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多的灰尘,为了不影响周围环境,需要进行降尘,现在一般是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搭一个架子,然后将多根水管和多个喷头安装在架子上,再将水管外接水源,使水从喷头喷出,从而进行降尘,这样比较麻烦,而且需要到另一处进行降尘时,建筑工人需要将水管和喷头拆下来,这样建筑工人比较劳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将水管外接水源,使水从喷头喷出进行降尘,这样比较麻烦,而且建筑工人比较劳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使建筑工人更加轻松的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安装板、车轮、蜂鸣器、水箱、水管、阀门、第一高压水泵、第二高压水泵、第三高压水泵、隔板、固定管、齿杆、轴承座、固定架、滑套、L形导杆、齿板、第一弹簧、摆动杆、连接杆、转轴、延长杆、角度调节装置、齿轮、导套、拉杆、卡板、第二弹簧、固定套、万向管、喷头、软管、控制面板、LCD显示屏、工作指示灯、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安装板(1)、车轮(2)、蜂鸣器(3)、水箱(4)、水管(5)、阀门(6)、第一高压水泵(7)、第二高压水泵(8)、第三高压水泵(9)和隔板(10),安装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车轮(2),安装板(1)左上部设有蜂鸣器(3),水箱(4)固接于安装板(1)底部,水箱(4)左侧下部连接有水管(5),水管(5)上设有阀门(6),水箱(4)内底部左侧设有第一高压水泵(7),水箱(4)内底部中间设有第二高压水泵(8),水箱(4)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三高压水泵(9),水箱(4)内下部连接有隔板(1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管(111)、齿杆(1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智能除尘装置,包括有安装板(1)、车轮(2)、蜂鸣器(3)、水箱(4)、水管(5)、阀门(6)、第一高压水泵(7)、第二高压水泵(8)、第三高压水泵(9)和隔板(10),安装板(1)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车轮(2),安装板(1)左上部设有蜂鸣器(3),水箱(4)固接于安装板(1)底部,水箱(4)左侧下部连接有水管(5),水管(5)上设有阀门(6),水箱(4)内底部左侧设有第一高压水泵(7),水箱(4)内底部中间设有第二高压水泵(8),水箱(4)内底部右侧设有第三高压水泵(9),水箱(4)内下部连接有隔板(1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管(111)、齿杆(112)、轴承座(113)、固定架(115)、滑套(116)、L形导杆(117)、齿板(118)、第一弹簧(119)、摆动杆(1110)、连接杆(1111)、转轴(1112)、延长杆(1113)、角度调节装置(12)、齿轮(121)、导套(122)、拉杆(123)、卡板(124)、第二弹簧(125)、固定套(13)、万向管(14)、喷头(15)、软管(16)、控制面板(17)、LCD显示屏(18)、工作指示灯(19)、第一指示灯(20)、第二指示灯(21)、第三指示灯(22)、设置键(23)、加一键(24)、减一键(25)、确认键(26)、粉尘传感器(27)、温湿度传感器(28)和控制箱(29),第一高压水泵(7)、第二高压水泵(8)和第三高压水泵(9)上均连接有软管(16),软管(16)依次穿过隔板(10)、水箱(4)和安装板(1),安装板(1)顶部固接有三个固定管(111),固定管(111)内上部安装有轴承座(113),轴承座(113)内安装有连接杆(1111),连接杆(1111)底端安装有齿杆(112),固定管(111)右侧中部开有第一通孔(114),固定管(111)右侧中部连接有两个固定架(115),两个固定架(115)之间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套(116),滑套(116)内滑动式设有L形导杆(117),L形导杆(117)左端连接有齿板(118),齿板(118)与齿杆(112)啮合,L形导杆(117)上绕有第一弹簧(119),第一弹簧(119)一端与齿板(118)连接,第一弹簧(119)另一端与滑套(116)连接,固定管(111)右侧下部铰接连接有用于推动L形导杆(117)的摆动杆(1110),L形导杆(117)与摆动杆(1110)接触,连接杆(1111)上部转动式安装有转轴(1112),转轴(1112)后端连接有延长杆(1113),固定管(111)前侧上部设有角度调节装置(12),延长杆(1113)左侧连接有三个固定套(13),软管(16)穿过固定套(13),延长杆(1113)右侧上部连接有万向管(14),万向管(14)上连接有喷头(15),三个喷头(15)分别与三个软管(16)连接,安装板(1)前侧左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7),控制面板(17)前侧上部设有LCD显示屏(18),控制面板(17)前侧设有工作指示灯(19)、第一指示灯(20)、第二指示灯(21)、第三指示灯(22)、设置键(23)、加一键(24)、减一键(25)和确认键(26),工作指示灯(19)、第一指示灯(20)、第二指示灯(21)、第三指示灯(22)、设置键(23)、加一键(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若,李健,谢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