体(1)的下锥部分设置有搅拌机构(8),所述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右侧设置有输送泵(9),所述输送泵(9)的底部与支撑架(6)螺纹固定,所述输送泵(9)的吸入端与罐体(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输入管(2)的一侧与顶盖(3)活动铰接,所述输入管(2)的另一侧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置有快拆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润滑脂散装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伺服电机(81)、转轴(82)、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所述伺服电机(81)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并位于支撑架(6)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81)的输出端与转轴(82)传动连接,所述转轴(82)的远离伺服电机(81)的一端穿过罐体(1)的底部并延伸至罐体(1)的内腔,所述转轴(82)的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83)、第二搅拌杆(84)和第三搅拌杆(85)。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辉田志远郭丰周刘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红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