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对喷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82710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更好地对粉尘特别是微细粉尘进行捕捉除尘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包括:粉尘喷射装置,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含尘气体并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喷雾装置,具有喷头,喷头用于喷射形成水雾以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其中,粉尘喷射装置设置有顺序相连通的吸尘管道、负压风机以及喷射管道,吸尘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的进风的一端的吸风端,喷射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的排风的一端的喷射端,负压风机从吸风端通过负压吸入含尘气体再将该含尘气体从喷射端喷出,且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

Particle spray dedus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粒子对喷除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粒子对喷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通过水雾对粉尘气流进行水雾除尘时,都只是根据粉尘扩散的方向调整水雾喷射的角度,以能让水雾中的雾滴捕捉到粉尘而使得粉尘凝集沉降而进行除尘,然而,这样往往由于随气流运动的粉尘,受水雾产生的雾气以及空气流的绕动影响,会在雾滴附近绕动换向,从而不能很好地与雾滴进行碰撞,特别是粒径小的微细粉尘,由于质量小,更容易受上述绕动影响,所以对于微细粉尘,会更难以被雾滴捕捉。而如果雾滴过细,也容易受到上述绕动影响,同样会难以与粉尘进行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好地对粉尘特别是微细粉尘进行捕捉除尘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更好地对粉尘特别是微细粉尘进行捕捉除尘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用于通过水雾除尘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喷射装置,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含尘气体并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喷雾装置,具有喷头,喷头用于喷射形成水雾以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其中,粉尘喷射装置设置有顺序相连通的吸尘管道、负压风机以及喷射管道,吸尘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的进风的一端的吸风端,喷射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的排风的一端的喷射端,负压风机从吸风端通过负压吸入含尘气体再将该含尘气体从喷射端喷出,且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定差值大于等于35米/秒。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吸尘管道和喷射管道为一体成型的管道,负压风机安装在该管道中且位于靠近吸风端的部分。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安装板外侧的安装支架,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吸尘管道安装在安装支架上,喷射管道安装在安装孔上,且喷射端贯穿到安装板的内侧,喷头安装在安装板的内侧上。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粉尘喷射装置两个,喷头多个,且多个喷头位于两个粉尘喷射装置的两个喷射管道之间。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吸尘滚筒以及与该吸尘滚筒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的两个滚筒支架,吸尘滚筒的两端之间的环形表面为镂空的网格,吸尘滚筒位于安装板的内侧,且环形表面位于碰撞区域的前侧。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沿环形表面的轴向上环绕间隔安装有多个挡板。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洗尘池,位于滚筒的下方,且位于下部分的环形表面能与洗尘池蓄有的水的水面接触。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电机。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由于包括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含尘气体并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粉尘喷射装置和具有用于喷射形成水雾以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的喷头的喷雾装置,且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这样,使得含尘气体和水雾之间具有碰撞的可能性,同时,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又使得含尘气体或水雾中至少一个的运动轨迹,不容易受到含尘气体以及水雾运动造成的空气流的绕动影响,从而能尽可能地保证一定的惯性直线运动,由此,能尽可能地保证更多的含尘气体与水雾之间能在碰撞区域进行接触并能保证更充分地碰撞,进而提高水雾捕捉含尘气体的能力,从而增强了水雾对含尘气体的降尘除尘效果,特别是当针对微细粉尘时,由于能尽可能地避免微细粉尘由于运动惯性小而导致容易被绕动的情况,所以更能提高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涉及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涉及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用于通过水雾除尘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具体地,就是通过形成的水雾中的雾滴对气流中的粉尘进行捕捉,凝聚后的粉尘,沉降,从而完成除尘,或者叫做降尘。另外,通过水雾进行除尘处理,由于微细粉尘质量轻,容易扩散造成污染,并且容易受气流绕动影响,难以捕捉,所以对微细粉尘的除尘效果,直接关系水雾整体除尘效果。图1为实施例所涉及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涉及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粒子对喷除尘系统100包括粉尘喷射装置10以及喷雾装置20。粉尘喷射装置10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含尘气体并向预定方向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粉尘喷射装置10顺序设置有相连通的吸尘管道11、负压风机12以及喷射管道13。吸尘管道11具有吸风端11a,该吸风端11a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12的进风的一端;喷射管道13具有喷射端13a,该喷射端13a设置在邻近负压风机12的出风的一端。负压风机12从吸风端11a通过负压吸入含尘气体再将该含尘气体从喷射端13a喷出,也即在使用中,通过负压风机12产生的负压,使得含尘气体从吸风端11a进入,并那个负压风机12的进风的一端,再通过负压风机12的出风的一端排出,并继续通过喷射端13a喷出。本实施例中,吸尘管道11和喷射管道13为一体成型的管道,负压风机12安装在该管道中且位于靠近吸风端11a的部分,这样不需要在负压风机的进风一端或出风的一端分别设置连通管,就能实现分别与吸尘管道11和喷射管道13的相连通。喷雾装置20具有喷头21,喷头21用于喷射形成水雾以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可以根据现场除尘需要配置不同数量的喷头21。同2中的22为形成的水雾。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也即含尘气体和水雾两者在分别被喷出的并按一定惯性运动中,需要能进行碰撞,这样才能保证含尘气体与水雾能相互接触,从而能使得含尘气体有被水雾捕捉的可能性;(2)被喷射出的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这样通过气流运动速度和水雾运动速度之间的一定预定差值,使得气流运动速度相对水雾运动速度大过一定差值,或水雾运动速度相对气流运动速度大过一定差值,这样才能保证含尘气体或水雾中至少一个的运动轨迹,不容易受到含尘气体以及水雾运动造成的空气流的影响,从而能尽可能地保证一定的惯性直线运动。所以通过上述两个条件的配合,能尽可能地保证更多的含尘气体与水雾之间能在碰撞区域进行接触并能保证更充分地碰撞,进而提高水雾捕捉含尘气体的能力,从而增强了水雾对含尘气体的降尘除尘效果。另外,上述预定差值最好能大于等于35米/秒,这样能保证更高的水雾除尘效果。另外,粒子对喷除尘系统100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用于通过水雾除尘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n粉尘喷射装置,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所述含尘气体并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n喷雾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射形成所述水雾以对所述含尘气体进行所述除尘处理,/n其中,所述粉尘喷射装置设置有顺序相连通的吸尘管道、负压风机以及喷射管道,/n所述吸尘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的一端的吸风端,所述喷射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所述负压风机的排风的一端的喷射端,/n所述负压风机从所述吸风端通过负压吸入所述含尘气体再将该含尘气体从所述喷射端喷出,/n且被喷射出的所述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所述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被喷射出的所述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所述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子对喷除尘系统,用于通过水雾除尘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尘喷射装置,用于吸入待除尘处理的所述含尘气体并喷射吸入的该含尘气体;
喷雾装置,具有喷头,所述喷头用于喷射形成所述水雾以对所述含尘气体进行所述除尘处理,
其中,所述粉尘喷射装置设置有顺序相连通的吸尘管道、负压风机以及喷射管道,
所述吸尘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所述负压风机的进风的一端的吸风端,所述喷射管道具有设置在邻近所述负压风机的排风的一端的喷射端,
所述负压风机从所述吸风端通过负压吸入所述含尘气体再将该含尘气体从所述喷射端喷出,
且被喷射出的所述含尘气体的运动轨迹和所述水雾的运动轨迹之间具有碰撞区域,被喷射出的所述含尘气体的气流运动速度和所述水雾的水雾运动速度之间具有预定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预定差值大于等于35米/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管道和所述喷射管道为一体成型的管道,所述负压风机安装在该管道中且位于靠近所述吸风端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粒子对喷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海鹏常海金华岭楠张思斌
申请(专利权)人:浦塔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