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264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3:51
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摆转腔,所述摆转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扭力弹簧槽,所述摆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扭力弹簧槽内转动的扭力弹簧连接轴,所述扭力弹簧连接轴与所述扭力弹簧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第一除杂槽,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对颗粒状化学原料中产生的碎屑及混入的灰尘进行清洁的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for granular chemical raw materials based on roller static electr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颗粒状化学原料筛选
,具体为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材料的加工时,需要添加入各种改性化学原料,例如色母粒、颗粒状锶原料或各种聚酯材料等,但是,这些化学原料在进行生产破碎时,时常会产生原料碎屑或混入灰尘等杂物,在进行称量时,原料碎屑容易对称量造成误差,而在加工时加入灰尘也会对材料成品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加工包装之前,需要对化工原料进行规格筛选并对其中混入的灰尘进行清理,因此,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够对颗粒状化学原料中产生的碎屑及混入的灰尘进行清洁的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摆转腔,所述摆转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扭力弹簧槽,所述摆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扭力弹簧槽内转动的扭力弹簧连接轴,所述扭力弹簧连接轴与所述扭力弹簧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第一除杂槽,所述第一除杂槽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可供所述转动块摆转的摆转缺口,所述转动块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摆转缺口并延伸入所述第一除杂槽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除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撑块,所述第一辊筒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右侧内壁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内设置有第一除杂腔,所述第一除杂腔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下侧及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集尘槽,所述第一集尘槽与所述第一出尘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除杂腔与所述第一集尘槽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一出尘口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扇,所述蜗扇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辊筒的后侧端面外并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转动的齿轮,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环,在所述第一辊筒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摆动时,通过所述齿环与所述齿轮的啮合可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辊筒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前后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尘口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除杂槽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可用于收集成品颗粒状化学原料的收集槽。可优选的,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除杂槽的下侧设置有可进行副除杂组件,所述副除杂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收集槽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二除杂槽,所述第二除杂槽的前后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除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二除杂槽的右侧内壁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辊筒内设置有第二除杂腔,所述第二除杂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二除杂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出尘口,所述第二除杂腔的左侧及下侧内壁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尘口相连通的第二集尘槽,所述第二集尘槽与所述第二除杂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二除杂槽的后侧内壁内前后贯穿的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辊筒的后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道,所述第二导道内前后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尘口相连通的第二导孔,所述第二出尘口内同样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尘口内的所述蜗扇、所述连接轴、所述齿环及所述齿轮相同的机械结构,进而在所述第二辊筒滑动时可使得所述第二出尘口内产生自前向后的气流,进而将收集于所述第二出尘口内的杂物吹出。可优选的,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切换滑块,所述切换滑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切换滑块靠近左侧端面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侧端面与所述转动块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连接摆杆,所述转动块逆时针摆动时可带动所述切换滑块下降,进而将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右端开口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隔断,进而使得进入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内的颗粒状化学原料进入到下侧的所述副除杂组件上。可优选的,所述第一集尘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静电吸附板,所述第二集尘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静电吸附板,所述第二静电吸附板与所述第一静电吸附板在通电状态下可产生静电吸附力,进而对所述第二除杂腔及所述第一除杂腔内的颗粒状化学原料所夹带的灰尘等杂物进行吸附,而在所述第二进料口转至向下时,所述第二静电吸附板与所述第一静电吸附板失去供电。可优选的,所述第二除杂槽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出口,通过所述第一辊筒及所述第二辊筒进行筛选后的颗粒状化学原料可进入到所述第二除杂槽内并在所述出口的导向作用下可对颗粒状化学原料进行收集。可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靠近上侧端面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输送腔,所述输送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可将颗粒状化学原料源源不断的运输入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内进行筛选。可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靠近下侧端面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相连通的返回收集通道,所述返回收集通道的左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二除杂槽右端开口的下侧,所述返回收集通道可对通过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且未进行除杂的颗粒状化学原料进行收集。可优选的,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前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可对所述第一支撑块进行导滑的第二导滑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本装置可对通过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颗粒状化学原料进行收集,并在收集至一定量后,本装置通过静电吸附及筛选的方式对化学原料中所夹杂的碎屑及灰尘进行收集清理,并在清理后对挑选完成的颗粒进行收纳,进而保障颗粒原料的规格,简单有效,值得推荐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扭力弹簧与转动块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第一辊筒左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摆转腔,所述摆转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扭力弹簧槽,所述摆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扭力弹簧槽内转动的扭力弹簧连接轴,所述扭力弹簧连接轴与所述扭力弹簧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第一除杂槽,所述第一除杂槽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可供所述转动块摆转的摆转缺口,所述转动块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摆转缺口并延伸入所述第一除杂槽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除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撑块,所述第一辊筒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右侧内壁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内设置有第一除杂腔,所述第一除杂腔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下侧及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集尘槽,所述第一集尘槽与所述第一出尘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除杂腔与所述第一集尘槽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一出尘口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扇,所述蜗扇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辊筒的后侧端面外并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转动的齿轮,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环,在所述第一辊筒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摆动时,通过所述齿环与所述齿轮的啮合可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辊筒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前后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尘口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除杂槽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可用于收集成品颗粒状化学原料的收集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摆转腔,所述摆转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扭力弹簧槽,所述摆转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扭力弹簧槽内转动的扭力弹簧连接轴,所述扭力弹簧连接轴与所述扭力弹簧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扭力弹簧,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第一除杂槽,所述第一除杂槽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可供所述转动块摆转的摆转缺口,所述转动块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摆转缺口并延伸入所述第一除杂槽并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除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辊筒,所述第一辊筒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转动连接的转动支撑块,所述第一辊筒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右侧内壁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辊筒内设置有第一除杂腔,所述第一除杂腔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出尘口,所述第一除杂腔的下侧及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集尘槽,所述第一集尘槽与所述第一出尘口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除杂腔与所述第一集尘槽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一出尘口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蜗扇,所述蜗扇的轴心处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延伸出所述第一辊筒的后侧端面外并固定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转动的齿轮,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的齿环,在所述第一辊筒在所述第一除杂槽内摆动时,通过所述齿环与所述齿轮的啮合可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一除杂槽的前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辊筒的前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延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前后贯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尘口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除杂槽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可用于收集成品颗粒状化学原料的收集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辊筒静电的颗粒状化学原料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化学原料流通腔的左侧内壁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除杂槽的下侧设置有可进行副除杂组件,所述副除杂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收集槽的下侧内壁内的第二除杂槽,所述第二除杂槽的前后侧内壁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除杂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辊筒与所述第二除杂槽的右侧内壁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辊筒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自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鹏祥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